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
金庸先生笔下的崆峒派,是叱咤江湖的七大武林门派之一。甘肃省平凉市就坐落于崆峒山脚下。而今平凉市远程办的三条好汉在远程教育的“江湖”里施展才华、各显身手,被誉为“崆峒山下三侠客”。
“拼命书生”李小剑
手中的笔,不断创作出一个个令人称道的党教片脚本;脑中的弦,总能演绎出一篇篇远教工作的创新乐章;心中的情,始终激荡着一股股为民服务的暖流。作为远程办的当家人,李小剑眼光深远,更拼搏在前,无论是片子脚本、工作计划、汇报材料,都由他亲自执笔,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笔杆子。多年来,他笔耕不辍,将对工作的热爱汇成文字的涓流。多少次,他办公室的灯光一亮就是半夜,看到那盏灯,大家就说:“李小剑又在加班写东西了。”
也许有人会说:在办公室里爬格子,可以抽着烟喝着茶,倒也自在。然而,老李却与自在无缘,他干起工作来一向很拼。记得那是2012年年底,平凉市搞五星级站点创评,他带着审核组,白天翻山越岭深入各个村级站点搞调研;夜晚,其他人自然入梦时,他却挑灯夜战,汇总数据、记录情况、分析调研……十多天下来,他的身体累坏了,有一次开夜车,忽然高血压的老毛病发作,一下晕倒了……就当所有人都认为李小剑会因此而休息几天时,他却揣着药、咬着牙又回到了进村审核的队伍里,继续夜以继日地拼。看到这一幕,审核组其他成员都深受感动和鼓舞。大家一起和他加班加点,提前一周完成了任务。庆功会上,有人感慨地对他说:“李主任这个‘拼命书生,干起活来太拼命了。”
“智多星”郑翱
一个个精妙的点子闪烁出为农民服务的灵感火花,一条条扎实的措施反映出对基层情况的了然于胸。他头脑灵活,活出了一湾清泉,滋润着远教沃土;他思维求变,变成了一缕春风,温暖着基层群众。作为一名远教老兵,郑翱凭借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成了远程办的一名好“参谋”,最擅长出谋划策,被大家称为“智多星”。
去年,郑翱到庄浪县一个山区远教站点调研。到了村上,管理员一看是“领导来了”,便倒起了苦水:“郑主任,我们村的人学习需求五花八门,这让我咋安排集中学习呢?”原来,龙湾村虽然村民少,但干的项目却不少,搞起远教自然“众口难调”,大家只有在播放与自己产业相关的节目时才来站点。听到这儿,郑翱皱了半天眉头,熟悉他的人知道:“这是又在想点子啦。”终于,他眉头一松,点子有了:“集中学习日播放具有普遍指导性的知识以满足共性需求,比如产业合作、政策解读方面的课件。平时站点完全开放,欢迎农民根据个性需求‘点菜学习,也可以让农民把感兴趣的课件拷贝回家进行自主学习……”这个点子抓住了共性也兼顾了个性,“智多星”又小立一功。
“神医妙手”张永恒
基层站点设备出现问题,立马就到现场解决;无论遇到任何技术故障,都能对症下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的张永恒,远教平台运行维护的相关技能了如指掌,无论站点出了啥毛病,只要他一出手,保准手到病除,大家都夸他是“神医妙手”。那真是:神医治出安全稳定的远教网络,妙手送出顺畅快捷的学习环境。
2013年冬天,静宁县远程办向上请援,说全县的乡、村一级站点设备工作起来很不稳定,虽然找了几个电脑“高手”,都没能彻底解决问题。张永恒了解情况后,带着自己心爱的设备维护工具箱顶风冒雪地到了静宁县。为了找准病因,他跑遍了全县379个站点,每到一处就检测设备、测试网络,就这样马不停蹄地忙了十几天,彻底解决了基层站点运行不稳定的难题。最后他又将县级远教平台重新维护一遍。经他这么一出手,静宁县的远教网络运行环境焕然一新。这下全县农民可以安心上网学习了。喜得当地领导拉住张永恒的手一个劲儿说:“你这双手可神,一下就把困扰我们的顽疾治好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委组织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