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续胜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00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60例临床观察
朱续胜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骨科,广东 深圳 518000
目的:观察微创技术在临床脊柱创伤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分别进行传统常规方法治疗与脊柱微创手术方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等指标,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感染率等指标方面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手术法在临床治疗脊柱创伤中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微创技术;脊柱创伤;临床效果
脊柱创伤主要是指机体的骨结构、软组织、神经结构等中任何一部分或所有结构遭受的损伤,多发生于各种意外事故[1]。据有关调查显示,日常生活中,脊柱创伤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68%~6.92%,在特殊时期,如战争或发生地震的情况下,其发病率可高达11.7%~15.1%[2]。脊柱创伤对人体的伤害轻则行动不便,重则损伤神经导致瘫痪痴呆,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严重打击。近年来,随着医学、计算机、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综合效果较传统常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显著的优势,笔者选取脊柱创伤患者120例,分别采用传统常规方法与脊柱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具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经由我院收治的120例脊柱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所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9例,女性21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0.1±4.5)岁,病程在0.3~5.2h间,平均病程(1.5±0.8)h,神经根损伤29例、脊柱骨折31例;治疗组中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30.7±4.8)岁,病程在0.3~5.4h间,平均病程(1.6±0.7)h,神经根损伤32例、脊柱骨折2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相关专业医师应及时对其病情进行诊断和评估,即依据患者脊柱创伤的不同类型、位置、损伤程度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呈俯卧位,给予全麻。于患者患处正中取切口,紧贴骨膜以完全剥离椎旁肌致小关节外侧边缘,拉钩使肌肉得以撑开,垂直视野下植入钉棒骨折撑开复位[3]。依据患者创伤程度,必要时进行全椎板开窗术,即通过椎体后缘处理系统将其椎体后缘骨折部分复位。手术毕,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2.2 治疗组采用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呈俯卧位,给予全麻。在微创器械的 C臂定位下,于患者椎弓根外侧边缘稍微偏外一侧进行纵向切口,随后于脊柱多裂肌与最长肌间进行逐步分离。逐级扩张软组织后,进行工作通道的安放,同时显露出峡部及头尾侧面的乳状突起,开口,通过椎弓根探子开道,并拧入椎弓根螺钉,经皮植入已经塑好形状的植入棒,对骨折创伤处进行撑开复位[4]。手术毕,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感染率及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正常率[4]等指标。其中术中出血量计算方法如下:手术所使用的纱布大小重量完全一致,手术过程中使用纱布将流出的血液全部吸除,术后将带血纱布称重减去原纱布重量,即为纱布的含血量,即术中出血量;术后机体功能正常率计算方法如下:患者使用镇痛药和/或有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与总人数之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数据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应用χ2检验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治疗组较之对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等指标方面显著较低,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脊柱创伤临床上属于脊柱外科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根损伤、脊柱骨折、软组织创伤等。一旦脊柱受到创伤,通常病情较为严重,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严重受到损伤影响。
随着数码成像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化技术、现代医学尤其是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外科手术正逐步向着微创化、智能化的方向逐步迈进。目前,利用微创技术的手术治疗手段已逐步走向成熟,走进临床治疗的第一线。通过微创技术治疗脊柱创伤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传统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法,采用开放式手术,手术造成的创伤面积较大,出血量较多,同时患者术后恢复较为缓慢、预后较差,术后患者机体功能正常率不高,整体治疗效果较差,对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造成较大的功能障碍。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和传统常规手术治疗相比,实施微创手术方法进行脊柱创伤治疗,具有更大更显著的优势:无需做长的切口,也省去了剥离肌肉的细微繁琐步骤,避免了手术刀对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造成的破坏,具有创伤面积小、少剥离、出血量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切口感染率低等诸多优势,更重要的是该方法统计术后患者机体功能正常率可以达到96.7%,说明本方法对患者机体的各项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恢复速度更快[5]。
综合以上所述,微创技术在脊柱创伤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应该在脊柱创伤的临床治疗中积极推广使用。
[1]Krajewski E,Soriano I S,Ortiz J.Laparoscopy in transplantation[J]. JSLS.2006,10(4):426.
[2]宁尚龙,徐宝山,夏群.微创入路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 [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2(31):1513-1517.
[3]嵇武,李宁.微创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8,12(4):107-109.
[4]刘爱华,林海滨,李家德.脊柱微创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30(3):70-73
[5]崔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脊柱结核中的临床效果比对 [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25(14):138-140.
R681.5+4
A
1007-8517(2015)17-0092-02
2015.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