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机化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15-06-06 09:24张万献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南江县农机化山区

张万献

摘 要:伴随近年来农业改革的实施,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本文结合四川省南江县农机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农机化发展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促进南江县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山区;农机化;南江县;问题;对策

随着农业投入的加大及农业扶助政策的出台,特别是农机购置补助政策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山区农业有着自身独特特点,在农机化的具体实施中,有着众多制约因素,需要有关农业管理部门予以重视和研究。

一、南江县农业概况及农机化发展状况

1.县域基本情况。南江县属山区农业县,全县以农业经济为主,拥有耕地67.27万亩,全县约95 %的村及约77%的自然村具备通机耕道,全县农业人口约14万户,共计54万余人,其中农业劳动力为32.39万人。全县11.53万农户具有承包耕地面积,11.43万户农户经营耕地,将耕地租出、包出及转出的农户占比约1.85%,而租入、包入及转入耕地的农户比例为14.9%。

2.农机化发展情况。全县具有11050台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数量为9367台,加工机械达到23655台,配备提灌机械6516台套,并配有56台小型联合收割机,3台插秧机及50台茶叶机械,各类拖拉机数量相加为398台,水泵5000余台,截止2009年,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到35万千瓦,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4782万元,农机从业人员超过9万余人,农机年产值达到39689万元。

二、山区农机化发展制约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南江县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条件较为复杂,沟壑纵横,耕地分布较为零散,山区农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山区农民的文化程度也相对较低,对机械化技能操作上也存在不足,山区农机化发展中凸显出了一些问题:

(一)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较差。山区与平原地区相比,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各项建设也存在滞后性,如没有长期稳定的农业投入,会导致在水利设施、道路修建等方面出现基础设施短缺、通机耕道数量不足的情况,农业机械也就无法做到在各个村组及耕地间良好运转,制约了大型机械的使用,而小型农机又具备生产的规模优势,农机化效率较低。

(二)耕地的分散性制约了农机化的规模优势。山区地形多为沟壑纵横式,耕地较为分散,面积狭小,耕地之间高度不均,制约了一些规模较大的机械设施,如收割机、耕整地的大型机械的使用,农业机械难以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此外,耕地的分散性又会加大农户的购机成本,对农户购机愿望造成影响,从长远上看,不利于山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山区农机化的专项资金投入不充足。国家实行的农机扶助优惠政策,主要倾向于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购买扶持,且在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展较顺利,而对山区的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缺乏考虑,没有将适合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设备纳入补贴的系统中,在山区农机的专项资金投入上存在不足的情况。此外,农业机械制造生产领域也是以较大型的农业机械为主,缺少对符合山区实际的机械设施的及时研发。

(四)山区农机推广及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机技术的推广及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山区农机推广站及农机服务中心在设置上存在滞后及停顿现象。如南江县农机推广站仅设置4名左右的推广管理人员,且存在在岗难履职的现象。此外,受制于经费等因素,难以及时引入适合山区的较新的农机设备,新式农机得不到有效的推广。

(五)山区农业机械的安全性及维保方面有所不足

山区经济基础较薄弱,因此农民在购机时主要以微耕机、拖拉机和货车等设备为主,产品质量高低不一,有些机械设备长期使用,产生了安全隐患,影响了山区农业的安全生产。另外,在农机维修保养上,缺少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维修人员,农机维修难以保质保量。

三、结合南江县农机化发展的经验措施,探讨山区农机化发展对策

(一)深化山区农机化发展认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宣传。农业机械化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借助农业各项改革及扶持政策,山区地区当地政府要充分认识山区农业机械化战略意义,通过各种宣传手段(电视、广播、标语)让农民形成农机购买愿望,促进山区农机化发展。

2.加大扶持。当地政府要做好引导,完善相应的法规,加大资金投入,制定出各阶段发展规划,加强机耕道、公路、水利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南江县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严格参照有关政策规定,贯彻便民利民的思想,根据法规合理制定方案,充分发挥乡镇机构的作用,强化宣传,简化农机购置补贴的手续,同时着力加强项目监管,资金兑付方面达到100%。基础设施方面完成新建机耕道350公里,并建设了7处机电提灌站(装机94千瓦)及1处太阳能提灌站(装机15千瓦)。

(二)打造山区农机示范基地,推广符合山区实际的农机设备。选择分布较为集中的农田,成立农机示范基地,实现农民的生产观念的转变,在农机设备的推广上,要切合当地实际,推广适宜特色产业的农机设备。

如南江县积极推进农机示范基地的建设。合理统筹规划、建立全程扶持和重点投入相结合的建设机制,粮油示范区耕种机械化比例达到90%,并对长赤镇及侯家乡加以重点打造,规划了3000亩全程化的农机作业示范区。在特色农机推广上,主打适合本县粮油及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机具,新技术,着力提高玉米、小麦、水稻的机械化水平,对茶叶、蔬菜等特色产业力求机械化新突破。

(三)完善农机培训推广体系,提高农机维修保养水平。遵循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的思路,加强农机机手的培训工作。采用下乡指导、田间示范的方式,规范农户农机使用方法,提高农户农机操作技能。在农机维修保养上,要组织农机维保人员学习各类农机的维修方法,提高维修保养技能。

如南江县将农机校、监理站及推广站加以人才整合,把技术人才培训、明白人培训及安全培训加以结合,在培训方式上采用集中与分散,个别与整体相统一的培训方式,共培训出拖拉机驾驶员约1200人,实用技术人才约18000人。

四、结语

山区农机化是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必经途径,既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具备了较好的社会效益。针对山区农机化的独特特点,国家、政府及农机制造单位要有机协调,做好扶持、引导及生产工作,同时各地区要因地制宜,走出具有特色化的农机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春茹.立足山区特点来探索山区农机化发展新模式[J].农业与技术,2013,(8):21.

[2] 刘荣华.山区农机化发展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4,(17):305.

[3] 周福省.关于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1,(5):64-65.

[4] 王振辉,姜龙.浅谈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探索[J].吉林农业C版,2011,(2):1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南江县农机化山区
《山区修梯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南江县近50年(a)降水年变化特征分析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山区
南江县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探讨
对南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调查分析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