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2015-06-05 09:37
山西建筑 2015年13期
关键词:架空层居住小区空间设计

张 乐 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十院,重庆 400000)

高密度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张 乐 天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十院,重庆 400000)

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的环境背景下,通过一个经典的实际案例,对高密度、高容积率下居住区的外部空间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总结出了解决高密度居住区带来的封闭感和压迫感的空间组合方法和设计手法,以营造一个舒适的空间环境。

居住小区,外部空间,高密度住区,城市设计

1 外部空间与高密度住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城市用地将会变得越来越弥足珍贵,尤其是在城市中拥有较好的环境和便利交通的地段更是寸土寸金。政府以及开发商为了充分发掘地段的经济价值,一次又一次的将建筑密度以及容积率推向极限。尽管这样可以将土地的价值最大化,但是对于最终的居住者来说却是一个灾难。因此,面对这种高密度,高容积率的建筑组团,为了解决绿化率不足以及缓解建筑所带来的压迫感的问题,就必须将外部空间设计作为小区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议题。

要解决高密度建筑环境下的外部空间问题,往往会在建筑规划设计之初入手,利用建筑布局组合,建筑形态体量组合来为后期的外部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可能性。然而,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着房地产的巨大变革时期,无论是决策者、建设者还是居住者更多的只是关注住宅本身“有”或是“没有”的问题,而将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简单的认为是“绿化”,因此建造了一大批容积率以及建筑密度均较高的居住小区。随着城乡居民水平逐步提升,房地产发展逐步放缓,对于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品质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解决这些高密度居住小区的外部空间问题是当前城市建设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则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通过一个工程实践来分析总结了高密度居住小区外部空间设计方法。

2 案例研究

2.1 项目背景

项目位于广东省电白县唯一黄金地段,与海相邻。总用地面积约35 670.0 m2,可绿化面积约24 587.0 m2,架空层面积:10 196.0 m2,容积率高达6.7。其是由一个满铺基地的三层商业裙楼和六个高层塔楼组合成。小区入口以及整个供居住者的外部活动空间均是位于三层的屋顶平台之上。根据业主的需求,中心园林景观需要有水景,并且希望水景能够与外面的海景相呼应,或者是引景入园,在有限的空间里面尽可能的创造出更多的景观情景(见图1)。

2.2 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

项目最大的一个问题便是在高容积率条件下外部空间显得格外的压抑,同时供居住者活动的外部场地也是极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满足不同使用人群的节点空间是项目第一目的。其次,由于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在塔楼的首层形成了众多的架空层空间,架空层空间保留了剪力墙结构,因此其空间大多比较琐碎,并且过多的剪力墙在架空层形成了迷宫一样的空间。对于外部空间设计来说,如何化零为整并且最大限度的利用架空层空间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整个社区的外部空间都是位于屋顶之上。因此对防水和荷载有着十分苛刻的要求,但是作为居住区,社区活动场地和游泳池等必备功能必不可少,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之间的矛盾,如何将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也是设计中着重解决的问题。

2.3 外部空间设计策略

2.3.1 核心理念

由于建设用地的特殊情况(高容积率,围合感强),因此方案在设计中并不特别强调几何造型,而是着重于如何解决这些固有问题,并且将不利因素转化为设计的有利因素。在设计的过程中借助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通过视线的遮挡引导,以及步移景异的空间感受来提高社区外部空间的价值。

2.3.2 功能分区

换热器经历了从防阻机到大流道式污水换热器的发展过程。污水换热器是污水热泵系统的关键设备,为解决污水换热,需要解决防堵、防垢和高效换热几个问题。

由于建筑规划场地呈规则五边形,并且以南北轴为中心轴呈中心对称,因此在外部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场地及建筑现有情况,形成了“一轴四环”的基本空间格局。“一轴”指的是贯穿场地南北的中心主轴,在这条主轴上分别串有入口形象广场、入口大门景点、社区主广场、中心水景、椰风半岛、次入口景点、次入口大门等社区核心景点。“四环”则分别指的是以水景为中心的环形休闲步道、社区主要环形步道、架空层环形步道、外围商业景观步道。四条尺度各异的环形步道串起了社区内所有的景观节点,形成了风格迥异、适合不同人群、不同时间的景观步道。让居住者在有限的面积内能够享受到不同的景观特色。

“环湖步行道”是社区内的核心景观步行道,以核心水景为主要观景点,依次有节奏穿越了假山区、花镜区、有氧健身区、儿童游戏区、西园、椰风半岛、东园等景观节点。在视线的收放之间感到非比寻常的景观特色。

“社区主要环道”则是社区内的主要步行道及消防车道。通过对每一个塔楼的入户节点进行精心设计和打造,一路上将形成步移景异的视觉特色。与“环湖步行道”注重静谧和自然相比,其更注重的是高品质生活氛围的营造。

“架空景观步道”则是尽可能的将所有塔楼的架空层打通,形成了一条特殊的景观步道。并根据视线特点,在不同的地方形成不同景观节点,在创造特色景观的同时也弥补了中央景观区由于用地范围的限制所带来的功能缺失。

“外围商业步道”由于直接面对城市干道,因此讲究的是整齐和大气,以便形成完整连续并且充满韵律的道路立面,以此来加强建筑整体效果。同时连续的步行环境也为商铺创造了良好的不间断的购物环境,提升了商铺的潜在价值。

2.3.3 外部空间特色

场地上共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线关系。一种是内向空间视线,另一种则是外向视线。由于内部空间处在众多塔楼的围合之中,因此其大部分的景观视线都停留在内部的景观焦点之上。因此处于社区景观内部中的建筑物或景观节点,一般都应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看,二是被看。因此在外部空间节点的设计中,任何一个构筑物都是作为观赏对象而存在,其必须具有美好的景观效果,从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创造出良好的景观条件。此外,社区的南部为滨海景观,因此社区内部的外向视线的创造则是弥足珍贵。通过图纸可以发现,除了南面的出入口的开口以外,基本上就没有面向海景的重要开口。但是架空层的设置则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因此在架空层的设计之中,将南面能够看海的部分强调视线的开敞,同时通过景观小品的构造形成框景,将视线聚焦于海景之上。

2.4 节点与细部

2.4.1 主次入口景观节点

不同空间采用不同处理手法是解决小空间乏味性的一个重要手法,在社区两个主入口地区强调的是恢弘大气,在社区内部强调的精致宜人。由于本小区定位较高,因此在空间处理上着重入口区域的精心处理(包括小区主入口及各塔楼的入口),以此来强调业主的身份和地位,加强其对于家的归属感(见图2)。

首先在入口广场,通过列植高大大王耶创造了一个不同街道景观,从而突出社区的不同地位。其次入口花池前干挂的镂空金属幕墙,以其强烈的现代感和时尚感突出了社区的高端定位。然后在中轴线上的喷泉、雕塑以及列柱灯阵反复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了社区在城市中的非凡地位。轴线两旁的木制镂空门廊则暗示社区的私密性和归属性,同时却又表现的典雅大气。进入大门以后,整个尺度回归到以居家为本。小型的圆形广场是居住区的公共客厅,透过南面的灯柱水池可以远眺海景,北面的景墙则让人对后面的景色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在铺装设计上主要以芝麻白、芝麻灰花岗岩来取得与建筑的色彩协调,同时也采用了英国棕、锈石黄、安溪红等色彩花岗岩来进行局部装饰,以提升社区的品味。

相对于主入口,次入口则显得比较含蓄和内敛,并不因为格外张扬和华丽而显得喧宾夺主。这个与我国主次有别的居住理念是相符合的。但是次入口在设计上并不因为此而失去品质感和优越感。次入口在设计上选用与主入口相呼应的材质,并通过尺度较小的小品来创造精品的生活环境。

2.4.2 其他空间节点

入户空间及序列的营造是展示居住者身份与地位的重要手段。在设计中,在塔楼入口利用特色铺装营造出红地毯式的特色景观。并且借中国传统的营造之法,在入口对面设计了对景景墙,既符合风水的需求,还提升了入户空间的品质。

位于平台之上的两个8×8的消防通道是景观中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其正好处于场地的西南和东北两个角落,恰如其分的控制着整个场地,并影响着景观的格局。如何对待这两个建筑是景观设计中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消极的将其隐藏,淡化处理,还是积极的打造成不可多得的景观要素。为了有效的利用场地,在设计中,通过创造简单的景观元素,使其成为景观中的重要节点,将功能与美观合二为一。

3 结语

高密度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是当下设计师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有句俗语叫做“越严厉,越美丽”。设计也是如此,越是刻薄严厉的用地条件,越是能够激发设计师的智慧,从而创造出非比寻常的空间体验。文中采用的设计手法并不能涵盖所有方面,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通过对于实例的研究增进从业者对于外部空间设计的重视,以及对于如何解决高容积率、高密度条件下的居住小区外空间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1] 杨 霞.浅谈居住区底部的架空层设计[J].建筑工程,2005(4):112.

[2] 李 婷.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J].现代园林,2011(7):75-76.

[3] 杜 晨.居住区架空层景观的细节设计[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2):83-85.

The study on the external space design in high density residential area

Zhang Letian

(No.10InstituteofChinaSouthwestArchitecturalDesignandResearchInstitute,Chongqing400000,China)

Under the accelerating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increasingly intense urban landing, the paper has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external space design of some residential area with high density and high floor area ratio according to a classic case, and sums up the space composite method and design approach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high-density residential areas with the sense of closeness and oppressing, so as to build up a comfortable spatial environment.

residential area, external space, high density residential area, urban design

2015-02-26

张乐天(1986- ),男,建筑师

1009-6825(2015)13-0016-02

TU241

A

猜你喜欢
架空层居住小区空间设计
基于“多维韧性”的老旧小区改造策略研究——以亳州市花戏楼居住小区为例
北方地区架空层空间设计研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高层居住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浅析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新冠疫情后的人居景观升级方法探讨
——从居住区架空层景观入手
居住区架空层景观设计研究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