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金霞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新泰271200)
2014年我院第4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状况分析*
白金霞
(泰山医学院附属新泰医院,山东新泰271200)
目的评价2014年我院第4季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方法从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提取信息,并随机抽取住院病历,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4.25%,整体看似符合规定(≤60%),但分布不均匀,如外科系统大多为预防性用药,平均使用率为43.88%,高于30%的规定指标,内科系统平均使用率为39.96%,符合规定,儿科平均使用率为78.92%。结论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率偏高,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不够明确,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监管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调查分析;整改建议
如何控制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药物经济[1~2]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工具。抗菌药物是临床治疗各种感染必不可少的药物,也是近年来更新换代快、上市品种多、应用量大的药物。随着一些高效、高价、广谱、低毒的新型抗菌药物不断涌现,抗菌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宽的选择余地同时,由于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耐药菌株数上升,以及某些超级耐药菌的出现等,也给药品的管理、使用造成一定的困难和混乱。为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的适宜性,监测用药的合理性,提高用药的安全性,现对我院2014年9月-12月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1.1 抗菌药物消耗及使用排序从计算机管理库提取信息,抗菌药物的消耗及使用排序,结果见表1。
1.2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从计算机管理数据库提取信息,并随机抽取住院病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见表2。
2.1 药品消耗结构不合理表1显示,排序前20名药品中,属于限制使用类占40.0%。
2.2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表2显示,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54.25%,整体看似符合规定(≤60%),但分布不均匀,如外科系统大多为预防性用药,平均使用率为43.88%,高于30%的规定指标[3],内科系统平均使用率39.96%,儿科为78.92%高于规定标准。
2.3 从表1抗菌药物消耗及使用排序来看,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注射剂为主,其中使用量最高的为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并且较为集中。
表1 抗菌药物消耗及使用排序(2014.9.1-2014.12.31)
表2 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统计表
3.1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稍偏高,儿科冬季感冒发烧,肺部感染多,导致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外科各类手术预防用药的指征不够明确,用药目的和针对性不强,所以临床各科室应认真学习卫生部公布的抗菌药物管理文件和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根据各科住院病人病情,调整优化抗菌药物品种结构,逐步减少限制使用类和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使用量。
3.2 手术科室应以控制清洁手术预防用药为重点,全面整顿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一是严格掌握预防用药指征。抗菌药物对术后感染有预防作用,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用抗菌药物。如无危险因素的甲状腺腺瘤、乳腺纤维腺瘤、腹外疝、闭合性骨折手术。二是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品种。按卫生部〔2009〕38号要求,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杀菌剂而非抑菌剂)、安全性好及价格相对便宜的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1、2代为首选,如青霉素钠、哌拉西林钠、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一般不用于预防用药,氨基糖苷类因其耳、肾毒性,也不是理想的预防用药。对青霉素和头孢菌素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三是掌握好给药时机。按要求应在术前0.5~2h内给药,以保证抗菌药物有效浓度覆盖整个手术过程。四是限制用药时间。清洁手术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大多数手术术前2h内给药1次即可[4]。长期、大剂量应用抗菌药物,并不能进一步降低术后伤口感染率,反而可能引起菌群失调,二重感染和脏器功能损害,使细菌耐药性增加,出现药物不良反应。通过以上措施,切实达到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30%的控制目标,全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率≤60%。
3.3 作为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其应用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抗菌药物使用率越高,越易产生耐药性,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性也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为了避免抗生素类药物产生耐药性,需要建立、健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机制,积极发挥药事委员会工作职能,对3个月内连续使用量位于前10位的抗生素品种进行讨论并更替。
综上所述,为加强抗菌药物使用规范和安全,应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切实加强抗菌药物的应用管理。加强人员的培训,强化全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观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做好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定期数据收集、汇总和分析,开展点评并及时各科室反馈和情况通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进一步加强沟通与配合,发挥各自专业优势,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安全使用。
[1]胡善联,杨莉,陈慧云.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
[2]支江波,刘燕平,袁琦.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J].医药论坛杂志,2006,27(5):41-42.
[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32号,2012-03-05.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2009-03-23.
R917
B
1004-7115(2015)07-082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7.042
2015-02-08)
白金霞(1966-),女,山东新泰人,副主任药师,本科,主要从事药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