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

2015-06-05 03:18宋慧洁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年10期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

宋慧洁

[提要] 河南省目前虽然经济总量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处于中下游的地位,因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占有量较低,始终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发展变化,提出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所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经济竞争力;人均GDP;产业结构调整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日

根据201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得出,河南省是当前除了广东省和山东省外人口最多的省份(指的是常住人口),但是长期以来,河南省的经济水平在全国一直占中下等水平。我国的经济水平分布具有地域性,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居于高位,相对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较低。河南省位于中国中东部地区,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发祥地和发源地。河南是人口大省、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粮食生产大省,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因为河南省人口众多,现代发达的耕种技术使得河南省内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得河南省内的社会矛盾更为突显。因此,本文通过1978~2013年36年内河南省人均生产总值的变化得出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再通过与沿海发达省份和国家平均水平比较,可以得出河南省经济竞争力在全国变化情况。

一、河南省经济的变化

基于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两大背景,城市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其中对资源争夺的竞争将使得城市面临更大的风险。如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使其充分调动资源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

通过图1,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河南省的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基本上处于稳步提高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广东省和江苏省GDP所占份额分别为10.98%和10.4%,可以看出河南省绝不是我国的经济强省。河南省的生产总值在近十几年里虽然稳居全国第五,但是因为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平均下来人均所得就大大降低了,故不能单纯的以经济总量来反映河南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图1,数据来自与《中国统计年鉴2014》和《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

从图2可知,河南省的人均GDP自1978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9.97%到现在的81.3%,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情况来看,其经济竞争力确实得到了提高。但是,从图2中我们还可以得到河南省的人均GDP始终是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说明河南省的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是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通过分析河南省近年来产业结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可以得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为主,比重超过了50%,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低。因此,可以得出河南省内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结论。(图2)

首先,我们把近十年河南省与东部经济发达的强省(广东、江苏)进行对比,得到图3,以便具体说明河南省的经济情况。(图3)可以看出,河南省的人均GDP相对于沿海发达省如广东、江苏等来说较低,并且河南省的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相对于这两省来说相对缓慢且差距越拉越大。而且广东、江苏二省的经济规模皆大于河南省,而且拥有经济发达的中心型大城市,这是河南省的中心城市郑州所不能比拟的。从数据上看,河南省的农村经济虽然比两省的高,但是广东、江苏的农村经济也在迅速的发展中,再加上两省拥有更多的乡镇企业。因此总的来说,河南与沿海发达省相比经济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风,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开放度小,故河南的经济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

其次,我们把河南省与中部的湖北、安徽两省进行比较,更进一步的说明河南省的经济竞争力的状况。(图4,文献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可以看到,河南省与同处于中部的安徽、湖北两省相比,人均GDP总体来说处于两省之间,比湖北省的低,但又比安徽的高。而且从图4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河南和湖北的人均GDP的发展轨迹几乎相同,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是增长速度确是河南低于湖北。2004年湖北的人均GDP相当于全国的80.24%,而到了2013年则达到了全国水平的1.017倍。因此,湖北的经济竞争力在河南和安徽之上。湖北虽然和河南位于中部地区,但是因为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再加上有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等区位优势,因此具有比河南省较高的城市经济竞争力就可想而知了。

综合以上资料,河南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在全国占有一定的优势,位居第五,但是其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地位,特别是在于中部其他省相比之下,也没有一定的优势。

二、河南省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

河南省地处中原,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对外开放较低,只是经济的发展一直没能跟上东部沿海地区,资源等的利用也没因为科技的发展得到多大的提高。使得河南省原有的优势也逐渐丢失,人才大量的流失。再加上体制的不完善、历史遗留下形象以及科教文卫等方面的落后原因影响了河南省的发展。但影响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河南省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在经济结构上存在着差异性。(表1)从表1中可知,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在河南省的整体经济中所占比明显低于广东和江苏两省,而河南省的第一产业又明显高于广东和江苏。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主要是看当地的产业结构状况,故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这点在某地区的经济竞争力上也是同样适用的。如果按照产业的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生产要素密集度、加工程度和附加值大小的不同,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就是初级结构,即技术落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工度比较低和附加值比较小的产业,虽然不再是以第一次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但是仍没有摆脱河南省的产业发展是发展水平最低等级的产业结构。而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则是中级结构,是发展水平较高的,是以第二产业为主但是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不错;广东省的产业结构是高级结构,高加工度、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以高新技术为主的产业,是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是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的大趋势。因此,笔者认为河南省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性是导致河南省经济竞争力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endprint

(二)行政体制不完善。河南省长期以来都是作为能源原材料基地的角色,使得其经济结构主要以国有及集体经济占主要的地位。其经济中国有经济所占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经济缺乏活力,发展速度缓慢,使得河南省的整体经济资源利用率较低。再加上自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进行了将近35年左右的体制改革,再加上国家给予当地的各种政策性优惠措施,使得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而河南则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使得城市管理者对企业的干预也较大,乱收费、乱攀关系、官员腐败、管理能力欠缺以及不办实事等行为使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劳动成本上在全国其实都是占有优势的,随着现在农耕技术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但是因为各种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遇到了障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无法实现。比如说,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改革。

(三)教育水平落后,人力资源短缺严重。有研究表明,人才、科技等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贡献度正在逐步加深,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大城市中,人才集中现象比较明显。相对的河南省人才的大量流失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的来说,河南省的一本大学在全国各省会中数量是最少的。截止到2013年,河南省常住人口总数达到9,413万人。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4》,河南省2013年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为601.38万人,占总人口的6.4%。而根据2013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的数据得出全国大专学历的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11.32%。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的受教育水平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同城市相比,农村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城镇居民。对某个区域而言,人力资本的流出意味着技术和知识的溢出,即代表着该地区的实际收益比其他地区低。无论从个人来说,还是从社会层次来看,教育与收入是呈高度相关关系的,而且还是高度的正相关。河南省GDP虽然不低,但是因为财政支出总是大于财政收入,财政上呈现赤字,用于教育的拨款很少;再加上河南省的人均GDP较低,学生上学的花费给很多家庭增加了很大的负担;并且传统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女子入学率较低,尽管现在有了较大改善。因此,河南省的受教育水平受到很大的限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导致未来预期收入的降低,劣势经过积累可能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降低。

三、结论

笔者认为,河南省经济竞争力之所以这么低的原因不仅是以上三个原因,而是由诸多因素多方面综合作用造成的结果。但是,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河南省没有定好自己的定位,致使资源、资金外流,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政府职能以及发挥自己的优势。

想要提升河南省的经济竞争力就应该立足于河南省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我国已经在大力发展现代化经济,河南省的农业仍然很重要,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第一产业已经不可能成为现代化经济的主导产业。再加上河南省的产业主要以技术落后、劳动密集型、加工度较低和附加值较小的产业为主,因此发展河南省的工业除了对环境的破坏更为严重的话,并没有真正的改变河南省的经济现状和生活质量。但是河南省的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又有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笔者认为河南省的经济优势就是在于加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以及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劳动密集业,优化产业结构,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现在的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相比于沿海发达省份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要想发展河南省的经济还得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的机会,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加强该省的受教育程度和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不断地提高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资源和市场的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达到社会经济利益最大化。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杨延哲,封小平,赵红杰.河南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现状及未来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4.

[4]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0[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5.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调整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A市汽车城产业发展困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