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雪雷 (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吉林 松原 138000)
1.1综合含水高,水窜严重,层间平面矛盾突出
扶余油田经过长期的注水开发,目前大部分区块已进入高含水期,综合含水达到95%,注入水沿高渗透层突进,造成许多区块含水高、采出程度低。12%的井产了30%的液量,平面矛盾突出;扶余储层层内正韵律特征明显,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层内渗透率级差最高可达到400以上,层间矛盾突出。
1.2 注水量与产液量同步上升,系统压力大,地层压力稳定,存水率下降,驱油效率低
从注水量与产液量关系情况看,产液量随着注水量增长而同步增长。地层压力总体保持稳定,为原始地层压力的64.1%,存水率不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注入水大部分顺着水流优势通道产出,驱油效率较低,无效水循环严重。
2.1 堵水井现状
扶余采油厂共有油井4987口,截止到2014年年底,井下有各类堵水工艺管柱的井为710口,目前的堵水井占全厂总井数的14%。堵水方式分别为过泵、桥塞、多段分采、螺杆泵、随泵、找水、套补7种井下管柱工艺。各类管柱工艺数量分布如下表所示:
2.2 主要堵水工艺技术
经过不断探索积累,目前针对不同油层类型和井况特点,目前已经形成了三大类13种配套堵水工艺技术,包括机械堵水、化学堵水和物理法堵水。
2.2.1 随泵堵水
2.2.1.2 常规管式泵随泵堵水应用压缩式封隔器连接油管随淸检完井,主要用于封堵上部油层,目前应用144口井,封堵有效率达到92.4%。存在管柱蠕动易解封的弊端。
2.2.1.3 杆式泵随泵堵水:泵下连接压缩式封隔器封堵油层,可以实现任意层封堵,目前应用32口井,封堵有效率94%。存在泵挂深度受限制的弊端。
改进后的管柱组合采用管式泵,实现封堵任意层。配合使用定压器后,对于泵下堵水的工艺管柱,可以实现液面监测和洗井的目的。
2.2.2 桥塞堵水
2.2.2.1 常规桥塞
工艺特点:可洗井,密封可靠、有效期长。清检时免解封。承压能力强,堵水后可在层段上直接进行压裂措施。
适用范围:适合油井堵底部水。应用121口井,存在问题是减少了沉砂口袋,沉砂后打捞困难。
2.2.2.2 可钻桥塞堵水
常规做法是在封堵层位底界以下2米打桥塞。由于施工压力较大,如果水泥或压裂砂进入桥塞内部,会导致施工后打捞桥塞失败,转大修打捞。经过考察及技术论证,引入可钻桥塞堵水。它的主要技术优势是施工便捷,封堵可靠性强,非金属材料,螺杆钻可扫塞,封堵位置准确。
2014年堵水技术方面最大的创新是转变了观念,引用“二分法”理念拓展堵水规模:加大结合清检堵水克服选井难,油藏认识手段不足,将机械堵水视为找水、认识油层产状的一种方式,以堵代找,实现分层认识和调整。在原有技术基础上经过不断创新与完善,发挥了机械堵水工艺成熟,占井时间短、成本低、快速见效技术优势,规模应用,缓解了开发矛盾。
3.1 规模堵水降液增油,减缓自然递减。
2014年341口堵水井对齐统计日产液降817吨,日增油14.2吨,含水下降0.9%,控水增油;邻井323口(扣措施),对齐统计措施前自然递减8.1%,措施后自然不递减,起到了改善水驱的效果。
3.2 认识油层,结合压裂堵水取得较好的稳液增油效果
2014年通过堵水加强分层认识,实施结合压裂堵水8口井,措施后日产液基本稳定,日增油4吨,含水下降3%,平均单井增油0.5吨。
3.3 结合清检堵水降成本,践行二分法理念深化油层认识,取得了增油效果
2014年结合清检堵水12口,节约施工费用17.2万元,措施后日降液15.3吨,日增油1.3吨,平均单井日增油0.1吨。
3.4 矛盾突出区块整体堵水效果好
地质主要选取平面层间矛盾突出的高产液高含水井,依据不同砂体出水情况,通过封堵主河道顺物源方向油井砂体,迫使注水转向驱油,整体受效。2014年在西10-1区块10口井实施后日减液42吨,日增油2.0吨;东10-32区块7口井后日减液45吨,日增油1.4吨.
3.5 井间层位交叉堵水效果明显
井间层位交叉堵水是通过对相邻井不同砂体交错堵水,使水驱受效方向改变的堵水方式。2014年实施4对交叉堵水井,措施后平均单井日降液5吨,平均单井日增油0.2吨,效果明显。
4.1 在高含水开发后期通过堵水可以起来改善水驱的作用。
4.2 油井高含水不等于每个层都高含水,分层认识很关键。
4.3 堵水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是堵水效果的保障。
4.4 剩余油较富集且矛盾突出的井组或者区块整体堵水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