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极拳国家竞赛套路之嬗变

2015-06-05 13:17邹雨君
少林与太极 2015年4期
关键词:习练套路太极拳

邹雨君

关于习练国家标准(规定)竞赛套路太极拳能否达到与传统太极拳同等功效的问题,回答并不难——它们其实同宗,不存在差异,细微的变革无可厚非,在本源上并无二致。它们在拳理、拳论上是一致的,并非时下人们所说的“国家标准竞赛太极拳实为太极舞、太极操”。

国家标准竞赛套路太极拳(以下简称竞赛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以下简称传统拳)从本质上说并无差异,所谓竞赛太极拳的技击效果明显弱于传统拳的说法实乃误解,“拳”字已诠释了一切。

何谓拳?拳,长度折半的手,握紧的手。拳者,《说文解字》曰:“张之为掌,卷之为拳。”如作动词解,拳亦解击打,故武术也叫拳术。

从理论上讲,竞赛太极拳与传统拳之间并无本质差异,为什么这样说呢?追本溯源,1954年,国家体委要求发掘、整理出一套适合全民健身的套路,兼顾有武术功底、无功底两种层次习练者情况的架子,专家组决定由太极拳着手,编制统一规范的教材,为普及、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创造条件。为此,国家体委特邀请吴图南、陈发科、李天骥、唐豪等太极拳名家名宿共同研讨,制定编纂精简太极拳初稿,其内容由各流派太极拳的代表性动作组成。

1954年首次创编的套路初稿并不理想,国家体委认为作为运动员比赛项目演练可以,但作为全民性的健身运动,此套路难度较大、动作复杂不易掌握。1955年,在国家体委再次协调下,本着“易学、简明”的目的,再次重新审订了以杨式太极拳为主导、其他太极拳为辅助的国家规定竞赛套路,经过反复斟酌和名宿、大师们的修订编纂,最后定为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四十二式等。其中,二十四式、四十八式、八十八式国家竞赛套路太极拳一脉,秉承杨式传统太极拳架构与内涵;四十二式则汇集了包括孙、杨、吴、陈等诸多流派太极拳架式,在兼顾实用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美观、技巧、造型构造上突破,其形宛如舞蹈般美妙、优雅,因融汇了各流派太极拳特点,故成为太极拳比赛中考核运动员太极拳术整体素质的必练拳。由此我们认为国家竞赛套路太极拳的根本依据是传统太极拳是毋庸置疑的。

说起竞赛套路太极拳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李天骥,也就是当年负责国家竞赛套路太极拳编委会的组长,现流传于全国各大书店的国家竞赛套路太极拳音像制品,其中口传身演的大师级人物李德印老师的叔叔就是他。

李天骥,河北省安新县人。他的父亲李玉琳被当时拳界誉为“东北虎”,曾拜师杨澄甫门下,亦系孙禄堂先生门下得意弟子,精通少林、八卦、形意拳等,是杨澄甫杨式传统太极拳八十五式的修订者之一,修定后取名为八十一式。

综上所述,理论上竞赛太极拳与传统拳本出一家,不应有所区分。之所以出现目前社会上所出现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在实练(实践)过程中的纰漏。

先来谈传统拳。讲求手、眼、身、法、步及内劲的配合,杨式传统太极拳舒展、大方、中正、圆满,以意领劲。练拳时人通过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在松静状态下,运用大脑本身的修复功能产生动能,改良体内的残缺细胞,使机体无病防病、有病医病,身体内环境得到健康良性生长,起到强健体魄、延年益寿的维生作用。

鉴于人的潜能比想象中的力量强大,世界卫生组织对大脑自身的臆断抑病功能早有认同,并非伪科学,近年来已为大众所熟知。动静结合、阴阳调理、内外兼修的太极拳术,可以使头脑明晰、记忆力增强,进而周身舒爽,内脏各器官的机能得到强化,特别是在默功状态下,身体在大脑有意识的导引下自上而下,节节贯穿,由中枢神经渐至四肢末梢贯通气,使肌肉、关节、骨骼、骨髓等得到深层次的放松,导引气机打通经络血脉,以意运气,以气养身,意气同修,血气兼修,共同达到升华,故而到“神”明的至高理想境界,神——气之通路,即经络顺畅,身心协调。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融汇涵盖了包括中医、易经、道德经、拳论、物理力学原理、心理学、逻辑美学等诸多领域。它武可以技击,文可以养生,既合道又合乎大自然规律。

当今不同层次的太极拳修养者中有人对竞赛太极拳颇有微词,至于这种武术拳怎么演练成为太极操与太极舞蹈了,甚至有些人还练伤了膝,我想主要由于以下几方面因素:

竞赛太极拳二十四式动作简洁,架构合理,充分沿袭了杨式传统拳的精髓,故为初学者的首选,虽有时间较短促,达不到理想的锻炼良效的缺憾(据悉,人体在不间断活动二十分钟的动能运动下,身体血脉才能得到有效锻练),但至少精、气、神可得到一定的凝练,对大脑皮层的休整有好处。如此,在全民健身的总号令下,大家群起而练。早些年该拳刚兴起时,由于音像制品较少,传拳师资匮乏,往往还是以以点带面的口传身授为主,那些刚刚熟悉架子、对太极拳整体一知半解、懵懂糊涂又好为人师者,教授了一大批受众,有些人甚至连他们自己还不曾悟到太极拳是何东西者,便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教拳为师的队伍中,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仅仅浅层次地说了点皮毛,练了点外形上的架式,极少得到真传,如此出现了一大批如舞蹈、体操般习练的人群,其外形美观但都无功夫,技击实战要领、内涵领悟模糊不清。这是先辈大师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亦与创编初衷相悖,虽原因是多方面的,缘由却是相关部门重视不够、督导不力,造成水平良莠不齐。一味任由发展,却未真正重视继承和提高,使其成了全民健身运动中的败笔。

凡武术类项目,沾着拳字,其含义必是具备较强的技击性、防御功能的,反之不能称之为拳,这是拳的基本内涵。正如军队的士兵其职责是保家卫国,学生的职责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公务员的职责是服务于民众,本分所在,天经地义。

至于某些竞赛太极拳老师所传授的不规范的竞赛太极拳,实在误人子弟,仅简单地教会学员一点架势,不内求,只会周身空乏地乱动,实为丢弃中华民族精华的国粹瑰宝,不应提倡。不注重向内练,不经专门培训,无明师的指点,被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地传授太极拳;如此以讹传讹,只会妖魔化了太极拳的真谛。故,普及练好竞赛太极拳,须从几个方面入手、强化。第一,松。没有放松,就没有太极拳;僵、硬,不是太极拳。第二,内功。从丹田气里练,使内里充盈,周身以气运身,通达血脉经络。第三,苦练“用”功。即见招拆招。拳中的每招每势,有何用途,如何出招如何接招,须经明师讲解告知。第四,认真学习拳理拳论,使理论与实践两相结合。最后强调一点,科学正确地习练太极拳,应做到以意领动作,顺应人体架构,以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为准则进行练习,使肌肉、关节、骨骼等身体架构节节顺遂,不产生一处拧巴,一动一静间顺乎身体平衡要求,要恰当、畅通、舒适。扭巴者,伤筋伤骨,非太极拳之真意,不练也罢。

琢磨透以上几点,那些因习练竞赛太极拳伤腰伤膝之说,实为练法错误,一切自然也便明了了。

猜你喜欢
习练套路太极拳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习练六字诀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内家拳道法平衡推演太极拳习练模式
谈选练健身气功功法或动作的方法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点体会
眼下有套路
光影视界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