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航,赵宏雯,连诗亮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四川广汉618307;2.沈阳体育学院,沈阳110102)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构建研究
李 航1,赵宏雯2,连诗亮2
(1.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空中乘务学院,四川广汉618307;2.沈阳体育学院,沈阳110102)
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已成为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笔者剖析了公民活动社会终端——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问题,提出了构建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全新理念,论证了影响社区健康运动促进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构建了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阐明了运动健康服务社区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运动健康;健康社区;公共服务;模式
公民健康以及健康水平提升一直是国家关注的战略性问题。鉴于增加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不能改变慢性病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事实,人们越来越重视通过运动来促进公民健康。有多种途径可以实现运动健康的目标——市场途径如健身俱乐部,社会途径如广场舞、户外俱乐部,政府途径如全民健身服务中心。在这些运动健康服务途径设计中,社区途径得到了较少的关注。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基于社区提供体育公共服务这一基本问题上[1-4],集中探讨基于社区提供各种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器材等,很少关注如何基于社区构建运动健康服务模式等关键问题。众所周知,社区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单元,又是公民生活的基本区域。有效改善社会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必须依托社区、以运动为支点构建公民运动健康服务体系,为广大公民提供个性化的、科学化的健康促进服务,满足公民的运动健康需求,可以为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供有力支持。笔者通过理论构建,为解决基于社区、立足运动的公民健康促进问题提供支持。
1.1 运动健康社区基本内涵
一般说来,促进公民健康有两种主要手段,一是医学干预,主要解决疾病治疗和预防问题,是健康的基础性环节;二是运动干预,主要解决健康促进和提升问题。国际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能力的良好状态”,由此可见仅仅凭借医学的干预是无法确实提升公民健康水平的。这是因为良好状态只有通过运动干预的方式才可能实现,而医学干预基本是以疾病预防和治疗来对人体健康产生作用的,无法达到状态良好的目标。只有通过积极的运动干预,建立以体育健康生活方式才可能实现健康的目标。鉴于这样的分析,公民健康体系客观存在两个子支撑体系——医疗卫生的预防和治疗支撑体系,解决基础性的问题;运动健康支撑体系,解决真正健康获得和提升问题。
由于社区是公民的基本生活单元,所以构建运动健康子支撑体系必须充分考虑构建健康社区这一根本问题。根据上述分析,可以这样理解运动健康社区:一方面,通过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各种体育活动的方式来引导人们普遍建立运动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水平,达到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良好状态;另一方面,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建立基于社区的大众运动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积极开展运动健康活动提供物质的、知识的、技能的、信息的支持,为居民科学评估自己健康状态、运动科学性和健康提升状态、科学运动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通过改善社区健康状况的方法来提升社会健康水平。1.2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理念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理念,是指在运动健康社区服务供给过程中以新公共服务和体育公共服务理论背景为基础,理性认识政府及社会公共组织与公民之间关系,以社区为基本平台,通过构建运动健康服务模式的方式来有效提升公民健康水平。面对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建立了一个以自我管理为主、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构建能够覆盖社会全范围的、基于健康运动促进的一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
2.1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的基本环境和条件是提供运动健康服务和满足公民健康需求的主要载体。运动健康社区服务要素构成及其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基本要素构成图
在社区活动中,政府、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是该服务模式运作的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5]。社区健康服务呈现出怎样的服务水平,首先是受到供给主体自身所具备的硬技术和软技术,以及利用环境和条件与客体之间进行沟通的有效程度。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的客体是社会公民,公民的需求(基础性的和个性化的)是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构建的基础。一般说来,公民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能力促进等各项需求反馈给服务主体,服务主体就可以有效利用技术、环境和条件来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满足客体的需求。
在运动健康社区模式中,政府是公共服务供应主体,其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或经济组织购买基本的物质条件、人力资源条件等[6-7]来满足运动健康社区运行的基本需要,并从“掌舵”的角色中脱离出来,真正参与到健康社区服务过程中,扮演“服务者”的角色[8]。可以说,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是一个公民、政府组织和其他供给组织之间的互动过程,是以公共性的内在规定为主轴来展开各项活动的。政府在制定、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应体现社会公民的需求和意愿,公民也应充分展现公民理性,在理性的引导下积极参与运动健康社区的各项活动;社会组织及经济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辅助提供者应确保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据公民的需求生产和提供一线公共产品或服务。因此,要不断完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9],以确保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顺畅运行。
由此可见,在运动健康服务社区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统筹考虑这个模式的主体要素(公民)、技术要素(软技术和硬技术)、需求要素(健康需求)、过程要素(系统和服务流程)和环境要素(社区运动健康环境)等。对于这些要素的整体考虑,可以清晰认识公民健康需求现状、特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供有力的支持。
2.2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结构
建设一个高覆盖率的公民运动健康管理网络服务平台是健康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就要求需要以社区为单位,构建起“社区服务终端—网络服务平台—中心服务数据库—实验室研究系统”四合一结构的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向广大公民提供科学化、个性化的公共运动健康服务。依据这样的基本构想,本文提出以下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案(图2)。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核心是社区服务终端系统和公民移动服务系统。一方面,社区终端服务系统可以为公民在社区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提升健康水平提供一个实时服务平台;另一方面,通过个性化的公民移动服务系统的设计,公民可以有效扩展健康运动的范围,通过移动设备与中心数据系统的连接,将不同社会领域中运动情况进行系统反馈,以便建立全方位的健康促进情境,为公民的全口径健康运动提供支持。
在社区服务模式中,提供一个社区服务终端是公民健康检测的运动区域,即通过收集公民运动中的身体机能水平来检测公民的健康水平的起始端,在运动干预的情境下,通过对公民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技能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估,全面诊断和确认公民健康的水平,进而通过运动的方式,以促进公民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提升为目标,带动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步提高。社区服务终端包括运动支持系统和公民运动健康管理系统,这两个系统支撑着社区服务终端的运行。运动支持系统为公民运动健康服务提供了硬件保障,包括运动的器械、场地和身体机能评定仪器。管理系统为公民运动健康服务提供指导,其中包括公民健康评估、运动指导、制定运动处方、运动科普服务和公民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图2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
网络服务平台即互联网技术服务软件平台。公民可以通过服务终端或移动设备终端(如3G手机、电脑、APP等),登录到网络服务平台,随时随地对自己身体健康变化情况和运动效果等信息进行分析,调整运动处方;可以学习运动健康科普知识,提高健康运动的科学化水平。网络服务平台的设计为公民和科研人员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指导公民更好地进行运动健康的自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心服务数据库是处理、分析、评估、管理公民健康数据的服务系统,主要解决对社区服务终端输入的公民健康信息进行储存、评估和分析问题,以及支持公民终身健康方案管理工作。通过分析系统采集获得的公民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指标,一方面,可以科学分析公民健康水平,为科学指导公民运动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数据不断积累,可以获得有关公民健康的大数据,将这些数据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后,可以进一步优化健康评估模型,提高健康评估的科学化水平。
实验室系统是社区服务系统改善的部分,一方面实验室系统要通过持续的深度研究来完成对公民健康评估模型的不断完善过程;另一方面则是为公民健康提供个性化、科学化运动处方的制定服务。运动处方的设计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运动周期与频率、运动强度与习惯、合理营养与恢复等问题。实验室系统根据公民运动健康状况,参考公民的运动爱好,有针对性地为公民设计适合自己、喜欢参与、科学化的运动处方,并在公民运动能力获得有效提升后进一步完善运动处方,以提高服务社区公民的能力。
2.3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功能
2.3.1 社区公民健康评估 运动健康社区服务与卫生医疗部门的健康服务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卫生医疗部门主要关注的是公民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问题,运动健康社区服务则是将公民的健康评估、促进、亚健康改善和疾病康复问题作为关注的核心,通过运动的手段来促进公民健康水平的提升。这个提升主要是通过运动的手段来对公民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力的健康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干预来实现的。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的功能之一,是在确保公民享有均等化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构建科学指导公民从事健康运动的服务体系,进而引领他们逐渐建立起基于运动促进的健康自我管理模式。
2.3.2 运动科普 运动科普是指为公民提供科学的运动技能常识、运动营养知识、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知识、运动康复等知识和技能服务。普及运动对公民生理健康益处的知识,可以提高公民对于改善心脏机能、缓解“三高”症状、有效控制体重等常识性健康促进问题认识的科学化程度。普及运动对公民心理健康益处的知识,可以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期许,缓解工作、学习上的忧虑,以较好的心态面对生活,有能力自我管理压力。普及运动对公民自身发展益处的知识,可以对提升公民自我形象、自我满足、自我接受以及社交活动的正面影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水平。普及运动对社会益处的知识,运动有助于公民建立良好的人格,培养竞争性,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使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模式。
2.3.3 科学运动指导 针对公民个体的健康状况,运动健康社区服务为公民提供适合自己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运动处方,一方面指导公民科学选择运动项目,有效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合理选择运动环境,提高科学运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则能够根据公民需要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中选择搭配的运动内容既要考虑到公民个人的兴趣,同时也要考虑项目的实效性和易于操作性。运动健康社区服务要根据公民运动适应情况和体质状况的改变,进行及时的调整或重新制定,从而使得公民的运动始终处在较为合理的运动强度、运动量和运动频率的控制之下。
2.3.4 健康自我管理 目前尚没有能够满足公民科学运动、主动式自我健康管理的服务平台。运动健康社区服务通过引导公民积极地、科学地运动,不仅可以使公民养成良好的运动态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促进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实现。通过建立可视化界面的公民健康自我管理档案系统,让公民对自我健康发展水平变化有了科学的认识。另外,公民可以实时用手机或电脑登录到运动健康社区服务的网站,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促进公民对自我健康的监控和提升能力,从而促进公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基于互联网时代,从公民、健康需求、技术支持、流程设计等角度来构建依托社区的公民健康服务模式,对于向全体公民提供高水平的、全口径的健康运动指导服务,全面提升公民健康水平和民族素质来说意义重大。在我国体育由国家体育转向公共体育发展的过程中[10],运动健康社区发展是大势所趋的结果。而相对于我国强政府、小社会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来说,政府理应加强此领域的探索,将多样灵活的制度安排形式运用在各类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中[11],积极推进此项工程的展开,构建公民运动健康促进的社区模式,提高公民对公共体育服务的满意度[12]。
[1]胡科,范冬云.社区变迁与社区体育发展动向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4):385-394.
[2]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4):66-71.
[3]骆媛,张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898-900.
[4]王凯珍.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樊炳有,高军.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6]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彭和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詹姆斯·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M].吴良健,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8]珍妮特·登哈特,罗伯特·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谷礼燕.我国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改革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1):24-27.
[10]董传升.论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转向:从国家体育到公共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4-19.
[11]俞琳,曹可强.国外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安排[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5):23-26.
[12]王梦阳.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绩效评估指标的构建——以上海市为例[J].体育科学,2013(10):63-70.
责任编辑:乔艳春
On the Service Model of Sport Healthy Communities
LI Hang1,ZHAO Hongwen2,LIAN Shiliang2
(1.Cabin Attendants College,Civil Aviation Fight University of China,Guanghan 618307,Sichuan,China;2.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for a well-off socie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public sports service activities for citizen in community,put forward a new idea of constructing mode of the sports health community service,discuss the basic elements that affect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constructs the sports healthy community service mode,expounds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ports healthy community service mode,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sports health;healthy community;public service;mode
G811.4
A
1004-0560(2015)03-0055-04
2015-04-12;
2015-04-29
李 航(1972—),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及航空体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