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 岩 杨立伟
(通化市中心医院,吉林 通化 134000)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生较多。在治疗的全过程中,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回顾总结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92例,男54例,女38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6.5岁;所有患者经CT检查和X线检查确诊,均为单侧股骨近端骨折;其中股骨头骨折42例,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骨折1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46例,两组在性别、病情、病程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首先护理人员制定护理方案,医师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患者用药、检查和出院时间,然后护理人员遵医嘱实施分级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患者取平卧位,避免搬动过多,在床边进行治疗和检查,移动时将患者放在平板担架上,避免骨折加重、出血量增加导致休克加重[1]。②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血糖、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并给予供氧;注意患者保暖,避免低温对患者的刺激而增加耗氧量。③补充血容量以维持机体血氧供应,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输液、输血[2]。由于患者下肢血管损伤,故禁止在下肢建立静脉通道。④通常,术后需留置导尿管,严格执行无菌导尿,3~4 h开放一次导尿管,保持膀胱容量,避免挛缩;保证导尿管密闭且畅通,预防逆行性尿路感染[3];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脉搏、尿量,排除脏器损伤后方可应用止痛剂;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证在1500~3000 mL以稀释尿液,起到自洁效果。⑤患者由于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加之移动躯体困难和患者惧怕疼痛,容易引发咳嗽导致肺部感染。针对这种状况,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正常有效地进行深呼吸,定期帮他们拍背;此外还可以通过雾化吸入,以湿润气道、稀化痰液,便于排出痰液。⑥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在术后通常需要制动卧床3周以上,活动受限,其局部皮肤会长期与床接触,在骨隆处容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应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可每日更换以避免对皮肤的刺激。⑦饮食护理:多供给易消化、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和蔬菜水果,叮嘱患者多食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每日定时协助患者按摩腹部以促进胃肠蠕动;指导患者适应卧床排泄[4],必要时可给予腹泻剂。⑧运动指导:股骨近端骨折会影响患者股骨侧远端感觉,可能损失坐骨神经。护理人员应每日分时段按摩患者的患肢;患者术后需平躺,早期可在床上进行足踝活动、上肢运动及适度额下肢肌肉运动;术后1周,可进行半卧位活动,并做髋关节、双下肢、膝关节的屈伸运动;伤后2~3周,可缓慢下床行走。如果患者骨折处尚没有稳定,可应延后活动时间;对于内固定坚强的患者,可在术后3~5 d进行功能训练,以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出现静脉血栓或关节僵硬而影响患者愈合后的肢体功能。
1.3 观察指标: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前、术后1、2、3周对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包括功能、平稳度、步态、疼痛度等内容,分为三个等级:优:≥90分,良:80~89分,差:<60;利用满意度评分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满意:100~91分,基本满意:89~60分,不满意:≤59分;观察患者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临床资料与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见表1。治疗前,观察组患者髋关节评分为50.5±4.8,对照组评分为(51.2±4.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3周,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8.5±2.5)、(89.7±3.2)、(91.5±4.3),对照组评分分别为(61.6±2.4)、(63.5±3.2)、(69.5±4.5),两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例)
2.2 两组满意度情况对比:观察组中32例满意,12例基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5.65%;对照组中16例满意,20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满意率为78.2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28,P<0.05)。
2.3 两组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1.5±1.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5±2.7)d,两组住院时间有较大差异(χ2=6.136,P<0.05)。
2.4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中出现2例便秘、1例肺部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出现3例便秘、4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褥疮、1例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为26.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χ2=4.796,P<0.05)。
临床路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和时间表,实施连续性的护理干预,规范护理环节,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需要注意的是,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对由于意外致伤,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充分表现对患者的关心和爱护,耐心与患者沟通,详解讲解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随时掌握病情,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使他们保持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并发症发生较少,说明临床路径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临床首选护理方案。
[1] 徐萍.整体护理模式对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围术期的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7(6):258-259.
[2] 谢丽花,黄福才,陈振宇.临床护理路径在PFNA微创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9):9-10.
[3] 郑凤环,邬黎平,黄远翘,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施效果[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0):2474-2475.
[4] 陈春,卓木改.临床路径模式在股骨近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0,26(12):1436-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