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生服务需求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

2015-06-05 09:51:00张娟张新平侯慧卿
现代医院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日数技术人员卫生

张娟,张新平,侯慧卿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2.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市 050051)

◁人力资源管理▷

基于卫生服务需求的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

张娟1,张新平2*,侯慧卿2

(1.河北联合大学,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2.河北省人民医院,石家庄市 050051)

目的 对一家某省级公立三甲医院卫生人力资源未来需求情况进行预测,为该医院科学的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提供量化参考。方法 分别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灰色预测模型对医院2014—2016年门(急)诊人次、实际占用总床日数进行预测,按照医生日均负荷工作量测算出医疗岗位人员应配置人数,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则按照与医疗岗位人员的比例关系进行配置。结果 建立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分别为588258、622587、656917;建立灰色预测模型GM(1,1)预测出未来3年医院年门(急)诊人次分别为865445、973280、1094550。2014—2016年所需医疗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820人、807人、825人,护理岗位人员数量分别为1025人、1049人、1114人;药学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15人、121人、148人;医技岗位人员数分别为164人、145人、132人。结论 该医院可参考该预测结果配置卫生人力资源,优化卫生技术人员的结构和数量。

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

被访医院为省级公立三甲医院,2014年该医院新建病房楼启用,增加床位510张。如何科学的配置卫生技术人员,提高医院运行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从医院卫生服务需求量出发,建立适合该医院规模与发展的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模型,为该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配置提供量化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医院病案统计室及人事处统计的2009—2013年的医院规模、卫生服务需求量指标以及各卫生技术人员数量等信息。

1.2 研究方法

1.2.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2009—2013年实际占用床日数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2014—2016年医院实际占用床日数。

1.2.2 灰色预测模型。利用2009—2013年门(急)诊人次建立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14—2016年医院门(急)诊人次。

2 结果与分析

2.1 医院2014—2016年实际占用床日数预测

实际占用的床日数是住院服务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一个累积概念,指报告期内医院各科每晚24时病人实际占用病床数的总和,即每晚24:00时留院病人数的总和,包括临时加床的病人。指标受到医院开放床位数与年病床使用率的影响[1]。

以医院2009—2013年每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因变量Y,以用病床使用率调整的床位数为自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的假设检验,F值为417.292,P<0.05,在α=0.05的检验水准下,方程有统计学意义。

模型为:Y=381.440X-29674.68

用模型对2009—2013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进行预测(见表1),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预测效果较好。

表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实际占用总床日数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

医院2014年1月份启用新病房楼,增加床位510张,实际开放床位数达到1800张,并规划未来3年床位使用率分别达到90%、95%、100%。根据得到的医院回归模型预测医院未来3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分别为588 258、622 587、656 917(见表2)。

2.2 医院2014—2016年门(急)诊人次数预测

医院年门(急)诊人次是患者门诊、急诊服务利用的重要指标。根据原卫生部2008年12月1日起实施的《综合医院建设标准》的规定,综合医院的日门(急)诊量与编制床位的比值宜为3∶1,也可按本地区相同规模医院前3年日门急诊量统计的平均数确定[2]。但在实际中,医院由于新病房楼的建设导致的病床数量骤增,门(急)诊人次数并不能保持同步的增长,而是呈现一种滞后的变化趋势。因此,不能用调整床位数预测年门(急)人次。一般情况下,门(急)诊人次数的变化较为平缓,因此可利用灰色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将2009—2013年的年门(急)人次引入GM(1,1)灰色预测模型中,利用灰色系统软件得出结果,其模型为:

时间响应式为:

GM(1,1)预测的年门(急)诊人次数相对误差控制在6%以内,平均相对误差为3.43%,预测效果较好,用该模型预测未来3年门(急)诊人次数分别为865 445、973 280、1 094 550(见表3)。

2.3 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预测

在我国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的配置客观上应与医院提供的卫生服务量相适应。在医院人力资源中,医疗岗位人员是医院整个经营活动的中心,因此在配置人力资源时应优先考虑,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可根据与医疗岗位人员的比例关系进行确定[3]。

2.3.1 医疗岗位人员数量预测。临床医生的需求量可根据医师工作负担和卫生服务利用量计算得到,计公式为:

临床医生需求量=卫生服务利用量÷医生年负荷工作量=门(急)诊人次÷医生人均负担诊疗人次÷251+实际占用床日÷医生人均负担住院床日数÷365

其中,卫生服务利用量包括实际占用床日数和门(急)诊人次数,医生年负荷工作量包括门(急)诊工作量和住院工作量。为便于计算整理,通常这两个指标间可有如下换算关系:

1单位实际占用总床日数=8单位门(急)诊人次数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三级综合性医院医生日均负担诊疗人次为8.3人次,日均负担住院床日数为2.8[4];《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2年底全国省属综合医院医生日均负担诊疗人次为8.5人次,日均负担住院床日数为2.7;河北省省属综合医院医师负担诊疗人次为5.0人次,日均负担住院床日数为2.5[1]。结合该医院2009—2013年医师负担工作量情况(见表4),制定未来3年医师负荷工作量计划(见表5)。由此计算出未来3年所需临床医生数量为737、727、742。

表2 医院2014—2016年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一元回归模型预测结果

表3 灰色预测模型GM(1,1)年门(急)诊人次数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

表4 2009—2013年医院医生人均负担工作量情况

但在我国公立医院,医师职称人员并非全部在临床工作,1988年,世界银行与原卫生部协作项目中通过专家咨询法,认为医院中有10%的医生从事非临床工作,因此医疗岗位人员总数的计算应有下式:

医疗岗位人员总数=临床医生数÷0.9

即该医院未来3年所需医疗岗位人员总数分别为820、807、825人。

2.3.2 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数量预测。目前我国现行的综合医院各岗位人力资源配置标准均是按照床位数确定的,但由于标准的陈旧,不能适应医院现在的用人需求。因此,本研究在根据医院提供的服务量测算出医疗岗位人员所需数量后,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以医疗岗位为核心根据一定的比例确定相应的人员数。

(1)医院2009—2013年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与医疗岗位人员比例。确定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与医疗岗位人员比例时,应充分考虑医院现在配置比例及变化趋势(见表6)。该医院各卫生技术岗位之间的比例较为稳定,医护比在1∶1.16~1∶1.20,医药比在1∶0.10~1∶0.12,医技比在1∶0.22~1∶0.23。

表6 医院2009—2013年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与医疗岗位人员比例

(2)2013年《卫生统计年鉴》河北省综合医院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人员与医疗岗位人员比例[2]。选取全国三级医院以及京津冀综合医院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与医疗岗位的比例作为参考(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医院等级较高、地区综合医院整体实力较强的护医、药医比例较高,其中医护比变化范围在1∶1.15~1∶1.5,医药比在1∶0.13~1∶0.18;技医比例比较稳定,在1∶0.15~1∶0.16。

表7 2012年全国三级医院及京津冀综合医院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与医疗岗位比例

(3)医院未来3年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与医疗岗位比例计划。根据上述分析,制定医院未来3年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与医疗岗位人员比例计划(见表8)。其中,医护比、医药比为优化比例,逐年上调;医技岗位人员保持适合水平。按照未来3年的计划比例和预测医疗岗位人员配置医院其他各岗位人员(见表9),即未来3年护理岗位人员分别为1025人、1049人、1114人,药学岗位人员分别为115人、121人、149人,医技岗位人员分别为164人、145人、132人。

表8 医院2014—2016年其他卫生技术岗位与医疗岗位比例计划

表9 医院2014—2016年各卫生技术岗位人员预测配置数量

3 讨论

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理论认为,组织对卫生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其需求量是由卫生服务需求决定的。本研究从医院提供的卫生服务需求量入手,预测未来3年医院卫生技术人员需求量,既考虑到医院实际情况,又有卫生技术人员配置的优化与提升,且可操作性较强,可以作为实践经验供其他医疗机构参考。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

[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医院建设标准[S].北京:2008.

[3] 程晓明.卫生经济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5-30].http://www.moh.gov.cn/guihuaxxs/s10742/201405/886f82dafa344c3097 f1d 16581a1bea2.shtml.

(编辑 张瀚予)

R197

B

1672-4232(2015)02-0037-03

10.3969/j.issn.1672-4232.2015.02.013

张新平(1969-),女,博士,译审;研究方向: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高等医学教育。

2014-12-08

猜你喜欢
日数技术人员卫生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绿色科技(2022年16期)2022-09-15 03:04:46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天津科技(2020年2期)2020-03-03 05:09:48
卫生与健康
卫生歌
海南省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特征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ESSENTIAL NORMS OF PRODUCTS OF WEIGHTED COMPOSITION OPERATORS AND DIFFERENTIATION OPERATORS BETWEEN BANACH SPACES OF ANALYTIC FUN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