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基于微博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初探*
陈宏伟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新时期微博对高校学生工作有着巨大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微博上申请了官方认证,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参加网络互动,以期加强对学生网络舆情的引导。文章在调研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官方微博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学生微博舆情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就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提出策略建议。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官方微博
微博(MicroBlog)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客户端使用,以140字(含标点符号)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在好友圈内的即时分享。相对于博客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见闻、感想来说,微博更加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更能表达出人物即时的思想和事件的最新动态。一方面,微博因为方便快捷,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实时性和现场感优势明显,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另一方面,微博内容短小精悍,不需长篇大论,不需要作者的精心创作,因而门槛较低,深受期待展现自己的网民欢迎。作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当代的大学生自然不会忽视这个新鲜事物。特别是九零后的大学生,是求新和知识先锋的代表,对微博、微信等即时媒介表现出的兴趣,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加强烈。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在高校的体现[1]。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是指以微博的使用为载体,广大微博用户就微博上讨论或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某个特殊事件在情感表达和个人观点上的互动与传播,以及由这些意见表达和传播衍生而来的事后影响的集合。微博从诞生起就伴随着开放、互动、共享、用户主体隐蔽等特性,这些特性也为负面信息和谣言的传播开辟了滋生土壤,使其成为网络舆情危机的发酵场。微博舆论确实扩展了大学生的视野,加强了信息摄入,但由于高职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易受网络负面信息影响,而且这一趋势在不断上升。如何加强微博舆情引导,对维护高职院校的安全稳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兴起,及其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巨大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通了官方微博,积极主动参与网络互动,加大了对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管,拓展了学生工作的范围。目前,高职院校整体上开发利用官方微博不尽如人意,效果也不太理想。为了解高职院校微博使用情况及其对学生工作的影响,笔者就武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在新浪微博上注册认证的情况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武汉地区部分高职院校官方微博情况统计表
通过分析统计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大部分高职院校官方微博受学生关注情况并不乐观,与在校生比例明显不协调。相比较之下,部分个人用户的影响甚至超过官方微博的影响。
2.官方微博关注数量普遍不多,主要用来发布信息,与关注者互动较少,不能及时响应关注者提出的问题。
3.官方微博主要是学工、招生就业、宣传、团委等几个部门在负责,其他部门参与较少。
4.部分官方微博发布信息较少,形同虚设。
5.官方微博发布信息引起读者关注的内容,主要是跟学生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办事指南、网络突发事件播报、执业资格制度变化及专业发展指导,一般性的宣传内容几乎无人问津。
通过网络调研和与部分学生座谈,发现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管理力度不够
虽然各高职院校认识到网络舆情对学生培养和管理的重要性,但由于涉及范围广、工作难度大、工作绩效难以考量等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视不够,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通过网络调研发现,学生和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对学校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设置并不清楚,很多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分析。即使在部分网络舆情工具使用较为频繁的学校,工作重点还是放在学校的招生宣传上,缺少对学生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和监管。
(二)管理手段滞后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75%的重大新闻事件在报道后的第2—4天,网络关注度最大。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这么快的速度中处置舆情危机,预判是最有效的方法[2]。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管理滞后,以事后控制为主,缺乏主动控制和对突发舆论事件的预警手段。海量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和研判基本依靠人工进行,使网络舆情调控工作严重滞后,很难及时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空间,往往危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管理者方才察知,然后不得不被动应对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由于网络社交平台都是专门的运营商在经营和管理,校方只能依赖已经发布的内容和评论来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再启动微机管控机制,并想办法对话运营商,这个干预渠道畅通与否,对舆情管理工作影响很大。
(三)引导工作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机制主要包含引导工作机构设置、网络舆情信息的采集处理机制、网络舆情危机的预警机制、舆情过程的干预机制、舆情结果的评估机制。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舆情危机形成后,才由宣传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组成临时工作小组,对舆情内容进行被动的干预和控制,而校方有关微博舆情监测、研判、管理水平不足,网络舆情风险识别、分析、预警、防控体系也不够成熟。
(四)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目前各高职院校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的工作部门主要是学校的宣传和学工部门,工作人员以部门领导、辅导员和宣传干事为主,网络舆情监管工作仅仅是他们众多工作中微不足道的部分。由于缺少专门针对网络舆情进行监控和引导的机构和人员,加上人员不够专业、工作方法单一、工作时间不规律等问题,使得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效率很低,甚至出现引导失误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舆情引导与调控工作的效率。
(一)呼吁有关部门介入高职院校学生微博舆情管理与调控
网络是一个虚拟世界,同时也是一个和真实世界并行、交融的现实世界。由于在网络上的言论和行为缺乏有效的制度和道德约束,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出现了不少网络推手,其中不乏“秦火火”这样在网上兴风作浪、制造谣言、欺骗公众、牟取私利的人。作为学校,在网络危机事件面前其实处于弱势,缺乏有效手段去应对。因此,有必要呼吁有关部门重视,实行网络实名制,推出一系列措施,严惩在网络上恶意造谣、煽动、攻击他人的行为,及早建立网络危机事件防控机构,开发一些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并提供给学校免费使用。学校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加强教育和宣传上,尽量减少恶搞跟风和无意识的盲目跟帖。
(二)设置、健全引导机构,用好官方微博平台
信息社会学生拥有更多言论自由的权利和便利,但要合理引导学生在微博舆情上表达利益诉求和个人观点,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上来。首先,高职院校要设置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机构,规范这个机构的工作职能和工作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方式表达他们对事件的看法和正当的利益诉求。其次,在辅导员队伍中抽调、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网络舆情调控工作的队伍,积极畅通学生微博和网络的沟通交流渠道,积极有效地展开引导工作。第三,尽量避免官方微博平台一潭死水或者过于严肃的现状,让学校各官方微博平台“动”起来。微博强大之处在于其互动性,互动性强才能成就微博影响力。官方微博平台必须改变文风,少发“官样文章”[3],推出个性化信息发布,加强发布内容的策划和互动,吸引学生有意愿和兴趣跟学校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达到合理引导网络舆情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参与微博团队,挖掘并培育校园微博意见领袖[4]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和新一代高职学生,必须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拓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新思路、新途径,才能有效应对新生代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管理和引导工作,为大学校园和社会稳定构建一个和谐的环境。影响力较高、受欢迎的官方微博在素材选择、美工处理、文字编辑、语言风格等方面要经过细心处理,吸收学生干部参与维护和管理,使得微博在内容和语言上更加贴近学生,更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学生干部参与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网络舆情监控人手不足的窘境。学校也可鼓励这些学生开设个人微博,通过合作管理、加强自律和合理引导,培育校园微博意见领袖。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个人微博传递正能量,进而充分发挥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中的引导作用。
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微博和微信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正在改变他们的交流和生活方式。相较而言,微博往往通过单向关注和转帖可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微信往往在朋友圈内进行推送,其私密性好、互动性强。微博和微信都深受当代大学生欢迎,各有所长。而本文主要针对基于微博的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对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基于微信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尚需进一步研究。
[1]张继艳,冯永君,钟国云.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76-77.
[2]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5-6.
[3]孟莉英.论高校微博的兴起及其对策选择[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41-42.
[4]卓兴良.高校微博舆情引导现状及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9):197-198.
10.3969/j.issn.1672-9846.2015.03.014
G206;G717
A
1672-9846(2015)03-0050-04
2015-06-26
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心研究项目“基于微博的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编号:B2014D012)。
陈宏伟(1979-),男,湖北麻城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技术及信息技术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