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铁新街口站换乘系统改进研究★

2015-06-05 09:37张津玮
山西建筑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新街口换乘客流

李 锐 张津玮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换乘系统改进研究★

李 锐 张津玮

(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

分析了地铁换乘系统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并结合南京地铁新街口站换乘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在此基础上利用Anylogic软件构建仿真环境并得出改进措施实施后的交通特征参数,据此评价了改进效果。

地铁,换乘系统,改进措施,仿真评价

1 概述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迅速,尤其是以地铁为代表的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发展更为迅猛,我国的地铁建设正以每年300 km的速度增长[1,2]。城市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将使城市地铁系统逐渐由单线运营向网络化运营发展,换乘地铁站将比常规地铁站承担更多的客流压力,并在早晚客流高峰时段承受巨大的客流冲击。如何能够在地铁换乘站有限的资源中合理使用换乘系统,并保障地铁换乘系统的高效运行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3,4]。目前地铁换乘系统建设周期相对较长,且一旦建设好后很难对其进行改扩建,这就要求这些已经建成使用的地铁换乘系统在不进行土建工程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策略与手段来增加换乘系统客流承载能力,满足日益增加的客流量,特别是早晚客流高峰时段较为集中的客流。

2 地铁换乘系统问题分析及改进策略

2.1 换乘系统问题分析

1)换乘资源分配不当。目前的地铁换乘系统中,多数地铁系统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地铁站进出客流与换乘客流的需求,但是由于地铁换乘资源配置不合理,在局部区域将导致换乘形成拥堵,且易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

2)换乘系统指示不清。地铁换乘系统包括多条换乘通道,乘客将通过引导标识来了解换乘路径。目前的地铁换乘系统中,引导标识不够清晰、不够有效,特别是对于首次乘车的乘客,会混淆换乘路径,从而造成部分乘客在地铁系统中的长时间停留,造成局部区域拥堵,形成安全隐患。

3)客流缺乏有效引导与合理组织。地铁换乘系统客流组织不合理,经常会形成对冲客流或者在某些区域内形成客流换乘瓶颈,导致换乘客流运行不畅、冲突严重(特别是对于双向客流共用换乘通道),并造成客流拥堵,形成安全隐患。

2.2 地铁换乘系统改进策略

1)增加换乘系统换乘能力。在不能够对地铁换乘系统进行大规模的土建改造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局部区域换乘能力、合理调配换乘资源,来实现系统换乘资源有效配置。

2)有效分配各向客流换乘资源。采用渠化手段,利用隔离设施将不同方向的运行客流分隔开来,从而保证不同方向运行的客流能够各行其道,避免相互干扰;考虑到换乘客流具有一定的潮汐性,可利用活动护栏对换乘客流进行分隔。

3)完善换乘系统引导。通过合理的交通换乘引导设施或多样化的引导措施(如声、光、电等),保证乘客能够按照引导方向进行换乘,减少乘客在换乘系统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换乘效率,保证乘客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换乘。

3 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站改进分析

3.1 基本情况介绍

南京地铁新街口站位于南京的核心商业区——新街口地区,客流量巨大,同时,南京地铁1号线与2号线交汇于此,在新街口站形成换乘。南京地铁新街口站换乘系统为地下3层结构,其中,地下1层为乘客进站层;地下2层被分隔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作为1,2号线换乘平台使用,另一部分是2号线站台层;地下3层为1号线站台层。

3.2 问题分析

1)效率方面。

新街口地铁站在早晚客流高峰时段,换乘客流量非常集中,经常会在换乘通道中形成客流对冲与拥挤,严重时将在换乘通道局部形成拥堵,从而降低新街口站换乘系统运行效率。

2)安全方面。

在早晚客流高峰时段,换乘通道瓶颈点处特别容易形成拥堵,换乘客流需要经由次向下进入通往1号线的换乘通道,由于下行通道宽度较窄,极易在该换乘通道入口处发生踩踏事故,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3.3 改进方案

在不对新街口地铁站进行大规模工程改造的前提下,充分整合目前换乘系统的换乘资源(换乘通道、换乘路径等),按照新街口站现状换乘路径方向来优化换乘方案。

1)进一步合理分配客流换乘资源。

对于平峰时段,新街口地铁换乘系统换乘效果良好,但是对于客流早高峰时段,2号线换乘1号线客流换乘资源略显不足,需要增加。通过现场观测,图1中右侧换乘通道使用效率不高,多数1号线换乘2号线的乘客都通过图1中左侧换乘通道实现换乘。在此,将图1中右侧换乘通道设置成双向换乘,从而进一步合理分配地铁新街口站换乘系统换乘资源(图2显示了改进后2号线换乘1号线的换乘路线)。

2)进一步完善换乘客流引导措施。

各向客流将在地铁换乘系统内进行合流、分流与交织,过多的客流交汇不仅将会降低换乘系统运行效率,同时还会增加换乘过程中发生事故的概率,造成安全隐患。可考虑利用交通渠化技术,通过在客流交织区域设置活动护栏分隔各向人流,加强对不同客流的组织与引导,从而使各向客流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图3为新街口站1,2号线换乘客流交织区域引导措施实施示意图。

3)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监管力度。

对于早晚客流高峰时段来说,2号线换乘1号线换乘通道等瓶颈通道处通行秩序较为混乱,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保证这些重点区域客流有序运行,从而降低这些区域发生踩踏事故的概率。

3.4 改进效果评价

利用Anylogic软件[5]构建南京地铁新街口换乘站仿真环境,借助仿真手段获得改进措施实施后的换乘系统交通特征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改善前后新街口地铁换乘系统指标对比

通过分析可知,实施上述改进措施后,换乘系统(尤其是2号线换乘1号线换乘子系统)在换乘速度、系统饱和度、系统承载能力等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提升。由此可见,在不对换乘系统进行大规模改扩建的基础上,改进措施能够较好的提升换乘系统运行效率,进而提高换乘系统安全运行效果。

4 结语

随着地铁换乘客流的激增,多数城市换乘系统将经受巨大的考验,如何能够在不对换乘系统进行大规模改扩建的前提下进行改进,从而增加地铁换乘系统运行效率,提升地铁换乘系统安全性,将成为地铁运营公司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换乘资源的有效分配、换乘系统的有效引导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将为地铁换乘系统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葛世平.国内外地铁换乘枢纽站的发展趋势[J].地铁与轻轨,2000(1):6-8.

[2] 张永生,姚恩建,代洪娜,等.成网条件下地铁换乘量预测方法研究[J].铁道学报,2013,35(11):1-6.

[3] 王 伟.香港地铁运营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城市公共交通,2001(3):27-29.

[4] 方从明,杨文学,汪 健.香港地铁车站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J].都市快轨交通,2006(1):23-27.

[5] 蔡龙军.地铁枢纽站微观客流集散模型及仿真[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Optimal improvements study for Xinjiekou transfer system of Nanjing metro★

Li Rui Zhang Jinwei

(CollegeofCiviland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HohaiUniversity,Nanjing210098,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main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the subway transfer system and its improvement strategies, points out the improvement scheme by combining with the fact in the transfer system at Xinjiekou Station of Nanjing Subway, adopts Anylogic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simulatio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evious points, and concludes th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parameter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it evaluates its improvement effect.

subway, transfer system, improvement measure, simulation evaluation

2015-03-06

李 锐(1984- ),男,博士,讲师

1009-6825(2015)14-0136-02

U231

A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BK20140851);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编号:2013B01314)

猜你喜欢
新街口换乘客流
新街口街道总工会 学习培训重落实 促建会抓服务
客流增多
南京新街口商业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与城市精神探究
天津地铁红旗南路站不同时期换乘客流组织方案研究
浅析城市商业圈可持续发展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
重庆轨道交通换乘站大客流组织探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数据分析缺陷及应对
北京地铁最复杂换乘点——军博站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