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一种艺术体验

2015-06-08 11:52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篇篇佛家笔法

散文是最容易理解,最容易书写,但最不容易看懂、看透、看入的。林清玄作为一个成功的作家,他书写的不仅是一种风格,一种态度,更是表达着一种情思,一种依托。林清玄的散文不像心灵处方那样抽象深远,也不似快餐读物那么肤浅迅捷,似乎更像是两者的融合,以至于让人爱不释手,又让人欲罢不能。

首先看遣词。作者从生活中一件平常的事情入手,“洗茶碟的时候,不小心打破了一根清朝的古董汤匙”,却将心情描绘得十分独特:“心疼了好一阵子,仿佛是心里某一个角落跌碎了一般。”然后进一步反复描绘这个汤匙的来之不易和平时的珍惜爱护,将这份不舍体现得淋漓尽致。然后再由这份不舍想到了“破立”,想到了“偶然与必然”,进而再升华到人生的境界,让我们学会用平常心来看待人生、看待自我。这也是林清玄散文的最平淡又最精彩之处:佛家的概念、凡世的语汇完美组合,或许不能言传,但意会后是思绪万千,感慨良多的。一个成功的作家不一定刻意靠语言取胜,但一个成功的作家、一个成熟的作家必然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和体系。

其次看笔法。“形散神不散”作为散文的固态,由来已久。但林清玄的散文,似乎在语言的缓慢叙述、深情告白、严肃发论之后让我们看到他的笔法:讲小故事,说小道理,引大思考,想大事情。翻阅林氏散文几乎篇篇结构如此,篇篇都像《莲花汤匙》,好像每一篇当中都有一个“汤匙”在架构着文本,每一篇又都不乏一朵“莲花”解读文本、解剖作者、读者的双重心理。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对话,每一次对话又都是一次洗礼。这就是林清玄的高超所在。

最后说说升华。每一个读过林清玄作品的读者几乎都被他的人生哲理所折服,每一个试图走近林清玄内心的读者又仿佛总是被他拒于千里之外。林清玄,若远若近,若明若暗。究其原因,恐怕只能借用佛家的“修行”一词来解释。我们很多时候在羡慕、崇拜之余,缺少的是对林清玄的真正理解和入心。林清玄写下的不仅是他自己,更是每一个人的心,当我们把自己的心历练得更澄澈、更明净、更清晰、更理性之后,或许我们每一个人也能做到林清玄,更可超越林清玄吧。endprint

猜你喜欢
篇篇佛家笔法
海归伉俪学党史:佳作“篇篇”起舞 硕果累累飘香
春夕夜读
品读
论笔法势的作用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林清玄散文中“禅”的理解
《左传》笔法
聆听心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