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5-06-10 05:54邓丽红刘添皇何宗运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2期
关键词:拉米夫定干扰素抗病毒

邓丽红 刘添皇 何宗运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为乙肝),是一类由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传染性疾病。有资料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患者需要进行乙肝治疗[1]。目前临床对于乙肝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病毒治疗以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2]。本次研究针对上述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旨在确定优势治疗方案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病症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进行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00例。170例女性,130例男性,年龄34~70岁,平均(54.8±8.4)岁,病程1~6年,平均(4.3±1.3)年。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遗传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2010年版)中相关诊断标准[3],血清ALT、HBeAg、HBVDNA检测均为阳性。(2)排除患有心脏、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患者。(3)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病例,所有选取病例均意识清楚,有自主能力[4]。(4)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表示对研究内容充分知情并自愿参与,同意坚持并完成治疗过程。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干扰素(α-2a)(瑞士罗氏公司生产),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确定给药剂量(体重60 kg以上的患者给予500万IU,体重在30~60 kg的患者给予300 IU,体重在30 kg以下的患者给予10万IU),1~10 d内1次/d,皮下注射,以后1次/d,疗程为48周[5]。

治疗组患者给予抗病毒药物拉米夫定(福建广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口服给药,1次/d,100 mg/次;同时联合应用双环醇片(北京协和药厂生产),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确定给药计量,每次不超过25 mg,3次/d,疗程为48 周[6]。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适用其他肝病治疗药物;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密切配合,积极用药,合理安排饮食[7]。

1.4 观察指标 治疗后第4、12、24周以及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肝功能采用ALT转阴情况进行比较)、乙型病毒标志物及HBV-DNA进行测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8]。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资料均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肝功能治疗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以及治疗结束后,ALT恢复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2、24周时,治疗组ALT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24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ALT恢复正常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HBeAg转阴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12周时,HBeAg恢复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第24周以及治疗结束时,HBeAg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结束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HBeAg转阴统计结果比较 例

2.3 HBV-DNA检测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12周时,HBeAg恢复例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24周以及治疗结束时,治疗组HBeAg转阴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HBeAg转阴统计结果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等,减小给药剂量后1周内症状逐渐消失。

3 讨论

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病毒治疗手段,如采用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疾病的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毒DNA的复制对HBV病毒抑制或者消除,降低其细胞炎症和坏死等的发生,使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减少,对疾病的恶化起到阻止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9-10]。本次研究针对临床常用方法与干扰素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2、3中所示,说明抗病毒药物临床起效较快,药物用作较明显,同时对于HBV的抑制效果较干扰素治疗更为明显和有效。

由于拉米夫定具有适应证广泛、口服剂型服用方便、药物的安全性较生物制剂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11-12]。但是,抗病毒药物在长期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如抗病毒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但这也会导致病毒产生耐药性,会影响到后期的疗效,抗病毒药物在乙型肝炎的治疗中由安全、方便、疗效好等优点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耐药性的产生也对药物的应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于抗病毒药物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不断的探索、研究。

[1]王恩成,唐琳,王健,等.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39-42.

[2]官亮,邓欢,龚辉,等.恩替卡韦联合胸腺法新对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3):6791-6792.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3-24.

[4]邓珍珍,王春江,李佐军,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其他抗乙肝病毒药物对中国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对比[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25(12):1193-1207.

[5]林宗梅,王蓓蓓,林秀芳,等.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8(2):99-100.

[6]王运才,张丽,李豪,等.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对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13(6):487-489.

[7]郑链跃,陶爱萍.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9(2):135-136.

[8]殷鹏飞,王立新.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免疫学杂志,2014,37(1):1-5.

[9]黄睿,郝迎迎,张俊,等.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恩替卡韦单药对慢性乙型肝炎初治患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J].重庆医学,2014,1(1):9-11,15.

[10]蔺咏梅,杨雪亮,叶峰,等.恩替卡韦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5(5):655-658,689.

[11]欧阳仁杰,叶晓光.核苷(酸)类药物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经济学评价[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28-33.

[12]黄明星,李新华,吴元凯,等.替诺福韦单独与联合其他核苷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2周疗效比较[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4):520-524.

猜你喜欢
拉米夫定干扰素抗病毒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抗流感 抗病毒 抓住黄金48小时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恩替卡韦单药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比较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
肝靶向干扰素对小鼠免疫毒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