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2015-06-05 20:54陈玉中
试题与研究·中考语文 2015年2期
关键词:专版绿皮梧桐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柴门闻犬吠,。(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孤帆远影碧空尽,。(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其一)》)

(4),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5)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7),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8)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引用宋代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诗句“,”,祝愿澳门这朵祖国的美丽莲花绽放出更加绚丽、更加迷人的色彩!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原来思乡,就是回归母亲怀里的温馨,思念母亲的体温。

(2)乡村的节奏,是沉淀许久的厚重与瓷实,是历经沧桑后的大度与从容。

(3)夏天,黄昏的时候,河边已人声dǐnɡ沸,人们在河里洗澡,在树下聊天。

(4)在无垠的宇宙间,漆黑的星轨让漆黑的苍qiónɡ吞噬。

3.请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句子。(3分)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对下面三幅楷书作品的作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1)(2)(3)

A.(1)王羲之(2)柳公权(3)颜真卿

B.(1)柳公权(2)颜真卿(3)欧阳询

C.(1)赵孟頫(2)柳公权(3)王羲之

D.(1)颜真卿(2)柳公权(3)欧阳询

5.学校《春笋报》编辑部准备在近期推出“我悦我读”专版,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几件事。

(1)编辑部学员小明同学为专版草拟了一则《征稿启事》。请你帮助找出其中的两处毛病并修改。(2分)

征稿启事

为了配合学校“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推动课外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使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得到长足进步,本报编辑部决定在近期推出“我悦我读”专版,欢迎各位同学踊跃投稿。

稿件要求:①紧密围绕“悦读”的主题,文体不限;②字数控制在600~800字;③一律原创,不得抄袭。

《春笋报》编辑部

第一处:

第二处:

(2)编辑部决定在专版的第一期主要推荐《水浒传》《西游记》《海底两万里》三部文学名著。请你从中选择一部,撰写推荐语,字数在50个字以内。(3分)

我选择:《》

推荐语:

(3)编辑部决定在专版中开辟四个子栏目。请你帮助设计其中两个栏目的名称,并简要介绍。(4分)

栏目一:

栏目二: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题。

【注】①趁手青:插秧下田,随手就青。②漠漠:漫无边际。③冥冥:昏暗的样子。

6.这是一首田园即景诗。诗人描写了江南水乡春天插秧后的优美田野景色,透露出清新迷人的田园气息。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东风染尽三千顷”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7~9题。(11分)

梧桐

[清]李渔

梧桐一树,是草木中一部编年史也,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花木种自何年?为寿几何岁?询之主人,主人不知,询之花木,花木不答。谓之“忘年交”则可,予以“知时达务”,则不可也。梧桐不然,有节可纪,生一年,纪一年。树有树之年,人即纪人之年,树小而人与之小,树大而人随之大,观树即所以现身。《易》曰:“观我生进退。”欲观我生,此其资也。

予垂髫种此,即于树上刻诗以纪年,每岁一节,即刻一诗,惜为兵燹①所坏,不克有终②。犹记十五岁刻桐诗云:“小时种梧桐,桐叶小于艾。簪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大复何怪。还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③。”此予婴年著作,因说梧桐,偶尔记及,不则④竟忘之矣。即此一事,便受梧桐之益。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

(选自《清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注】①兵燹(xiǎn):兵火之灾。②不克有终:不能有始有终。③而为悠忽戒:作为虚耗光阴的警戒。悠忽,游荡度日。④不(fǒu)则:否则。不,同“否”。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新字日相催

(2)人大复何怪

(3)此予婴年著作

(4)予垂髫种此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举世习焉不察,予特表而出之。

(2)然则编年之说,岂欺人语乎!

9.作者通过梧桐不同于其他花木的生长特点,意图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12分)

生命里,总会有一朵祥云为你缭绕

莫言

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

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

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咬人的,你不能说它是坏狗。狗总是要咬人的,这是狗的天性和使命。也就是说,在盯着别人的同时,还要看到自我的缺陷和不足。

当然了,极致的喜欢,更像是一个自己与另一个自己在光阴里的隔世重逢。愿为对方毫无道理地盛开,会为对方无可救药地投入,这都是极致的喜欢。这时候,若只说是脾气、情趣和品性相投或相通,那不过是浅喜;最深的喜欢,就是爱,就是生命内里的粘附和吸引,就是灵魂深处的执着相守与深情对望。

一个人,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要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活着。这才是最好的态度。不要在不喜欢你的人那里丢掉了快乐,然后又在喜欢自己的人这里忘记了快乐。

勉强不来的事情,不去追逐。你为此而累的时候,或许对方也最累。你停下来了,你放下了,终会发现,天不会塌,世界始终为所有人祥云缭绕。

谁都在世俗的泥淖里扑腾着。有的人天生是来爱你的,有的人注定要来给你上课。你苦心经营的,是对方不以为意的;你刻骨憎恨的,却是对方习以为常的。喜欢与不喜欢之间,不是死磕,便是死拧。然而,这就是生活,有贴心的温暖,也有刺骨的寒冷,不过是想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完整。

在辽阔的生命里,总会有一朵或几朵祥云为你缭绕。与其在你不喜欢或不喜欢你的人那里苦苦挣扎,不如在这几朵祥云下面快乐散步。天底下赏心快事不要那么多,只一朵,就足够足够。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4年第16期)

10.对本文中心思想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不是为你不喜欢的人,或喜欢你的人活着的。

B.一个人不要总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

C.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是要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活着。

D.一个人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坚守真实的自己。

11.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第四段中加点词语“无可救药”的意思是什么?(2分)

(2)第一段画线句中“好不好”与“喜欢不喜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分)

12.常言道,“好题一半文”。请将本文的标题与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标题进行比较,简要分析两者的异同。(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6分)

绿皮车

叶延滨

绿皮车快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那是一个慢车和小站的时代,留下许多难忘的小事。

绿皮车的第一个记忆,是在1967年的元月,我和三个高中同学,背着行李卷儿,沿着山西榆次到阳泉的铁道,向东行进。我们从四川西昌出发,步行去北京。走了三个月,风雨霜雪,熬到了这里。沿着铁路走,会有一列又一列火车,喷着煤烟,吐着水汽,从身边“咣当咣当”开过去。好像从火车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把天熏黑了,天色暗下来,我们走过了小车站。一列货车尾部的守车上,下来一个满身煤灰的人:“上哪去?前面全是隧洞!找死啊!”他把我们叫上守车。在那个零下十几度的冬夜里,我们坐了一回货车的守车。黑乎乎的守车,只有煤炉里的火光,照着我们的影子。多年以后,我写了一首诗《一辆运煤列车的守车》,记录了这次经历:“疯了!上来!\前面只有隧道没有村庄!\他把我们四个捉上守车\明早的巡道工才不会\发现四个少年倒在路旁……他让给我们一只火炉\递给我们一饭盒汤\不给我们一丝笑容……他讨厌我们却伸出了手\朔风吹不灭的是善良\守车的小灯一闪一晃……别满世界地乱闯!我们吓得没顾上道谢\也没看清捡回四条命的恩人模样。”

绿皮车时代的第二个记忆,是在成昆铁路成都南站到甘洛站之间。20世纪70年代初,成都南到甘洛区间通车。最初开行的是慢车,而且几乎没有时刻表,也几乎不需买票。这趟列车开动起来,行如散步,喘着粗气,喷吐煤烟,爬着大坡。没人买票,因为站台没有栅栏。没人查票,谁想要挤过一节车厢,那比登月还难。车厢所有空隙里都挤满了人。过道、厕所、行李架、餐桌上、座位下,水泄不通!上车下车的人都只能从车窗过。挤得实在喘不过气,就趁着火车爬坡的时候,从窗户跳下去,在道基旁跟着火车走一段,然后再爬进车窗。

绿皮车时代的另一个记忆,是在宝成铁路支线——阳平关至安康的“阳安线”。在支线铁路试运行时,我与两位部队的新闻干事到安康采访,乘坐了试运行的支线火车。火车以超慢速度前行,据说路基松软,不能开快了。开行不久,列车停下来。一打听,是前面有列车掉轨了。何时开车?谁都不知道。夏天的太阳劲大,烤得铁皮车厢如同火炉。铁路旁边有一条河,河水清澈诱人。与列车员商量:“下去游一会儿,把行李放在你的小屋?”列车员想都没想:“快去快回。”我们仨都只穿一条短裤衩,光着身子跳进了河里。游得开心,听见汽笛响。火车缓缓地开走了。这种事情只在电影里出现过,却真的让我们摊上了。光着身子,奔进小站的站长室。站长急中生智,找来一辆拖拉机,载着我们三个人去追火车。总算追上了。

高速引发的变化,每个人都会有切身的感触。然而,回望一下并不算遥远的慢车时代,也许更能激发我们的联想与憧憬……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11期)

13.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中缺少的内容按序号填写在横线上。(4分)

缘由路段最深的记忆(从文中摘录词句概括)

第一次(1)山西榆次到阳泉黑乎乎的守车,只有煤炉里的火光,照着我们的影子

第二次……成都南站到甘洛站(2)

第三次(3)阳平关至安康(4)

(1)(2)

(3)(4)

14.将“走了三个月,风雨霜雪,熬到了这里”中的“熬”字换成“来”,好不好?为什么?(3分)

15.《一辆运煤列车的守车》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和描写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有着外表和内心的煤矿工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情感。(5分)

16.作者写作本文,回望那个“并不算遥远的慢车时代”的意图是什么?(4分)

三、写作(50分)

17.请以“,原来这样美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拟题人:陈玉中)

猜你喜欢
专版绿皮梧桐
梧桐妈妈有办法
动车与绿皮车
梧桐树下
梧桐
特别专版
“奥运专版”今日推出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远去的绿皮火车
上海市航空服务学校专版
再见,绿皮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