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学军
【写作指导】
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因此,合理布局结构显得更加重要。笔者认为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来组织散文的结构。
一、彩线串珠法
散文的材料应该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作者要寻找一根线,将这些散乱的珍珠串起来,使之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项链。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彩线串珠法,又叫冰糖葫芦法。即在文章的谋篇布局中,以一条线索贯串全文,将分散的写作材料串联起来,使之相辅相成,彼此烘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而形成一篇内容集中、中心突出、脉络分明、形式优美的佳作。巴金的散文《灯》就是一例。作者用“灯”这一线索,串起了“平房里射出的几点灯光”“夜里摸夜路见到豆大的灯光”“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陌生人家桌上的一盏油灯”,作者借这些“灯”给人们点燃心中的希望之灯,从中表达出抗战必胜的信念这一重大主题.
二、屏风式结构法
屏风式结构法又称画面组合法.就是依据主题的需要.围绕一个中心连续将几个不同场景下的画面排列在一起,精雕细琢,认真描绘,形成一座美丽的“屏风”。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意象鲜明,形象性、可视性强,选取的镜头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因为各部分内容篇幅大致相同,眉目分明,显示出一种整齐规则、均衡匀称的结构美。这种结构方式适宜表现时间跨度大、空间變换多、思想容量比较丰富的题材。比如郁达夫的散文《江南的冬景》,就运用这种结构方式,描绘了“曝背谈天图”“午后郊游图”“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五幅图,作者以单纯简约的意象,简率写意的文风,从五个角度刻画了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天气下的江南冬景,表现了作者对江南的眷念和热爱。
三、移步换景法
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随着游踪的变化,视点不断转移,景观也不断改变,作者把所见到的景物具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内容丰富的生动画面。碧野的《天上景物记》、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就是这样的山水名篇。
四、触景生情法
感情常常是和一定的事物相联系的。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人们一旦重睹旧物,当年的情景又会栩栩如生地重现在眼前,感情的潮水就会凭借着这一独特的物象奔泻出来。这种由于客观景物和它的变化发展,触动了作者的情思,引起联想.继而感叹抒情的写作方法叫作触景生情法。其特点是情随景生,辞以情发,情景相融,以创造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写久居异乡的“我”,带着小儿子在大榕树的阴凉下散步、嬉戏时,由眼前的景想起了故乡的榕树,进而围绕故乡的榕树描述了有关的人物、事件和景物,抒发了作者眷恋故乡的真挚感情。
五、托物抒情法
托物抒情法注重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但作者写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不是其本意,而是要借助这些客观事物的形象,表现出入的某种品性,抒发出作者的某种情感。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从而使文章摆脱单调、直露和平庸,让文章含蓄而有韵味。茅盾的《白杨礼赞》,陶铸的《松树的风格》,丰子恺的《杨柳》,潘岳的《西风胡杨》都是采用了这种方式来行文的。
六、风车式结构法
风车式结构法就是围绕一个轴心来安排材料。把各种各样的事,像一片片风车叶片装在轴心上,形成散而有序的结构形式。秦牧的散文《土地》可谓“骛趋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所引证的材料,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涉及到古今中外许多历史知识、地理知识、神话传说、民风民俗,还有许多今天现实生活中的动人事例,都紧扣“土地”这个轴心。作者以此进行思考、联想和想象,来赞美土地上的劳动者,来启迪人们要热爱、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土地。
【例文展示】
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丁嘉雯
生活中,往往最微小的事最能够打动我们,其实,感动无须追寻,悉心感悟,感动就在我们身边。
奶奶生活在乡下,只与一条黄狗相伴。
黄狗是奶奶从马路上捡回来的,奶奶心慈,看见小狗无家可归,便把它带回了家悉心照料,奶奶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毛毛。奶奶说小狗通人性,好养呢。
毛毛原先很瘦.奶奶拖回家的时候,它因为剐淋过雨浑身颤抖,眼神胆怯,特别怕生,两只耷拉的耳朵无力地下垂着,惹人怜爱。毛毛的左腿是瘸的,走路时一跛一跛的,奶奶很是心疼,奶奶说,毛毛肯定在外面被欺负了,真是可怜啊。
没过多少天,毛毛便适应了新“家”.它变得活泼起来,有时,它会在奶奶干农活的时候,趴在奶奶身边,用无比温顺的眼神看着奶奶。有时,它会用小脚抱住奶奶的腿,与奶奶亲热,每每这时,奶奶总会说:“一边儿去,脏死了呢。”可脸上却是满满的笑意。
有时候,想起毛毛,心中总有种温热的感觉,毛毛代替了我们这些本该陪在奶奶身边,让奶奶安享晚年的晚辈。它不离不弃,让奶奶在无聊的时候也有了“伴儿”,给了奶奶心理的安慰,奶奶说,毛毛是条好狗。
偶然的一次,我回乡下看望奶奶,正值夕阳时分,奶奶还在地里,我便去寻找。蓦地,便看见远处,一个老人和一条狗,在乡间的小路上慢慢踱步,老人慢慢地走,狗慢慢地跟着,夕阳染红了他们的身影,一切都显得那么祥和,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转动。
我就站在田塍边,风中吹来一阵阵桂花的气息,看着天边快落到地平线下的斜阳,看着一个老人,一条狗,心中顿时泛起阵阵涟漪,温暖,岁月静好。
回想起奶奶与毛毛相伴的点点滴滴,心中很是感动,也许,狗带给奶奶的,比我多出很多。平凡的生活最能打动人,感动,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点评
作者运用托物抒情法.选取了一条小狗的几个感人的特写镜头,介绍了小狗的来历,描写了小狗的变化。小狗与奶奶的相伴相随,道出了空巢老人内心的孤独无依.他们内心渴望与家人交流,渴望得到孩子们的关怀。文章呼吁在外的人们平时多抽空常回家陪陪老人,呵护每一位空巢老人,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