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洲
摘 要:新课标小学数学教材对应用题教学提出了“三步一体”的模式。这其中,应用题的检验,不能采用逆推的方法,应另辟思路。可以通过求分率、求和差、估算或者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检验,也就是要求我们真正把“回顾与反思”做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回顾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8-0059-03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以下简称“新教材”)对解决问题的例题的教学过程进行了结构调整,分为:阅读与理解 →分析与解答→ 回顾与反思的“三步一体”模式,充分展示了教学过程。其中回顾与反思就是对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计算结果的检验过程。这一过程是培养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自我检验能力,自我完善的提高。但应用题的检验,不同于计算题的检验,它要求既能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又要的是检验所列算式是否正确,也就是检验分析题意是否有误。
一、解决问题的检验不能采用逆推的方法
评议:以上的解法是正确的,回顾与反思也是正确的。因为解法是正确的,当然,逆推出来的结果和题目的原始条件肯定是相符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肯定本题的解题是正确的。下面我们再例举一个错误解法,用同样的逆推法来检验看效果。
评议:以上是新教材六年级数学上册37页例题4的原版,当然,解法和检验都会统一的,但是,这里的检验仍是逆推法,不能确定解法就是正确的。下面我们还是再例举一个错误解法,用同样的逆推法来检验看效果。
评议:上面用两种逆推法对错误解法进行检验,检验的结果都与原题条件相符,但是,这里的解法的确是错误的。这说明逆推法起不到检验解决问题的作用,解决问题的检验需要另辟思路。
二、解决问题的检验,应另辟思路符合原题中的条件
(一)求分率检验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中,一般有分率存在,如果用计算结果和题中已知的数量进行相应的比较,求出的分率应和题中的已知分率相吻合,不然则说明列式计算有误。这种检验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应用题的结构。
例题1:一桶油,倒出40%,刚好倒出12千克,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正确解法:12÷40%=30(千克)
错误解法:12×40%=4.8(千克)
回顾与反思:用倒出的油与原来油比较:
(1)12÷30=0.4=40%
(2)12÷4.8=2.5=250%
很显然,250%与题目中的40%不相符,说明12×40%是错误的。
(二)求和、求差符合题中的条件
有些题目中的数量是分为整体和部分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就可以利用计算出来的结果求和、求差,如果求出的“和”或“差”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就说明本题的解法是正确的,否则,就说明本题的解法是错误的。
回顾与反思:因为本题中的仓库存粮是整体与部分的形式出现的,所以,计算甲乙两个仓库存粮的和,看看是否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合,就可以检验解题方法是否正确。甲仓存粮+乙仓存粮=200+210=410(吨),与题目中的条件相符,说明解题方法是正确的。
三、估算法检验
估算法检验,就是根据题意或者结合生活实际对计算的结果进行估算,从而判断出列式计算是否有误。这种检验可提高学生思维的周全性和灵活性,对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认真读题很有益处。
例题2:芝麻的出油率是45%,要榨油1800千克,需要芝麻多少千克?
正确解法:1800÷45%=4000(千克)
错误解法:1800×45%=810(千克)
估算分析:“1千克芝麻不能出1千克油”,这是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要榨油1800千克,需要的芝麻数量一定比1800千克大得多,如果计算结果是810千克,那就是810千克芝麻能出1800千克油,很显然不合实际,是错误的。
四、一题多解检验
一般来说,每个生活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所以,可以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来进行解决问题的检验。当然,一题多解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的,不能一律要求学生都做到。
评议:两种解法的结果是一致的,说明解题思路和计算都是正确的。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