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学+周建军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问题。尤其,当前关于中国国有企业的定位,还存在许多争论。甚至出现了国企发展越好、受到的苛责越多的现象。正确认识国有经济,准确定位国有企业,是我国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论争:发展还是限制国企
主张限制国有企业发展的学者,主要依据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假说和科斯定理,由此出发,认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应被限制。首先,依据传统的市场理论,完全竞争的市场最有效率,但由于存在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可导致市场失灵。因此,国有企业可作为市场的补充,存在于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而应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其次,以科斯定理为依据,新自由经济学派认为,产权明晰能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晰,应该从市场中退出。他们认为,即使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政府也可以通过提供资金给私有企业,由私有企业来完成公共品的供给,因此创办和发展国有企业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选项。以John Williamson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学派,提出了一系列经济私有化的改革措施,一度得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为包括美国里根政府、英国撒切尔政府、俄罗斯、东欧和拉丁美洲的私有化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和政策依据。
支持国有企业发展的学者,主要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出发,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公有制为基础、国有经济为主导,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这类学者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和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为证据,证明中国国有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国有经济应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提供公共产品,维系国计民生。国有企业应在国计民生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二是有利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国有经济作为国家所有的经济成分,能够更好地实现政府的经济意图。三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国有企业应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战略性产业。
实证研究:正相关还是负相关
中外许多学者对国有企业效率、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关于国有企业是否有效率问题,现有的研究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通过对直到1982年为止的实证文献研究,Millward(1982)指出:“似乎没有足够理由相信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低于私营企业”。通过对1975年至1999年间所公开发表的52篇关于国有企业效率的研究文献进行分类,M. Shirley and P.Walsh (2000)指出:有5篇文章的结论认为国有企业效率高于私营企业,15篇文章的结论认为两者没有明显差异,32篇文章的结论认为国有企业效率较私营企业低。按照不同的市场类型,在完全竞争市场,11篇文献认为私营企业高效率,5篇为中性;而在垄断性市场上,有6篇文献支持私营企业高效率,5篇为中性,5篇认为国有企业的效率较高。
关于国有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现有的研究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以国有企业产出在国民产值中的比重来衡量国有企业部门规模,Plane(1992)利用两部门生产函数,考察45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研究表明国有企业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有负向的影响作用。以国有企业投资占国内总投资的比重来衡量国有企业部门规模,Jalilian和Weiss(1997)研究了31个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部门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其研究结果并不支持国有企业部门较大规模可能对经济长期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的假说。以国有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有企业部门规模,Doamekpor(1998)研究了28个发展中国家和9个发达国家国有企业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其研究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有正的贡献,而发达国家则相反。进一步的,Hamm Patrick, Lawrence P. King, and David Stucklerb(2012)则通过对25个后共产主义国家的1990年到2000年的跨国面板数据,研究了“私有化、国家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大规模的私有化项目,给这些后共产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国家能力和产权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大规模的私有化,给这些后共产主义国家政府造成了大规模的财政冲击,因而破坏了这些国家私人部门的治理体系,极大地加深了这些国家的转型衰退。”
同时,学者们对中国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进行了探索,结论也是各执一词。林双林(2000)研究认为,无论是在1983—1996年的整个时期里,还是将其分为1983—1990年和1990—1996年这两个时段里,国有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都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林毅夫、刘明兴(2003)研究认为,在1978—1999年间,国有企业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的速度有负向的影响关系。董先安(2004)研究认为,在1985—2002年,“国有企业比重对经济收敛性存在显著的负影响”。黄险峰、李平(2006)研究认为,1992-2004年,在中国的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有企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其他部门相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黄险峰、李平(2008)还对Mankiw、Romer和Weil(1992)附加人力资本的模型加以扩展,利用1990—2004年的中国各省区的有关数据,他们得出结论:国有企业部门规模对经济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正面或负面影响。Carsten A. Holz(2002、2011)的实证研究发现:1994到1997年,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的;1997年到2000年,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更少或没有;2000年到2003年,国有企业对经济增长没有负面影响。
由于学者们的分析方法不同、选择指标不同、数据选取时段不同,关于国有企业的效率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考察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的研究,试图将国有企业规模数据与一国或某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数据直接建立相关关系模型,然后利用实证数据进行检验,从而得出国有经济规模与一国或一区域经济增长是正相关、负相关或无关的结论。然而,由于一国或一区域国有经济规模受宏观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中国国有企业近年来处于持续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中,国有企业规模相关数据(如国有企业在某区域内总的营业收入增长数据、国有企业总就业人数、国有企业户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数据、国有企业新增投资数据等),并不一定与地区经济总量增长成同向变化,因此简单地寻找这些数据同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数据的相关关系,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
创新视角:正确认识国有经济
当前对国有经济的研究,仍然未能体现当下中国国有企业蓬勃发展的事实,未能真实反映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当然,不用问,正如现实中的私有企业一样,现实中的国有企业也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的。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解释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不需要国有企业或国有经济。关于中国国有经济的定位问题,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创新研究的视角,以全面反映国有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因果规律。
首先,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出发,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标准可进一步具体化为经济增长标准。国有经济作为一种产权制度,是一种生产关系。因此判断中国国有经济是否促进中国当代生产力的发展,应看中国国有经济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为此我们要站在宏观历史发展高度,看待中国国企发展的实践,从中国崛起中、从中国国企改革实践中去找规律,研究国有经济是否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和如何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国有经济不断做强做大的同时,非公经济也得到了长足进展,使得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迅速超越了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为主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出世界经济增长的奇迹。2004年,美国学者雷默在英国思想库伦敦外交政策中心发表了一篇题为《北京共识》(The Beijing Consensus)的论文,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独特探索和成功经验。这有力说明,以国有经济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性地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合作发展,提高了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程度,代表了一种符合中国国情的、比单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更具活力的制度安排。
其次,要从经济增长原动力出发,研究中国国企在中国产业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当今世界的新经济变革,应该充分吸收当代最新经济研究成果,以深化认识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落后地区和国家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关键在于知识的追赶。从发达国家获取知识溢出,一度成为知识追赶的主要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一穷二白”发展到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知识从何而来?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经济大飞跃,也伴随着两次产业知识的大流入。上世纪50年代,中国依靠从苏联获取的知识溢出,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再由这些国有企业将新获得的产业知识溢出到其他企业,从而使我国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80年代到90年代,产业发展所需知识主要依赖从西方获取知识溢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非公经济非常弱小,此时的国有企业义无反顾,事实上担当起了中国获取知识溢出的重任。通过引进技术、设备、人才,派人出国考察和学习培训以及创建合资合作企业等方式方法,中国获取了不少先进的产业知识。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当时大量人才流动,又将这些知识在中国加速溢出。当时,绝大多数民营或乡镇企业的创业者、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来源于国有或集体企业。正是由于国有企业在中国两次知识大飞跃中,充当了国外先进知识溢出的吸收者和二次溢出者,成为国外先进知识在中国传播的放大器和加速器,使得中国社会快速获取了产业发展所需的知识,夯实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知识创造者、引进者与传播者。
第三,要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角度,特别是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来研究中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中国当前虽然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产业严重低值化、低端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建立在中国产业的大发展、大升级上,必须有一大批具有全球产业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为此,要站在全球产业竞争高度,看待国企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企在中国过去、现在的产业发展中,都是中国民族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排头兵、领头羊,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标杆。中国国有企业在载人航天、绕月探测、高速动车、特高压电网、青藏铁路、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重要IT产品制造等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攻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北京京东方科技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2005年建设起国内第一家液晶面板企业。在严峻的国际竞争下,投产一年后,其主导产品价格从320美元,降低到125美元,现金流缺口巨大,面临倒闭危机。但在北京市及各地政府的共同支持下,经过8年的漫漫经营巨亏之路,于2013年起实现了经营性盈利,成为民族面板显示产业的领头羊,并为中国消费者创造了巨大的“消费者剩余”。未来,中国国企还必须继续高举民族产业大旗,成为中国民族产业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排头兵、探路者、领头羊。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为数众多的经济体凭借庞大的国有经济部门取得其经济成功,而许多不成功的经济体的国有经济部门却非常之小。比如,新加坡、奥地利、法国、挪威和西德等都有为数庞大的国有经济部门,且运作很好。世界知名的新加坡航空、法国雷诺汽车、巴西航空工业公司、韩国浦项钢铁都是以国有企业起家的,至今仍是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头羊。
第四,要站在民族自立与国家经济安全的视角,研究国企的重要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大国,还存在许多敌对势力。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自给自强。中国的国企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民族自立和国家经济安全方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处理各类突发事件、抗击重大自然灾害、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未来,中国国企改革也必须站在民族自立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国企仍将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与自立的重要保障者。
综上,提出中国国有企业至少应有的三大定位: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知识创造、引进与传播者;二是中国民族产业全球竞争排头兵、领头羊;三是中国国家经济安全与自立的重要保障者。正是因为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社会中的以上三大角色,成就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经济奇迹。在未来对国企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应该以这三大定位为基础,制定改革方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有经济体系。中国国企必须担当起产业报国的民族大任、科技强国的伟大理想、安全稳定的社会责任和保值增值的企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