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日记》不青涩

2015-06-10 07:57柠檬树
青春期健康·青少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重压情感世界日记

柠檬树

谢悠导演的电影《青涩日记》是一部深度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和家庭问题、近距离反映现实生活的青春校园影片。与多数同题材影片一样,它以校园和家庭为背景,展现少男少女成长中的欢乐与痛苦,透视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与责任。尤其是影片采取的独特的心理学视角,极大提升了它的思想与艺术力度。

影片刻画了一个颇为典型的问题少年曲曲的形象。他外表孤僻、冷傲,甚至有自残倾向,内心却温柔、敏感,渴望友谊与爱。他讨厌离开了他们母子俩的父亲,愤怒于那个暴虐的动不动对自己施以棍棒的父亲,但宁可挨打,他也盼望父亲能来看自己。另一个好学生由由的形象,更体现了创作者主题挖掘的匠心。女生由由是“学霸”,门门功课都优秀,但在父母“保持年级最优”的要求下,她内心寂寞、惶恐,积极向上的外表掩盖不了她的心理疾患。这两个看似都很矛盾的性格和形象,因为影片中心理学的介入而变得真实可信。影片摒弃了少儿电影最易犯的说教与灌输的毛病,不再停留在对人事对错的简单化判断上,而是着重于对少儿问题的心理探究和科学分析。创作者的用意并不在于展示少年学生厌学、网瘾、叛逆等问题的表象,而是引导人们透过这种表象认识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去认识所要承担的义务与责任,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任何孩子的问题,其实根子都在家庭、老师、社会身上”这一道理,成就了一部有深度、有说服力的“问题电影”。

《青涩日记》同时展示了成人的情感世界与少男少女的情感世界,影片的吸引力来自对既依恋又碰撞的这两个世界的细腻真切的描绘。影片中几位家长的个性与当今社会的文化与价值观变化有关。编导努力不把成人的情感世界简单化。曲曲的爸爸固然粗暴,但内心仍有温情的一面,离婚后,他几乎每星期都会驱车到曲曲妈妈在另一城市开的面店里去看望他们,咽下那一碗象征着生活百味的汤面。由由的爸爸虽然一直以“竞争”为由,限制女儿与同学的交往,但当由由哭诉着“我不帮他会后悔一辈子”时,他终于心有所动,同意她下车去帮助曲曲。这部影片的确展示了社会生活与校园生活沉重的一面,展示了这种环境对少男少女的影响与重压,以及重压下他们性格、心理的变异,但同时也展示了社会、学校整体向上的气氛,即使像曲曲、由由这些受到环境重压的少男少女,他们对爱、尊重、友谊的向往及本性上的善良也并没有改变。这种分寸感的掌握还表现在对他们青涩、懵懂的爱情的描写上。少男少女的爱情自然带有早恋的性质,但创作者对此不是一味批评、指责,而是写出了这份情感的温暖、纯真还有美好。它展示的不是欲望的骚动,而是情感的纯净,平添了影片的青春、朝气与诗情。

这部影片改编自作家裴蓓的小说《青涩》,导演保留了原作浓厚的文学气息与生活质感,又进行了恰如其分的电影化处理,注重细节,讲求台词的精炼与哲理,镜头动静结合,配乐具有校园情调与青春感怀。曲曲的日记成了电影的切入点,它与不断插入的梦境一起,支撑起影片的结构,也增加了影片的情感冲击力,而影片中心理师这个人物的设置与她对曲曲心态的分析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理性含量。

一部涉及深刻社會问题又没有大牌明星出演的电影,往往会因商业性不足而得不到院线的青睐,《青涩日记》也是如此,历经两年时间制作,却一度在发行上遭遇坎坷。

前段时间,由于各方力量的支持,影片在其拍摄地广东组织了数场千人看片会,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带动了更多观众尤其是家长观众的观看,但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的复制恐难实现。如何让更多有人文理想、有社会责任担当的好影片与观众见面,获得走进影院的机会,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重压情感世界日记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宝钢三号厚板坯连铸机重压下试验研究
创享空间
尝试课前随机提问,应对生物选科重压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最可爱的人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别去问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