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刍议

2015-06-03 05:36吕超英
新课程·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卡片数学能力

吕超英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一直以来教师都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迟迟难有作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能力的培养见效慢,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上。但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教师也必须在能力的培养上更下功夫。

数学是一门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良好的数学基础建立在对数学的热情和对数学孜孜不倦的主动追求上。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以达到真正培养能力的目的。在发展心理学中有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一说,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以免浪费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黄金时段。

一、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方案的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心是以学生为本,将课本作为基础,辅助学生进行自由地探索。通过各种活动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养成积极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主动将数学现象和数学理论联系思考的习惯。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意愿、学习基础和接受度,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学生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具有趣味性和自主性的教学方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自由地思考和分析实践。在教学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分组教学、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出最佳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探索。

二、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教师的辅助行为

1.提供更多的操作机会

在对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上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由他人告知的,被动理解接受的知识都较难被记忆。而经过本人思考和探索最终掌握的知识则是印象深刻的知识。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引导,将数学的奥妙和美感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让学生自行尝试解决问题,在体会了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满足感时,也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在教授计量单位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尝试进行一个游戏。具体操作如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写着“1厘米”的卡片,然后让学生在教室里找到另一个人进行组队,这样两个人的卡片就是“两厘米”;而十个人组队就是“十厘米”,同时这十个人可以找教师兑换一张“1分米”的卡片,为学生引入距离十进制的概念。同时还可以将卡片的内容换成“1角钱”“1分钟”“1千克”“1克”等概念,以便于学生的学习记忆。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对学科具有深厚的兴趣,只有培养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收获感和满足感,才会激励学生自主地展开对数学的学习。如,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鸡(站着)和兔(俯下身,用手充当两只脚),安排不同数目的“鸡和兔”站在一起,先让学生数一下有几只脚,再教会学生用公式计算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公式以后,还可以让两个学生比赛,一人数数一人计算,看谁能先得出答案。

这种上课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问题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一方面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更加灵活,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可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手段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将自己放在辅助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要多进行以课本为基础的自由拓展教学,以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金军伟,张振新.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新进展[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04).

猜你喜欢
卡片数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一张卡片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