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天祥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爱迪生曾说:“自信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纵观古今,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充分的自信心为先导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学会新的数学知识及在数学考试中获得好成绩的确信程度。在长期的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我分析发现,农村小学生中自信心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如:(1)胆怯孤僻。这种学生通常上课身体端正,你讲我听,是典型的“要我学”。(2)躲避现实。这类学生上课默默无闻,只是倾听,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典型的课堂沉默现象。如何能让小学生的小手举起来,小脸红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呢?
存在以上现象的原因分析是:(1)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冷漠,缺少激励。(2)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得较少,或偏离学生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认知规律。(3)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单一呆板。对教学结果的评价比较重视,而忽视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缺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学生个性差异的关注,使一些学生不断受到挫折,从而降低了自信心。(4)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基于以上认识,学校教育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培养和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具备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下面结合本人的数学教学及个人研究谈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与同行共同商榷。
一、教师应信任学生——开启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教育是人发展的初始阶段,是人生的序幕。人的充分发展还有待于以后的展现,人生的高峰“好戏还在后头”。所以,我们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看死或看得太重,要善待学生,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成长。
首先要给学生以真诚的爱。“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次,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学生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给予学生赏识,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走向成功。
再次,要寄予学生适度的期望。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培植学生的自信心
“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屡遭失败容易导致学生的自我否定,产生认识偏差,认为“我不行”。实践证明,“成功是成功之母”,更加符合成长中小学生的实际。体验成功是培植自信心的最好方法。
1.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有成功的机会
(1)课堂应面向全体。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背景来设计教学,创造条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关注学生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2.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具备获得成功的能力
策略方法的运用能增加学生成功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法的指导,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如分析法、综合法、猜想等方法。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如“数形结合”的思想、“转化”的思想、“移多补少”的思想、“集合”的思想等,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法”可依,有“路”可寻,提高成功率。
3.恰当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又一基本理念。这一基本理念要求新时期的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价观,科学地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家庭教育要紧密配合——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学表明,学生在无窘迫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学习兴趣和热情容易激发,能主动轻松地接受外界的刺激,而在紧张、心理负担重的氛围中,容易产生高度焦虑和自卑情绪,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排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都需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
教师可通过家庭联系本、家访、电话、校讯通、家长座谈会等多种途径与家长密切联系,共同培养学生健康的自信心。
教师要提醒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要求不能过高或过急,更不能采取粗暴的手段,否则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要协助家长,帮助孩子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成功欲。
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对数学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对数学充满热爱,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鼓励学生爱数学、做数学,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从小就对数学充满信心。
总之,自信心是成功的力量源泉,它能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勇气,激励人发挥最大的潜能。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可以帮助其乐观地面对生活,勇于承受生活中的挫折,勇于向困难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海玲.小学生自信的培养和树立[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04).
[2]王晓利.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3(25).
?誗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