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孩电梯摔婴,12岁男孩暴打父亲,7岁男童生气虐狗,8岁男孩留下遗书坠楼,11岁女孩自杀逼母亲放弃二胎……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围绕着孩子发生的“怪事”层出不穷,倍感困惑的成人们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而不能正视心理问题比心理问题本身更可怕!
别说“熊孩子”没心没肺
很多成年人都曾感叹过:多想回到小时候,无忧无虑的。曾几何时,在成人的眼中,孩子就是“没心没肺”的代名词,谁成想这孩子们也越来越“长心”了。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心理精神障碍发病率为10%至20%,平均每100个孩子里有10到20人存在心理精神问题,这样的数字让人又惊又怕。
“心理孤儿”太敏感
小军上四年级,某次上课铃响时还没有回到教室,而老师没有注意到他不在座位上,就自然而然地把教室的门关上了。可就是因为老师的这个动作,居然让小军情绪大变,冲向教学楼4楼要跳楼。经过了解,这个男生从小跟爸爸生活,平日爸爸对他几乎不闻不问,回到家就关起房门玩电脑,孩子潜意识里,老师关门这个动作就是对自己的抛弃,所以才会有那么大反应。
【心理解析】孩子天生对父母就有依恋,一旦依恋关系缺损,问题也就接踵而至。据中国家庭调查,家庭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或是家庭经济负担重,父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敏感等不健康心理。所谓“心理孤儿”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敏感多疑,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
有一种暴力叫“忽略”
“你带我去死吧。”这话出自一个8岁的小男孩之口!小伟刚上小学二年级,有一身“好武艺”,钢琴、口语、数学、作文样样棒。父母花了金钱、精力对他进行各种培养,可却“吝啬”得连玩耍时间都没有给他预留。整日和钢琴、英文、数学为伴,男孩的情绪明显“感冒”,脑海中时不时跳出不想活的念头,已有轻微抑郁倾向。
【心理解析】 长期做单一的事,人容易疲劳。中国的家长最爱自己的孩子,给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但对于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最高兴做的,家长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正当需求。脱离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极限,就会有极端的孩子选择离家出走和自杀。
情绪传染后果很严重
小铭今年10岁,父亲常年在外工作,一年只有春节和探亲假的时候回家一趟,小铭跟父亲并不亲近。由于丈夫长期不在家,母亲必须身兼父职,因此对小铭的管教也非常严厉。小铭一直很听话,去年开始突然变得叛逆,班主任投诉小铭经常捉虫子放女生书包里,还经常跟男孩打架。回家以后,母亲对小铭责罚,小铭居然拿起小板凳一下子扔出窗外,不仅打烂了家里的玻璃,还砸到了楼下的车子,赔了几千元。
【心理解析】丈夫不在身边,小铭的母亲会感到心理和生活上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潜移默化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小铭默默地包容和承受这一切。但10岁开始自我意识觉醒,潜意识里不想再承受这种压力,就开始有暴力发泄举动。
当妈的女人都知道,一个几个月的小婴儿都会对妈妈的情绪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妈妈的笑脸会给孩子带来笑脸,也会让孩子咿咿呀呀的手舞足蹈。妈妈若是情绪失控有了忧伤,孩子也会出现焦虑和惊恐现象,甚至会出现反常的哭闹表现。所以,一个孩子从小婴儿到咿呀学语,再到学龄前的情感发育期,跟父母的情绪有着深深的关联。
虐待小动物源自影射的“力量”
8岁的小兵父母常年出外打工,他由爷爷、奶奶抚养。小兵平时与家中的一条小狗非常亲密,但一发脾气就拿小狗来发泄。一次期中考试,小兵有两门功课不及格,老师通知了小兵父亲,父亲回家后狠狠把小兵痛打了一顿。他大哭一场,随后几天不说话,一反常态,对平时非常喜爱的小狗大打出手,竟用碳火把小狗身上的毛烫焦了……此后,只要碰上烦恼事,他就拿小狗撒气。
【心理解析】小兵虐待小动物的行为是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他想用恃强凌弱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能力。人类个体具有攻击和破坏的本能,当遭遇心理压力和挫折境遇时,就可能重新激发侵犯动机,出现攻击性。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原因而不能对侵犯者还击时,往往会找一个替罪羊发泄一番。
人感受爱的能力,敏感期就是在童年。所以,如果在童年时期没有感受到爱,或者没有加强这种感受的机会,有可能就失去了这种能力。如果在后来的成长环境中,没有好的人际交往,失去了调整的机会,就可能形成人格的偏离。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出生后要经过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必须满足儿童的一些需要,如果这些需要给予的太多或太少,都会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在每个阶段中,都有一些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如果能很好解决,孩子就能顺利的通过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阶段中关键问题,就会给下一个发展阶段带来问题,给成人后的心理带来问题。
【第一个阶段】 出生到一岁。这个阶段是所有阶段中最重要的、最不能被忽视的阶段,此时的重点是孩子与母亲和其他主要抚养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父母对孩子的喂养方式,照料方式,对孩子的态度,都不能使孩子经常体验到一种不确定性。
【第二个阶段】 1-3岁。这个阶段主要是解决儿童的自主性、独立性发展,和遵守生活规则、社会规范。这个年段,孩子的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自我意识形成,处于第一反抗期。自主性、独立性的发展对孩子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但是孩子也要学习去遵守生活规范与社会规则。
【第三个阶段】 3-6岁,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形成丰富的想象力过程中,创造力、创造的欲望、动机就开始形成,人一生创造力的基础开始奠定,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形成。如果这个阶段发展的不好,孩子今后就会更多的体验到自卑感。
【第四个阶段】 6-12岁,或者延长到青春期前期。这阶段主要是形成孩子的勤奋感和责任心。如果孩子具有这两种品质,父母就不需要为孩子的一生担忧。
【第五个阶段】 13岁左右到成人就是我们讲的青春期。艾里克森认为是角色认同的阶段,是为成人做好所有准备的阶段。也是家长和社会最为感到迷惘、头疼的阶段。
这五个阶段都非常重要,而又以六岁前的三个阶段最为重要。对人一生的心理健康而言,就像盖高楼一样,这五个阶段就是基础,而越往下的基础越重要。基础打不好,盖到上面自然就会歪,或者遇到什么意外,很容易出问题。
读懂孩子的“求救”信号
【多动】 具体来说包括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小动作不停,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激怒或冲动,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焦虑】 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也显得过分焦虑。
【恐怖和失眠】 恐怖表现在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对一些没有危险或基本没有危险的东西也感到害怕,并由于恐怖而出现回避、退缩行为。失眠的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白天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攻击】 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表现出攻击性。
【恶劣的人际关系】 心理不健康的孩子一般没有融洽的人际关系,往往由于个人心理不健康等原因,与人产生交流障碍。不能与人合作,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缩现象,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人格格不入。
爸爸妈妈错在哪儿
儿童心理学家指出,除去特殊情况,孩子之间因智力引起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相反,后天的教育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们的差距。英国的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提到过,家庭教育一定要慎重又慎重,但相信家长只要用心观察便会发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经常会犯这样一些错误:
【错误一】
无原则地向孩子妥协
“我要功能更多的文具盒”、“我要吃肯德基”8岁的小贝经常任性地向妈妈这样喊。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她就会生气地大哭大闹,再不行就以不吃饭、不上学来威胁妈妈。遇到这种情况,妈妈通常是无奈地向她妥协。
为什么孩子如此任性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孩子已经把妈妈的心思摸透了。他们明白,很多时候,妈妈口中的“不行”并不是真正的“不行”,仅仅是“可能不行”,只要他们拼命吵闹就可以迅速转换成“行”。这样的孩子将养成任性、贪婪、虚荣等很多坏毛病。
【错误二】
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
雯雯四年级了,学习成绩很好,但就是不爱劳动,每当班级大扫除的时候,她都找借口请假,或是找一个很轻松的活慢慢地干。当老师把她叫到一边,她却很不耐烦地对老师说:“我们家劳动的事情从来都是妈妈来做。”
“世上没有天生的懒孩子”,家务劳动启蒙教育的不足是导致孩子懒惰习气养成的重要原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妈妈们:“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错误三】
不尊重孩子的隐私
孩子也有自己的隐私。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自尊意识不断增强,原先无所顾忌敞开的心扉也渐渐关闭起来。然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总认为可以尽情进入孩子的世界、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私”世界,甚至粗暴干涉、拆信、监听、偷看日记等。
很多事实都证明,家长不尊重孩子的隐私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孩子会因为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而采取更极端的措施将其保护起来,把自己的心紧紧锁闭。这样,家长再想了解孩子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错误四】
滥用表扬
一个9岁的小男孩,能言善辩,见多识广,他的妈妈经常在人前人后夸孩子聪明,所以他在别的同学面前总是很骄傲。一次,老师让他回答问题,由于他没有注意听课而没有回答上来,因此老师很自然地说了他两句。就因为这件事,他难过得要命,说什么也不想再去学校上学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赏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常常把表扬孩子的话挂在嘴边,但太多的表扬则会使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降低。如果把孩子每天正常该做的事都拿来表扬,久而久之,孩子很可能就会把它当做谋取利益的交换条件,或是要挟家长的资本。
【错误五】
塑造自己牺牲者的形象
“自从有了你,妈妈从来没有看过一次电影。”“要不是因为你,妈妈现在可能早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了”……这些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的话,一些妈妈经常把自己塑造成牺牲者的形象,想以此来打动孩子,引起孩子的可怜,从而让孩子听话。
如果家长经常性地对孩子说这样的话,会使孩子产生一种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会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来度过一生。
【错误六】
喜欢和别的孩子做比较
小菲的妈妈一说起女儿就特别激动,“我们同事的孩子,比她还小一岁,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别人行,为什么她就是不行呢?”每当小菲听到妈妈这样说时,她就一肚子委屈,她经常偷偷地在日记里这样写道:“从记事起,妈妈就不断地拿别人和我比,为什么妈妈总能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就是看不到我的优点呢?”
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能力和特长也各不相同。家长总是拿别的孩子的优点和自己的孩子相比,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巨大的伤害,很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萎靡不振,从此消极待世。
【错误七】
不给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
读四年级的小雪哭着跑回家,并告诉妈妈:“我不去上学了。”原来,有同学说她丑。小雪在班里担任班长,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她从小乖巧懂事,接受的都是掌声和鲜花,别人的赞扬声络绎不绝,家人对她更是宠爱有加。显然,同学说她丑,这个事实让她无法接受。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总是不愿意让孩子吃太多的苦,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被完全剥夺。在家长完全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心理往往是不健全的,他们不能经受任何的挫折和失败,因此他们长大后往往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而深感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