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威波 刘志阳
无症状性脑梗死(SCI)是指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有脑梗死的病灶,但是患者没有脑梗死的病史或者没有出现临床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者患者虽然有脑梗死病史,但是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存在与体征无关或与神经系统症状无关的病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死[1-3]。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也在不断上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由于其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只有通过CT等专业的检查才能被发现,所以早期SCI的发生常常不能及时被发现。糖尿病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代谢类疾病,由于患者长期糖、脂代谢紊乱,增加了患者患心脑疾病的风险。糖尿病也成为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针对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SCI患者及老年糖尿病合并SCI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4年1月-2014年12月就诊的SCI患者93例,其中有43例合并患有糖尿病,为糖尿病组,男22例,女21例,年60~78岁,平均(70.9±3.2)岁,患者糖尿病的病程为2~17年,平均(5.9±3.7)年。50例为单纯SCI患者,为SCI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0~79岁,平均(71.9±1.2)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组的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93例患者全部经CT或MRI诊断证实具有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全部脑病变均排除由于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或占位病变造成的[4]。
1.3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头部CT结果、血流变学数据(血浆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血尿酸)。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于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头晕、睡眠质量差、头痛、肢体麻木、耳鸣、视物眩晕、记忆力下降、行走缓慢、饮水呛咳等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糖尿病组患者脑部CT结果显示梗死病灶为2个的居多,其次为≥3个病灶;SCI组患者多为1个病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糖尿病组与SCI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 例
表2 糖尿病组与SCI组患者头部梗死CT结果比较 例(%)
两组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液中胆固醇、TG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SCI组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则显著低于SCI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糖尿病组和SCI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SCI又称为静止性卒中。此类患者无脑梗死的病史,偶有头痛眩晕等临床症状,此类疾病的诊断只有通过头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发现患者有脑梗死的病灶。近些年的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SCI的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中,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SCI的患病率约为20%左右,而糖尿病患者伴有SCI危险因素的患者的患病率则高达38%。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SCI组患者的平均年龄(71.9±1.2)岁,而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0.9±3.2)岁;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睡眠差、肢体麻木、记忆力差等临床症状;而两组患者脑梗死数量比较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脑部CT检查结果更倾向于多发梗死病灶,SCI组患者中单一的梗死病灶的发病率则较高,糖尿病组患者脑部CT结果显示梗死病灶为2个的居多,其次为≥3个病灶,而SCI组患者多为1个病灶。虽然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并无明显差异,但并非说明他们真的是没有临床症状,只是这些轻微的临床症状被患者所忽略掉了[5]。
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在临床上有着高致残、致死率,给患者脑部带来严重的损害,实验研究结果也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脑部梗死的病灶数量显著多于SCI组患者,这与糖尿病患者糖、脂、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有关,此紊乱可累计到大中小血管发生病变,使血管壁的弹性发生改变,极易发生脑梗死。糖尿病合并无症状脑梗死的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患者的血糖,以最大程度减少由于糖尿病所引发疾病进行性发展。在SCI发病过程中,危险因素与症状性脑梗死有相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临床上对SCI患者的干预治疗应包括对于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等。临床上可以对于SCI的发生起到预防的作用[6]。
本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血液中胆固醇、TG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SCI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则显著低于SCI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主要是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者相对不足,导致患者的糖脂等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血管壁弹性的改变,糖脂代谢的紊乱,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诱因。增加了患者发生SCI的风险[7]。
高密度脂蛋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具有清除体内的胆固醇的作用,所以如果人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降低,表现为体内的胆固醇清除不及时,导致胆固醇堆积,引发血管病变,同时也增加了血液中的红细胞发生聚集,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黏度增加,增加了血栓发生的几率。糖尿病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低于SCI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可以由此推断出,糖尿病足患者对血浆胆固醇的清除率低,导致血黏度增加,同时也提高了此类患者血栓的发生率[8]。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血浆和组织蛋白发生大量的非酶糖基化反应,而这些反应的发生,也成为了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诱因。此次试验研究过程中,均为年龄偏高的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纪大,身体素质差,基础疾病多且都具有较长的病程,身体代谢功能的调节弱,所以对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做到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控制好血糖,控制日常饮食,控制好患者的血压,维持稳定状态;同时,此类患者应该改善原有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测血脂、血黏稠度等,适当服用抗血黏稠、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防治SCI病情发展为脑卒中。
[1] Yatsu F M, Shaltoni H M. Implications of silent strokes[J]. Curr Atheroscler Rep,2004,6(4):307-313.
[2]覃少东,陈霞.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41例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31(10):1463-1465.
[3]梁毅堂.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31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3):401-402.
[4]马玉琢,马占姝.老年糖尿病无症状性脑梗死危险因素及特点[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8,40(1):15-17.
[5]张钧.老年糖尿病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综合临床医学,2007,13(3):233-236.
[6] Fang X H, Dronmal R A, Li S C, et al.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urban China: a community 2 based intervention trial[J]. Stroke,2009,30:495-452.
[7]梁毅堂.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31例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7,29(3):401-402.
[8]童南伟,梁荩忠,李秀钧,等.糖尿病患者的无症状性脑梗死[J].中华内科杂志,2006,35(5):33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