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跃兵 (伊犁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835000 )
《韩熙载夜宴图》断代考辨
——画中家具考
周跃兵 (伊犁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 835000 )
传为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断代问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导致以此图为佐证材料研究五代时期家具史的研究成果也因谬延误。故以画中图像资料——家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考证、图像辨析和比较鉴别等综合研究方法,对当代研究者断代所依据的画中图像信息重新加以辨析——针对画中家具的样式、风格等考讹辨伪。并论证得出画中图像——家具的时代信息指向北宋中期。
韩熙载夜宴图;家具;样式;风格;考辨
传为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一下简称《夜宴图》)中包含了大量的图像信息,很多学者在研究五代家具、服饰、器皿时常以《夜宴图》中图像信息作为佐证。但是《夜宴图》断代问题众说纷纭,由于断代的不确定,导致以《夜宴图》中的图像信息为证据的研究结论出现偏颇。所以对《夜宴图》的断代研究势必迫切。本文以《夜宴图》中的图像信息——家具为切入点,考察其家具的时代信息,从而推断《夜宴图》的创作年代。
《夜宴图》中的家具较多,分为以下几类:桌几、椅子、凳子、床、榻。邵晓峰所撰《<韩熙载夜宴图>断代新解》一文中,对《夜宴图》中的家具考证提出《夜宴图》非五代作品而是南宋作品的论断1。邵文所论貌似有理,因为通常认为五代并非高足家具发展的完备期,只是重要的过度期。但笔者认为五代、北宋时期的高足家具已经发展的比较完备,只是,垂足而坐与盘腿而据并存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到北宋中期。南宋时期基本上都已是垂足而坐。
《夜宴图》中家具风格似乎有南宋的影子。因为五代家具较为厚重,但反过来看:第一,南宋时期的家具是五代北宋发展而来的,应有一个由厚重渐变为轻盈的过渡时期,而并非南宋家具陡然间风格一变为轻盈;第二,北宋家具虽沿袭五代而当有其变化。虽然尚没有确凿的图像证据足以表明位于五代与南宋之间的北宋家具的过渡风格,但仅据家具断定《夜宴图》必然为南宋画作则未免武断。
邵晓峰把《夜宴图》中的家具与《女孝经图》作比较,认为桌几的样式风格系南宋同一时期的作品2,在他的另一篇《<韩图>南宋作者考》中定义为同一个人的作品3。在此我们先不讨论作者问题,仅就桌几的样式风格进行研究。在《女孝经图》(图一2、3)和赵佶的《听琴图》(图一1)中都有黑色的桌子(或者是桌几、桌案)。色彩和样式雷同,似乎是同一时期家具。不过我们细细比较,不难发现,《女孝经图》和《听琴图》中的桌子皆为高足家具,而《夜宴图》中的桌子都是低矮的几类(图一4、5),并没有达到桌子的高度。这就可见《夜宴图》中生活场景所处的时代——并没有完全脱离盘腿而据,也就是高足家具和低足家具并存的时代。而《女孝经图》中的桌子,则已具备了高足坐具的尺寸。可见《夜宴图》所反映的桌几时代应早于《女孝经图》。
图一 桌几比较1.北宋 赵佶《听清图》(局部)绢本纵147.2厘米,横51.3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3.南宋 佚名《女孝经图》(局部)4-5.《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另见于北宋哲宗时期壁画中的桌子已经达到了现在桌子的高度。开化寺北宋壁画4中的桌子图像,其样式和《夜宴图》相近,但较高。如图二2、3。另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下八里张文藻(1074年卒)墓,出土的木桌,通高47厘米;而前室东壁的壁画中也有桌子图像,但高度明显高于出土实物,如图二4。可见在当时高足桌子与低足桌子共存。居于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高足桌几在北宋后期都发展得极其完备,而中原地区应该早于北方地区。可以推断,至少在咸雍十年(1074)以前,高足桌几就已经发展完备。继而推定《夜宴图》中的桌子图像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应该早于1074年。
图二 桌子图像1.(五代)王齐翰《勘书图》局部绢本,纵28.4厘米,横65.7厘米,南京大学藏2-3.(北宋)开化寺宋代壁画中的桌子4.张文澡墓出土的北宋木桌5.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木桌6.(北宋)张先《十咏图》局部7.(辽代)张世卿墓壁画中的桌子8.《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桌子
椅子在《夜宴图》中表现的形制非常完备,以此为标准,现代人所著家具史、建筑史等都把《夜宴图》中家具定为五代标志。对此,邵晓峰5、余辉6等在《夜宴图》考证中皆予与否定,但是他们都以南宋绘画为比较的依据,得出《夜宴图》中家具系南宋之物的结论,故而推定《夜宴图》为南宋作品。本文虽亦认同《夜宴图》中家具形制不属于五代,但也并不同意南宋说。笔者理由是:第一,五代、北宋家具延续到南宋也不奇怪。因为五代至南宋历时不足200年。如《听琴图》中桌子,在南宋绘画作品中可以找到相似和相同款式。第二,他们的考证缺乏有力的文献和图式的对证。孰不知后世很多家具在唐代中期就已经流行——其中就有椅子。
椅子在随佛教传入中原后,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和演变。唐代早期称椅子为绳床,与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胡床同时。由于绳床带有宗教性质,所以在民间应用不广,而胡床却要普及的多。但是到唐中期胡床发生变化,绳床的靠背和扶手被加在胡床上,成为后来交椅雏形。交椅在唐后期到五代是相当普及的。
“绳床开始是在僧人中使用和流行,之后才慢慢参透到世俗生活中去。考古发现高元珪墓室壁画中靠背扶手椅,为我国目前所知有明确纪年的世俗生活中出现最早的靠背扶手椅子图像,此椅绘于墓室主壁,椅上人像推测为墓主人高元珪本人,居中故于室内,表明最迟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靠背扶手椅这种新式高足坐具已在当时较高级的官员家中使用了。”7在唐代周昉的《挥扇仕女图》中就有一贵妇坐在椅子上(图三-1);五代王齐翰的《勘书图》中亦有椅子(图二-1)。可以推断,从唐中期到五代结束——经历了200多年的发展,到北宋时期椅子的形制已经发展完备。
唐代椅子在现存出土文物和绘画作品中,没有见到类似宋初《太祖像》中(图三-2)那样简约风格的椅子。而北宋张先《十咏图》和李公麟《孝经图》中椅子图像则与《夜宴图》中风格相同。开化寺宋代壁画中的椅子图像,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椅子,形制皆与《夜宴图》中相近(如图四),且风格也近似于简约。可见在北宋时期,此类简洁风格的家具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备的体系。当然,唐到北宋末这段时期,我们也能追溯到有关厚重朴实风格家具的一条完整的风格链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简约风格的家1具不存在。《夜宴3 4图》中的家具风格并5非仅出现于南宋,而6是北宋早就已拥有的。据此则《夜宴图》的断代下限不会逾越北宋哲宗(1085年)时期。
此外关于灯挂和椅披,在北宋时期的画作中屡见不鲜,如图五,亦绝非南宋特有。
图三1.(唐)周昉《挥扇仕女图》(局部)绢本,纵33.7厘米,横204.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2.(北宋)佚名《太祖像》绢本 纵191厘米 横169.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四 椅子-2.(北宋)开化寺壁画中的椅子.河北巨鹿出土的北宋椅子.(北宋)张先《十咏图》局部.(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局部绢本,纵21厘米,横473厘米,普林斯顿大学美术博物馆藏-7.《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图五 灯挂1.(五代)周文矩《宫乐图》局部 绢本,规格不详,芝加哥艺术学院藏2.(北宋)开化寺壁画 局部3.《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床、榻在《夜宴图》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对场景的一个限定,另一方面在连载故事的画面转折中起到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在此只研究床、榻的样式风格,而床围上的绘画作品及风格在此不论。留待第四章节涉及画中屏风画时一并探讨。
《夜宴图》中榻的形制在唐以前绘画和出土文物中没有类似参照物。在五代及五代以前图像中,榻的形制没有围板,如五代周文举《重屏会棋图》中的榻,江苏出土的五代吴国公主墓中的榻实物,可以印证上述作品中榻的样式。而反观《夜宴图》中的榻,在风格样式上则与五代的相去甚远。故可以推断《夜宴图》中之榻不是五代物品。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在医养结合养老设施的建筑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全面认识养老建筑功能、设计与实施管理之间不同步、养老建筑缺少促进康复愈合的特性,所以促使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过程中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以科学合理的手段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夜宴图》中床的特点集中在床围上,床围用屏风的习惯始于魏晋,至唐宋特别流行。但是各个时代所用床上屏风的样式发生了变化,变化较大的是床屏数量。在晋代,床上屏风是多扇联屏,据《东宫旧事》记载:“(晋代)皇太子纳妃,有床上屏风十二牒,织成漆连,银钩纽。”8可知当时的床围有十二扇屏风。在顾恺之《女史箴图》(图六-3)图中,有一幅以床为场景的画面。其中床上屏风也是十二扇。正好印证了《东宫旧事》的记载。唐代有关床上屏风的记载并不多,但是相关诗文很多。李商隐《屏风》:“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9可见唐朝床围屏风扇数已减少为六扇。至五代,这种六扇联屏还在延续唐时风貌,如《宫词》云:“床上翠屏开六扇,折枝花绽牡丹紅。”10《夜宴图》中“听琴”和“小憩”两段中分别有床。如果把这两处图像综合起来看,正好可以构成一张完整的床,大体可以看出床上屏风只有三扇。可惜两宋时期没有相关的图像资料和实物。而宋以后,明代的图像资料如《倦绣图》中还可以找到单屏床围(图六-4)。《夜宴图》中床的样式似乎在唐宋时期就已成为特例。然而北宋词人贺铸的《浣溪沙》中却有“三扇屏山匝象床,背灯偷解素罗裳”11之句,词中描述的床围屏风为三扇,正好与《夜宴图》中床围屏风数相印证。12贺铸大致活动于“仁宗”到“哲宗”朝期间(1023—1094年)。由此可以推定,床上三扇屏风出现的时间段,应该在五代末至仁宗间。故再次为《夜宴图》早于南宋的断代提供了有力地佐证。
家具在《夜宴图》中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基本上可以定义为北宋中期产物。坐椅的风格特征并非南宋才有,所以仅从其风格判断时代特征,不免有失偏颇。对于桌几形制,五代至元的变化并不大,只是高度发生着变化。北宋时期垂足而坐与盘腿而据并行的起居方式决定了桌几的高度。据此可见《夜宴图》中桌几高度所反映的时代不会在北宋之后。相反,出土的北宋中期桌几实物和同一时期画作图像,正好与《夜宴图》中的桌几图像相印证。床榻形制在现有出土的实物资料和图像资料中,都不见有相同样式,唯有北宋中前期的诗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对应的形制。综合《夜宴图》中家具图像多方面的信息,可以推定《夜宴图》之断代不会晚于北宋中期。
注释:
1.邵晓峰.《<韩熙载夜宴图>断代新解》.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1):12-13.
2.邵晓峰.《<韩熙载夜宴图>断代新解》.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01):12-13.
3.邵晓峰.《<韩熙载夜宴图>南宋作者考》.美术,2008(03):103页4.开化寺.熙宁六年至绍圣三年(1073—1096年)重建.壁画于绍圣三年画成.
6.余辉.在《<韩熙载夜宴图>卷年代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3 (04):39-41.
7.聂菲.《中国古代家具鉴赏》,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6:125.
8.(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七百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唐)李商隐《李義山詩集》.卷六,四部丛刊景明嘉靖本.
10.(五代)花蕊夫人徐氏《宮詞》.载自明(清)李调元编《全五代诗》,卷六十,清函海本.
11.(宋)贺铸《浣溪沙》.载自明(宋)曾慥编《乐府雅词》.卷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词人.
12.(宋)王秤撰.《东都事略·文艺传》.卷一百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周跃兵、1978-、汉族、籍贯四川,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教师,讲师;1210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主修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