行动,让生活更多元

2015-06-10 01:16陈嘉俊
中国财富 2015年12期
关键词:自行车道病友行动者

2015责任中国准备颁奖了。拜客在2010年首届责任中国时曾获得公益行动奖,可以说,责任中国和拜客在一起成长。

这5年,透过责任中国的获奖者群像,我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是的,我们在做公益做好事,但其实每一个公益人,他都有自己的初心,都有自己选择公益路的不同原因。虽然每一个人关注的切入点非常不一样,但我们在这些行动者身上,又能看到一些相似点。

他们在生活中,都有一些不寻常的经历。雷闯,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现身边的病友遭遇歧视,本应该拥有的入学和应聘公务员的权利都可能被这种社会偏见所剥夺;靓靓,发现社会上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也是有偏见的,甚至很多场所根本找不到给小孩哺乳的空间;莫凡,在山村行走之后发现乡村教育的不公平;王奕鸥,罕见病人群是不是就应该罕见于这个社会呢?陈嘉俊,我自己,发现城市竟然没有自行车道……还有一些广州少年、上海市民,尽管他们不是一个具体的个体,但他们用理性的眼光在发现当下社会的种种不和谐因素。

这些曾经或者未来会得到责任中国奖项的行动者,不是生活有多富足吃饱饭了做点好事,也不是被上级或者领导安排要做些好人好事,他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面对社会的不公正不协调,他们不是选择沉默,也不是选择抱怨,而是选择用自愿的行动来回应。

既然携带乙肝病毒既不是犯法的事情,又不是传染病,为什么我不能拿健康证呢?为什么我不能应聘公务员呢?雷闯选择每天写信给总理,选择了用行为艺术来表达诉求。

既然国家没有禁止自行车,为什么我不能要求城市给我一条安全平整的自行车道呢?因此,我约市长骑单车,争取城市道路资源的合理分配。

当然,哪怕像罕见病得到冰桶挑战这样的传播机会,在社会上也还是非常小众的一个话题。哪怕像母乳喂养这么容易接近人性的行为,在奶粉广告的狂轰滥炸之下也未能很容易地推广。至于自行车这个事情,哪怕现在广州市市长陈建华说要鼓励,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

新闻媒体常常把公益人描述成道德如何高尚的人物。其实,他们并没有多大程度上解决那些社会不公。他们只是非常非常普通的个体,他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发出自己的声音,努力尝试让其他人理解和明白。

在我看来,他们这样做,出發点也只是为了自己——“我希望做我认为对的事情”。“我希望去关注那些可能已被这个社会遗忘的弱势群体”。如果在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的同时,能够让其他人的生活更好,那我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其实,这些公益人最可敬之处,在于他愿意为了他想看到的改变而行动了。如果没有雷闯这些为自己争取权利的人,可能我们现在还拿“大小三阳”来取笑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没有王奕鸥这些为了病友福利而站出来的瓷娃娃,那些得了罕见病的人可能更容易放弃。

社会为什么会美好?我想,大概就是因为,社会的每一分子,都在为更美好的社会,更不一样的可能性而努力着。当每一条溪流都有环保志愿者在守护,当每一家工厂都有工会维护工人的权利,当每一种人群都能够被社会所关注,那么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是不是会更有安全感、活得更加有尊严呢?

猜你喜欢
自行车道病友行动者
与异质性行动者共生演进: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政策执行研究新路径
乙肝病友,远离酒精
天津市城市街区慢行系统自行车道构建研究
为何日本骑车者众多却罕见自行车道?
《病友之声患者之音》征文通知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敬仰中国大地上的绿色行动者
“神经”病友
广西城市道路增设专用的步行和自行车道
病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