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科
摘 要: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生态稳定性的保障,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资源。实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管理质量。本文结合清远市清新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存在问题;建议
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和发展的保证和基础,也是林业发展的基本,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是林业工作的重点,包括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栽培和利用的管理,对于促进林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针对现存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进行解决值得工作人员思考。
一、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现状与成效
1. 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清远市清新区位于广东的西北部,与清远市区相连,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全区林业用地面积达141834.1公顷,占林地面积22.93%;特用林面积17357.8%公顷,占10.4%;用材林面积102445.9公顷,占61.56%;薪炭林面积6091.5公顷,占3.66%;经济林面积2362.9公顷,占1.42%。
2. 林地保护和管理全面加强。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把森林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全面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和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大对毁林、滥占、侵占林地的打击力度,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批手续,明确审批主体,从源头杜绝非法占用,侵占林地行为的发生。
3.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木材采伐、运输、加工管理进一步规范。为保证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国家相继制定了一系列与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包括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木材凭证运输和木材凭证经营加工制度,从“源头”的采伐、“中间”环节的运输流通和“源尾”的经营加工,都依法进行规范管理。
4.建立林政资源管理体系使林政执法取得显著成效。随着不断完善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做到以法治林、依法营林。依法查处一大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有力的保护了森林资源。
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森林资源比例配置不均、质量不高、林龄结构不合理。清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为1600—1900小时,年均气温为20℃—22℃,年无霜期330天以上,年均降雨量2258毫米。
主要以农田防护林为主,区域内生态脆弱。在区内现有森林资源中,
全区现在的林种结构为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五大类。成熟林、过熟林为主占有林地面积的64%,且大部分树木为低质残次林,生态功能明显减弱。
2. 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没有统一的规划管理。长期以来,由于对森林资源利用认识上存在差距,一直没有开展过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编制工作,以致存在森林资源保护利用上顾此失彼的现象,造成森林资源被利用率不高和经营森林资源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的发展。
3. 加强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林业上很多法律法规在广大林农之间存在不熟悉、不知道、一知半解的现象。要让林农真正会运用林业法律法规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通过学习法律法规更好的利用森林资源为自己增加收入。
4.资源林政管理人员素质丞待提高。资源林政管理人员少,人员变动较大,知识更新速度慢,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林业对科学管理森林资源的客观要求,急需充实具备专业技术的管理人员和加强科学管理业务培训。一些人只看重经济利益,不顾法律法规;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和社会利益。
三、对森林资源林政管理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五位一体”总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和绿色增长成为全社会共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林业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森林资源是重要而独特的自然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绿色经济、满足民生需求、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加强保护森林资源的宣传,提高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广泛深入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大力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省、市、县的有关规定。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途径进一步将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渗透到公民心中,适当的宣传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当这种观念深入到人们心中,深入到整个社会中,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才会变成一项全民自发的行为。二要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等基本国情和国策教育,使大家认识到保护森林和林地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2.建立公开、规范的林业行政执法行为。一要各种办证审核审批程序、有关林业法律法规等要公开;各类林业收费的项目、范围、依据、标准应予挂牌上墙;下达各类计划情况要公示。二要实现资源林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
自2009年林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清新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推进林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于2011年年底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
3.严格执行森林资源采伐限额管理。认真贯彻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不断加强和完善相关规定,简化商品林采伐程序,保护经营好生态公益林,以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要。严把征、占用林地审核关,对不符合征、占用林地条件的一律不予以审核报批,对符合征、占用林地条件的及时做好审核、报批工作,做好征、占用林地项目检查监督。
4. 以“林改”为动力,认真搞好新时期资源林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坚持依法治林,创新管理机制,不断朝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提升效益、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有效供给,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目标迈进。相关部门应当更多的让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公民间普及,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的人民,更应当让这种教育进一步深入,只有让公民从思想意识上认识到问题所在,才会切实降低违法行为的发生率。
5.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各级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库档案体系,进一步规范森林资源管理行为,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科技含量。适时掌握和预测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变化,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森林开发利用计划提供依据。制定全区森林资源流转规范化流程、林权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程等,涵盖森林资源监管的主要环节和职能,创建出一种现代森林资源科学管理、经营、技术于一体的新型管理模式。
四、结语
总的来说,森林资源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和保障,也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保证和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进行改正,推广森林保护管理的意识,加大森林资源管理资金的投入,切实做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创造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向以巩.宣汉县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园艺,2014.
[2] 古云.浅谈略阳县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4.endprint
农家科技下旬刊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