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教师成长的思考与建议

2015-06-05 03:20巫雪琴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跑龙套教研学科

巫雪琴

多年以来,在学校教育、教学这个大舞台上,信息技术教师一直在扮演着“跑龙套”的角色,这和我们学科的技术性与教育现代化有关。随着学校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与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教师有了更多登台亮相的机会。机会来了,挑战也来了,我们该如何把握、如何应对?

● 小“龙套”,大角色

对于“跑龙套”,我认为只要策略得当,完全可以作为“大角色”的前奏。“小‘龙套,大角色”的说法有三层含义,一是态度,虽然我们目前是“跑龙套”,但要把“跑龙套”当成“大角色”,要认真对待,勤学苦练。二是趋势,信息技术教师这个小“龙套”在学校信息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成为“大角色”的可能性在不断增加。三是梦想,小“龙套”最终的目标是大角色。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跑龙套”,练兵场

信息学科的技术性赋予信息技术教师辅助教学的使命,如果说学校要求其他学科教师首先要站好课堂,对于信息技术教师,学校则会要求首先能胜任辅助教学这个角色,为了能胜任这种“救火队”性质的角色,我们需要迅速了解学校与教师当前最常用的应用,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用学相长”的历练中,提升能力,把知识与技能要与单位实际需求迅速接轨,“跑龙套”的过程也是我们专业技能实战演练的过程。

2.“跑龙套”,好环境

“跑龙套”这事儿,耗时、耗力,却又无法真正去计算工作量,年轻教师一般在初期都能虚心谨慎、竭尽所能地去做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倦怠之心就来了,会推脱、会抱怨。在我看来,与其抱怨着干,不如开心地干,用心去干。信息技术学科是小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也少,规模较大的学校,一个比较低调的教师,也许几年都没有人认识。因此,你尽可以把“跑龙套”看成一个机会,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一个汇集人脉的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热心肠而又具有专业精神与技能的人一定能得到大家的喜爱与认可,好的口碑会让我们的成长道路通畅又开阔。

3.“跑龙套”,展风姿

信息技术教师的“跑龙套”往往不只是同专业有关,可能还会兼任干事、学生管理,甚至实验室管理等各项工作。无论做哪项工作,都不妨体现出专业精神与技术含量,与学校领导、同仁多沟通、多交流,依托技术专长,把事做漂亮,同时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校的数字化管理中去,献计献策,让学校的管理高效、便捷。任何时候,有“为”才会有话语权,有“为”才能有“位”。

4.“跑龙套”,前奏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教育情怀,都有自己最初的梦想,或是当一个知识渊博的好教师,或是当个受人尊敬的班主任,或是当一个学科专家等。为此,我们务必把“跑龙套”只当作一个过程,千万不能“沉迷”或者“被沉迷”,我们需要及时发现自己的成长空间,找到发展方向,然后慢慢转变工作重心。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有如下对策。

①多管齐下,工作分流。一定的话语权是使用“工作分流”策略的前提,而成功的“跑龙套”是获得话语权的前提。当你有了话语权,你可以建议学校通过外包的形式把大量硬件维修的工作量分流,如教室投影、教师手提电脑等,还可以是通过划分清洁区的方法把机房部分卫生分解到班级或者是专人。让领导认识到让你一直忙于修电脑,是对你才华的浪费,这个很重要,而你的精力节省出来,可以为学校做更有意义事情,这个也很重要。

②及时到位,校本培训。通过校本培训来整体提升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从装机到电脑基础、网络应用、课件制作、微课制作、平板电脑使用等,教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做到紧跟时代,及时、到位,等到大部分人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你当然就有精力做其他事情了。校本培训要注意结合后期同步辅导,如通过建立教师QQ群来加强教师间的相互帮助,巩固培训成果。

③分层培养,科技团队。可以是组内的年轻人,也可以是其他学科的部分教师。对于组内的年轻人,开始要耐心帮带,当他们能独当一面的时候,要学会及时放手。此外有意识地在各学科组、各办公室培养科技骨干,这样也可以大大减轻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量,由于是同办公室或者学科组,他们的需求大体相同,相互之间更加熟悉,沟通也更方便,也可以使得服务更到位、更方便快捷。

● 给你一个舞台,你准备好了吗?

通过“跑龙套”,我们提高了基础应用能力,在相应的兼职中得到了历练,展示了技术魅力,获得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为自己营造了很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只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不断前行。

1.站好课堂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基本要求

(1)端正态度,明确目标

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做着“跑龙套”的事情,但绝不能忘记我们最本质、最根本的身份是教师,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好课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在成长过程中困惑与迷茫如影随形,但我们需要保持对专业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才是促使我们奋勇前行的最强劲的动力。领导可以不重视我们的课堂,同事也可以不重视我们的课堂,但我们自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堂才是我们专业发展的落脚点,也是我们智慧的源泉。

(2)用心经营课堂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信息技术学科没有参加中考、高考,相对宽松的环境导致部分教师的课堂散漫与随意,不讲究教法学法,急功近利。出现驾校式的教学,目标是“学业考试”,方法是“到点打方向”。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只是学生的悲哀,更是教师的悲哀。相对宽松的学科环境,可以让我们有更多的自主空间,能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去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习惯与能力,培养协同与合作的能力。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组织、精心策划,分析学生、分析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我们可以成为数字化学习模式探索的排头兵,成为信息化应用的先行者,我们的课堂可以成为最有创意的课堂。

(3)重视日常教研

英国教育家贝克汉姆曾经说过,研究不是一个专有的领域,而是一种态度。我们需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日常的教研很重要,能够及时解决手头的问题,让探索能顺利进行,研讨还能从同伴处获得鼓励,相互的支持与鼓励可以让我们探索的脚步不孤独,这样不断地探索与改进才能实现“年年课相似,岁岁教不同”,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具有活力,越来越符合学生成长需求。

现实中,信息技术教师身兼数职,很多时候根本无法集中,还有些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人数很少,常常导致日常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或者没有明显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另辟蹊径,充分利用网络。我校尝试利用博客群进行教研活动,发布主题,让教师在规定的期限内参加讨论,推行网络备课、评课,主备教师给出方案,大家提出改进,主讲教师给出上课策略与简案,听课教师给出评课建议,这些都是通过教研组博客群来完成。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到学科研讨的大群体中去,通过论坛或者学科QQ群,参与到区域教育甚至是省际教研这样广阔的教研活动中去,也就是采取校本教研与跨区域教研相结合的策略。总之,在数字化时代,交流的渠道很多,我们千万不能闭门造车。

(4)勇于与高手“过招”

通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课”活动,得到与高手“过招”的机会对我们的专业成长很重要。“赛课”活动准备阶段的高强度学习,可以迅速提升自己的知识与技能,“赛课”过程中,面对如林高手,可以大大开阔眼界,在领略高手风采的同时知道什么是“山外有山”,还能聆听专家教诲,得到专家指点,在展示自我的同时知道自己的不足。可见,“赛课”的过程是“经风雨,见世面,长见识”的过程,也是确立自己学科地位的过程,一个在基本功比赛中胜出的教师,一定是各方面素质比较全面的教师。

2.专项突破,给自己一个“名片”

站好课堂是基本要求,此外我们还需要有些“绝活儿”,也就是专长,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信息技术教师先行者中的知名人士,你就能发现,他们人人都有绝活儿。为此,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技能专长。信息时代,新技术、新概念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而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如何找准发展的方向,把握好持续发展的节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慎重考虑和认真面对的,建议不妨采取“全面发展、专项突破”的策略,结合自己的喜好与学校工作分工,找到自己的“专长”,如摄影、摄像、网络管理、竞赛辅导等,然后深入研究,做到最好,让它成为我们的一张闪亮名片,为我们“锦上添花”。

3.写好文章,让“做”的价值得到提升

教学好,我们可以称之为教学能手,有专长,我们称之为技术专家,要想真正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我们还需要对自己的教学、专长作深入思考与总结,通过论文写作、课题研究,让我们的经验为更多人分享,让我们的教育理念为学科与专业发展提供思路。写,是总结,更是提升;是展示,更是分享。关于论文,我觉得应该要纠正几个思想上的误区。

误区一:重技术,轻提炼。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常会把“做”与“写”对立起来,“做”很受看重,对“写”则怀着某些轻视,甚至认为写文章就是高谈阔论、弄虚作假。就信息技术学科而言,踏踏实实地“做”是写出好文章的必要前提,“做”的范围很广,千万不要把“做”只局限在修电脑、弄网络,利用学科知识,推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也是“做”,培养学生更是实实在在的“做”。可以“做”完了再写,也可以边做边写,写你的设想与思路,写你的独特见解。

误区二:认为写文章是天生的,而自己不是那块料。从客观的角度看,无论哪方面,天赋异禀的人毕竟很少,人常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文章也一样,做教研的有心人,养成及时总结和反思的习惯,要把心得体会、经验教训、改进措施以及产生的灵感火花及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教研素材和资料越来越丰富,文章自然就有了。

对于文章的撰写,我还有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立意要新。“新”从哪里来,就是要关注学科前沿,积极参加培训,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培养自己捕捉灵感的能力。

其次切入点要小。一般而言,大部分教师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很难掌控全局,也分析不出专业发展方向等的宏观内容,加上又没有很新颖的选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小,从细微处入手,通过观察、分析,把小的东西总结一下,小到“课堂留白”、“课堂引入”,甚至是“上课用语”,“小”不但好把握,而且通过比较、总结、挖掘,自己也能提升很多,很适合入门阶段的同仁。

最重要的是勇于动笔。不要以为这个主题人家已经写过了,就没有写的必要了。任何一个主题“远近高低各不同”,就如同一座山、同一个景点甚至是同一棵树,不同的作画者都能画出不同的意境来,事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一个主题,所以只要你站在合适的角度,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就可以,相信自己会有独特的地方。

当然还需要具备一点写的策略。第一,列出精华。写出你想法的精要部分,列出提纲,提纲与精要的部分弄好了,骨架基本就有了。第二,进行论文综述。我们千万不能做井底之蛙,对于自己要写的东西,首先必须看一看其他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了解一下你的思想,你要写的内容,在此项研究中处在什么位置,人家有什么样的观点,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微调你的文章切入点、文章结构、文章重点,甚至要换主题,主题要有独到之处,不能人云亦云。第三,要符合基本规范。摘要的写法、关键词的选取、文章的项目编号、字体字号设置、参考文献的写法,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刊物有明确的要求,就严格按照要求做。第四,投稿最好做分析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对将要投稿的刊物要多点了解,跟踪一段时间,看看人家的板块,看看人家的侧重,了解刊物的走向,为了能精确掌握信息,最好是有针对性地订阅,如果实在是手头没有,可以去图书馆翻翻,或者上网去看看刊物的电子版。

此外,还有必要提高理论水平。信息技术教师的论文“技术味儿”还比较浓,一篇高水平的文章,一定是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的。如何提高?我们可以看专业杂志,网络也是很好的渠道,专题网站、论坛,里面有很多学科专家们的文章,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

4.做专题研究是我们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专题的研究是我们专业提升的必经之路。专题研究是针对需要长期跟踪、对比,反复实践、论证才能得出结论的主题进行的。

(1)研究主题的确立

信息技术学科专题研究的主题比较广,可以是学科教学、竞赛辅导、校本资源,也可以是教育管理、技术应用等方面。“跑龙套”的过程,让我们涉及很多事情,了解很多领域,大大拓展了我们的主题选择面,我们可以主动提高自己对教育教学行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把我们的关注点、研究主题与学校的需求结合起来。要特别说明的就是,无论是哪方面,所研究的主题一定是自己感兴趣的,在做的或者能做的。

(2)做实实在在的研究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课题是空洞的;事实上,它可以是实实在在的。你的课题你作主,基层的研究大部分算是实证研究,就是要踏踏实实去调查、去实践、去分析、去总结,再去验证。正所谓:“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研究成果得到充分应用

一个课题就是一个系列的研究,当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去探索,自然在相关领域就可以更加精通,专业得到提升,同时,相关的经验总结也能形成系列文章。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作用。以我为例,2004年开始了网络教学探索、网络资源应用研究探索后,为学校搭建了学校内网,推行无纸化办公,带领年轻教师尝试依托主题站点的网络教学,推行博客叙事撰写、推行网络备课评课,2012年江苏省数字化试点学校的成功申报为我校的数字化教与学的推行带来了契机,目前正带领几个学科在这方面进行探索。此外,还申报了江苏省机器人创新教育课程基地,让学校机器人教学从参加竞赛活动,发展到课程层面,再发展到探索素质教育的方法、方式层面,成为我校的一项重要特色。

● 结语

一路走来,支持我们的除了对专业的热爱,还有心中的梦想,有梦才有远方,梦想是指引我们不断前行的明灯。无论结果如何,相信追梦的过程一定是充实而又幸福的!

猜你喜欢
跑龙套教研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驻村干部“唱主角”,村干部“跑龙套” 警惕脱贫攻坚主角错位
“超学科”来啦
与其在别人的生活里跑龙套,不如精彩地做自己。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