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丽萍 ,赵莉 ,班振林
(1.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大学 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3.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
闫丽萍1,赵莉2,班振林3
(1.新疆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2.新疆大学 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3.新疆师范大学 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自2009年5月揭牌至今,在办学层次上已涵盖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汉语教学类型;在发展规模上其汉语教学覆盖了4州一市;汉语学习者和奖学金生人数、KSK中级报考人数和过级率呈持续增长;本土师资培训渠道多样化;凭借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以及文化的相互交流活动,孔子学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但其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合作院校对汉语教学不重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孔院运营模式;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师资队伍不稳定等。本文着重针对这4个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建议。
孔子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发展对策
2014年是孔子学院创办10周年。目前全球已有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遍布126个国家①刘延东.在第九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R].2014年12月7日.。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吉民大孔院”)便是这其中的一所。它是由新疆师范大学和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合作创办,于2009年5月14日揭牌成立。吉民大孔院自成立以来,坚持“教文兼顾,综合发展、凝炼品质、仁爱友善、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旨在通过教授汉语和中国文化进一步加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在教育、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吉尔吉斯斯坦的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起步较晚,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历史,汉语教育发展体系并不完善。吉民大孔院成立六年来,在办学层次与规模、教学质量、文化交流活动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获得了很大提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办学层次与规模。除了与汉语相关专业的汉语教学外,吉民大孔院还在一些高校的法律、经济金融、国际关系、市场营销、师范、新闻、建筑、农业种植等专业先后开设了汉语课程。一些合作院校积极申请大力支持开设汉语课程,并将其作为第一外语纳入必修课程。目前,吉民大孔院已涵盖本专科、中小学、各类培训班、辅导班在内的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汉语教学类型。在发展规模上(见表1),截至2015年4月,其汉语教学覆盖了4州一市,下设8所孔子课堂和17个汉语教学点,教学班级达245个,汉语学习者在册人数达5 000余人。
2.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水平考试参加人数与过级率是衡量汉语教育与教学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之
图1 各年度HSK考试报名人数递增情况
近年来汉语水平考试在吉尔吉斯斯坦汉语学习者中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报名参加HSK考试,特别是中级报考者人数以及HSKK(新汉语水平口语考试)和YCT(笔试)(新中小学生汉语考试)人数呈平稳、持续、快速的增长。这与孔子学院在吉尔吉斯斯坦教学点数量增加,受众数量增加,国家奖学金扶持力度加大有密切关系,同时也是汉语教育与教学成效的一大体现,也为汉语学习者提供了检验自身汉语学习成果的平台。目前HSK和HSKK成绩已成为申请来华奖学金的必备条件。
3.宏观运营模式。吉民大孔院在六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宏观运营模式。
从宏观角度来看,吉民大孔院在多层面、多维度合作教学背景下采取了“主辅并行”运营模式,即在课内和课外两种环境中中吉双方利用各自的优势和资源,发挥各自的专长和才能,形成一种“主辅”角色,两种角色形成优势互补,从而使孔子学院与各合作院校汉语教育与教学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传播同时推进。
(1)课内——吉方为主,中方为辅。“课内”是指与教学相关的行为、活动和需求。“吉方为主”是指:吉方提供教学场地和教学对象,自行聘请部分本土教师、设置课程、安排课时量、决定考试形式和成绩评价方式。“中方为辅”是指:中方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择、赠送教材,选派教师承担授课任务,并发挥自身的优势独立完成或辅助吉方教师完成汉语教学任务。
(2)课外——中方为主,吉方为辅。“课外”是指教学以外的课外活动。“课外”内容有汉语活动、文化实践活动、HSK、HSKK、YCT考试与汉语培训班和文化培训班教学任务。课外内容由孔子学院主导操作,负责申办项目、决定活动的内容、形式和规模,中方汉语教师充当主角,吉方教学主管和本土汉语教师在必要时辅助性地配合中方工作。
吉民大孔院所属高校和中小学各教学点、孔子课堂目前选用的汉语教材中,高校以《汉语教程》《汉语会话301句》,中小学以《快乐汉语》为主。具体使用情况见表2。
①娜迪娅·纳司尔.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汉语教学模式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3.
截至2015年5月,吉民大孔子学院共有中外方教师及志愿者45人,以中青年教师居多。学历方面,具有本科学历的占66.7%,硕士占33.3%。职称方面,有职称的教师占15.6%。专业方面,学业背景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对外汉语教学或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教师为最多,其次为俄语,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中国文学等。
表2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材使用情况一览表
吉民大孔院所属孔子课堂和教学点的各合作院校自行聘用的94名专、兼职本土汉语教师也是当地汉语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汉语教师中以年轻女性教师居多,职称偏低, 专业为汉语教育的占极少数。
(1)部分合作院校对汉语教学不够重视。汉语教学的开展与吉尔吉斯斯坦的教育体制和语言政策密切相关。汉语作为外语之一,部分合作院校对其不够重视,在汉语教学管理方面,仅就学生的考勤管理而言,其管理流于形式,学生出勤率低,迟到、缺课现象严重。汉语课程未被列入教学计划,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不进行考核评价。有的院校汉语课程设置较为随意,有汉语老师则开设,没有则取消。大多数院校的汉语课型单一,存在一门课程一本教材“打天下”的问题。与汉语相关专业(如俄汉/吉汉翻译、汉语师范教育等)的汉语课时有限,其他课程过多,挤占了宝贵的课时资源。例如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吉中学院本科一年级ФБ-1-14班(汉语教育方向)包括汉语课在内共有10门课程,一周30个学时(1学时50分钟),其中汉语课的课时仅为每周九学时。汉语作为第二外语开设的班级,其课时量每周两学时。任课教师普遍反映,“学生这个星期学的内容,到了下个星期就遗忘了,老师又得占用有限的课时复习,帮助学生记忆之前学过的内容,教学进展缓慢。一个学期结束后上不了几课,学生也没有学到多少汉语。”
(2)孔子学院运转缺乏可持续发展模式。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孔子学院总部的启动资金和项目经费依然还是孔子学院维持运转的主要资金来源。但2010年之后,国家汉办对中亚各孔子学院的三年启动经费期将陆续停止,日常经费需要靠中方和外方院校自行筹措。这对孔子学院工作正常运转、增加教学点的学生数量和提高教学质量都造成很大影响。而依据吉尔吉斯斯坦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很难让其提供相关费用支持。因此目前的运营模式缺乏可持续性。面对今后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应未雨绸缪,探索并完善运营发展机制。
哈贝马斯(J.Habermas)①哈贝马斯(Habermas,J.)[德].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1卷)[M].曹卫东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5.认为,主体间的平等关系是双方交往的一个必备前提。合作还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不对等的单方依赖难以持续发展,会降低合作空间。所以说只有中方的努力,是满足不了长期合作发展需求的。
目前总体上吉民大孔院所属高校和中小学各教学点、孔子课堂使用的汉语教材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学习者的需求。
中小学生所使用的汉语教材主要由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提供。虽然汉办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教材给孔子学院,但是远远无法达到人手一本的目标。学生在课堂上可使用孔子学院提供的教材,但下课后教材需归还,给别的班的学生上课时使用,采用“轮流使用制”。学生课后依旧没有教材可用。
高校各院系学生使用教材有这样几种渠道:学生复印老师手中的教材或是自己想办法解决教材;系里出资购买以供学生借阅;学生购买学院统一复印的教材;几个班级的学生轮换使用教材;学生参阅老师提供的电子版教材;两三个学生共用一本复印教材;学生用手机拍下教材内容。
自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育与教学起步至今,教材问题一直是吉尔吉斯斯坦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发展的一大瓶颈。在吉尔吉斯斯坦汉语教育市场,一是俄文版、吉文版汉语教材种类较少,目前已出版的吉尔吉斯文版教材存在不少问题,很难正常使用;二是书店里也没有相关的教材出售。三是缺少适合学生使用的本土系列化教材、分技能教材和与教材匹配的教辅资料,以及汉语专业教材。
(1) 孔子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敬业责任感有待提升。孔子学院的外派汉语教师一般任期1—3年,大部分教师的情况是刚适应教学和生活环境,就要归国。新来的老师和学生又要面临新一轮的磨合。对中方汉语教师来说,吉尔吉斯斯坦的生活相对清苦,而且无论婚否,在外都面临着难以照顾家庭,解决职称等问题。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海外短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快速丰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同时也得考虑回国后还要面临重新找工作的问题。有些志愿者教师是尚未毕业的在读研究生,他们在国外任职期间要一边任教,熟悉生活和教学环境,同时还需要完成硕士毕业论文。所以不少教师难以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教学上。有些外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的汉语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加之备课不充分,以致教学过程中屡屡出现错误,教学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吉民大孔院为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几年来相继出台了《教师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违规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并逐步形成了包括新到任教师岗前培训、本土教师不定期培训、教研活动日、不定期课堂教学检查、教学点定期调研等师资培养和管理机制。这些管理规定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了教学的基本运作。但再好的规章制度需要人去执行,如果不去执行,只能是被束之高阁。对一些教师的迟到、早退、旷课、随意调课、不备课、课堂上过度使用学生母语或俄语等主观行为,缺乏惩罚手段和机制,只能提出口头批评和改正要求,起不到根本性的约束作用。吉民大孔院所属各孔子课堂和教学点除了首都比什凯克市外,还分布在北部各地州,布局分散,距离吉民大孔院本部路途遥远。对这些教学点和孔子课堂的日常教学及中方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是一大难点。
2.本土汉语师资依旧需解决汉语言能力问题 。吉尔吉斯斯坦本土汉语教师除了流动性较大外,亟待提高的是其汉语运用能力和教学水平。
吉方本土教师的汉语课堂教学是以翻译法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其学习理论支撑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注重俄汉或吉汉两种语言及其差异性的对比教学。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同时也由于教师本身受汉语表达能力所限,汉语课以翻译法为主。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边学习边用吉语或俄语翻译,教师则用吉语或俄语辅助性地加以解释;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到的语言信息以吉语或俄语为主,其课堂操练的主要方式是教师用吉语或俄语讲解、而学生也主要通过吉语或俄语完成课堂汉语学习任务。这种教法导致学生汉语听说和实际应用技能方面的能力极为欠缺。
尽管孔子学院对本土汉语教师加大了汉语本体知识和教学法培训的力度,仅2014年度就组织本土汉语教师赴华培训达30人次。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却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汉语水平的提高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1.加强合作与交流,取得当地社会的认同。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为契机,进一步论证和明确汉语国际教育在中吉关系上的战略地位,努力促使汉语国际教育能够尽早被纳入其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与吉方合作院校的沟通、交流,依据当地的国情与教育发展状况,双方共同协商解决汉语国际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孔子学院应处理好与当地其他汉语言文化机构的关系并加强合作。研究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和其他国家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的发展现状和举措,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其宗旨在于为孔子学院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认同环境。
2.继续探索与完善适应本土的孔子学院发展模式。目前以吉尔吉斯斯坦三所孔子学院为中心,辐射各地州汉语教学点、孔子课堂和社会办学机构的各类汉语教学辅导班的汉语教学网已具一定规模。孔院应继续扩大和延伸其办学功能,探索与完善适应本土的孔子学院发展模式,为国内院校与吉国院校合作与交流搭建综合性服务平台;加强与中资企业和当地华侨华人的合作,吸引中资企业加入到汉语教育和中国文化推广事业中来,鼓励在吉的中资企业设立奖学金奖励孔子学院的优秀学员;可以尝试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长期需求,为在吉中资企业订单式培养专业汉语人才,让汉语成为一门实用的语言。
建设多元化的本土汉语教材体系。本着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汉语教材应该既介绍中国,也介绍世界,不仅要传授中国文化,教授汉语技能和知识,更要将中国人如何看世界,以及世人眼中的中国形象告诉学习者。在文化内容上显现的跨文化隔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教材编写应结合当地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与教育传统,尤其是应考虑到学习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学习习惯和自身的生活经验。教材内容应真实、有趣、实用,是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用得上的。教材编写者应具备一定的相关理论和编写经验,更应了解当地的国情和民情。
针对中方外派汉语教师应严把选拔环节。担任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一职,除了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才艺外,汉语基本功较为扎实、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工作态度认真应作为选拔相关人员的必要条件之一。国家汉办应重视世界各地区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成效问题,通过各种措施,如建立教学督导制等,加大对汉语教学质量的监管力度。在具备一定规模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成效、师资、文化交流的内涵建设。建立有效的相关奖励与惩罚机制,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将外派汉语教师的科研行为和成果纳入考核之列,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与教学、跨文化适应与交流研究的发展。
加强本土汉语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可利用国内高校资源做好国际汉语教育硕士的培养工作和本土汉语师资培训工作。其次,孔院可利用自身汉语师资较为雄厚的优势,以孔子学院为基地,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交流教学经验。举办汉语教学师资培训班,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为之讲学,对在岗的本土汉语教师有计划地分批轮训,着重进行汉语技能、教学理论、教学法及汉语资源利用方面的培训。
[1]哈贝马斯(Habermas,J.)[德]著,曹卫东 译,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第1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P:55.
[2]闫丽萍,班振林,吴霞.中亚地区高校汉语教材使用现状调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版),2013,(6).
Status and Thinking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onfucius Institute of Kyrgyz National University
YAN Li-pin1, ZHAO Li2, BAN Zhen-lin3
(1.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olleg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2. College of Languages,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46;3.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Colleg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830054)
Confucius Institute of Kyrgyz National University which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May 2009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educational level, size, education, cultural activitie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development: textbooks cannot meet teaching’s needs: faculty instability, part of partner school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teaching of Chinese;there is lac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us Institute operating mode. In this article these four issues are focused on to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nfucius Institute;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development strategy
文献标识码:A
1009-9545(2015)03-0049-05
2015-04-1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新教材[2012]213号)
闫丽萍(196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教授,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为汉语 国际教育研究.
赵莉(1981-),女,新疆阿勒泰人,讲师,主要从事为汉语国际教育.
班振林(1969-),男,新疆石河子人,讲师,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为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一。吉民大孔院于2010年开设汉语水平考试考点,组织学生参加新汉语水平考试。
表1 吉尔吉斯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教学分布情况
(表中数据调查于2015年5月,个别孔子课堂因暂未派出教师,所以未列出)。另说明:协议单位:孔子学院、纳伦大学和第二中学签的三方协议,孔子学院给第二中学提供教材、教学设施,纳伦大学给第二中学提供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