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艳
(九江职业大学文化旅游学院 江西·九江)
旅游人才的短缺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虽然旅游业从业人员入职门槛低,但人才流动频繁,专业人才匮乏,导致旅游决策、产品设计、市场拓展、旅游服务、行业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就业,在国家《关于<劳动法>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 号)中指出: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或劳动收入的社会活动,包括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两个方面。期望在心理学中指心理需要的特殊表现形式,是对未来目标的期盼和等待。
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自己将要从事工作的工资、福利、职业声望、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工作特征设定的最低期望目标,反映的是就业对自己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由此可见,就业期望本质上是一种内在的主观心理现象,不存在好坏之分,但有高低之别。
(一)职业忠诚度偏低。每年我国都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由于近年来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行业专业人才匮乏,毕业生对旅游业的发展前景相对比较乐观。不论是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先择业再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都做好了一定的就业心理准备。
虽然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高职生已经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但这种就业大多是短期的,很多毕业生不讲诚信,一山望着一山高,就业投机心理较严重。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试水情结”严重,并多抱有观望态度,调查中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基层就业岗位的态度多是选择一年以内,以后伺机向其他方向发展。“转行”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增加了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也浪费了此前国家投入的旅游教育资源。
(二)精英主义就业观。一名大学生的培养凝聚着巨大成本,不仅需要家庭大量的物质投入,也需要学生自身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个家庭或是毕业生来说,求职期望偏高,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又不能降低要求以较低的姿态进入社会,挑就业地区、挑就业单位、挑工作岗位,期待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畅通的晋升渠道。而旅游行业的通则需要从基层岗位如餐厅服务员、导游员做起,接受锻炼,累积经验,很多学生对此缺乏平和的心态和正确的认识,不能准确定位,只注重工资待遇,不考虑自身的长远发展,要么“有业不就”,要么频繁跳槽,导致一部分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业率下降。
(三)攀比心理严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意识不断增强。在校期间很多学生就已经在为就业做准备,比如考证、社会锻炼、兼职等,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下基础,很多同学求职深造两手准备,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就业的局限。伴随近几年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也开始增强,这种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也是当代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新趋势的体现。
攀比心理严重是造成一些毕业生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比例中有1/3 的学生“受其他学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味地和周围同学攀比工资待遇而不长远考虑,不能客观总结自身优劣势,使很多学生错失了大量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由于毕业生刚步入社会,缺乏对现有岗位的认同,缺乏可能遭遇挫折的思想准备,成为许多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制约了其事业的发展。
(四)功利主义趋向。我国各省市的旅游市场化程度发展不一,旅游产业发展区域差异大,导致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分布明显。毕业生青睐于北上广沿海开放城市等旅游业发达城市,但是盲目扎堆的现象已有所缓解,一些中小型城市呈现递增的发展势头。而一些内陆中西部城市,由于缺乏多方面的吸引力,如薪金、发展前景、晋升机会等,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依然不强。由于近几年国家对服务西部的大学生给予优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弱化地区间的差异,但总体来看,就业区域不平衡的形势依然严峻。
从就业单位流向来看,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期望去旅游行政部门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舒适、稳定性强、薪资福利高,是很多人向往的理想工作,但与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定位不符。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技术、技能职业型高级专门人才,相较于本科生,用人单位看重的正是优于本科生的实践能力。而本来能够吸纳大量劳动力的旅行社、旅游饭店等非国有制企业,由于行业特性、季节因素、薪酬制度等因素影响,并未得到高职生的垂青。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存在一定偏差,开拓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1]王天英.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王佳.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