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玮玮
长期以来,基因工程教学一直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从实践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在基因工程教学中的积极性不高,而相对抽象的教学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进而导致基因工程教学的质量相对较低。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对基因工程教学进行改革,要在激发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论基因工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促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一、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从本质上说,教学模式是教学观念的映射,直接表明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态度。在传统的高中生物基因工程教学中,教师按照教材和考试大纲开展教学,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也没有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难以在课堂教学中收获乐趣,也无法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与记忆。
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转变课堂教学模式,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在基因工程教学中开展先学后教模式。
例如,在基因工程教学的开端,教师需要学生理解与掌握基因工程的概念。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这是一个相对痛苦的学习步骤,其需要背记大量的文字,也无法在脑海中建立直观具体的形象,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较低。
此时,教师可以开展先学后教模式。首先,教师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已学的知识以及个人的能力探究基因工程的概念以及实际应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其次,教师不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作为学生探究与学习的引导者与监督者。最后,教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汇总,要指出学生的收获,并针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先学后教模式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指明的方向,极大地提高了基因工程教学的有效性。
二、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需要灵活的选择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法。
例如,在学习DNA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很难通过教材中少量的插图以及个人的讲述让学生建立直观的形象,导致教学的有效性较低。此时,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设备的优势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进行学习。
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视频、图片等方式将肉眼难见的DNA排列、组成和结构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将DNA教学中的相关知识点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标注出来,使学生在直观的观察中建立具体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知识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实践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教师需要在基因工程教学中将实践与理论教学相互结合。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并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实验条件,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实验材料。
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开放的实验,让学生组织实验、实施实验,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并对基因工程有更深刻的认识。
例如,在探究影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活性的因素时,教师只需做好实验的监督者,避免学生出现违规操作而发生危险。此时,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利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最终得出实验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的结果,同时指出学生实验中的不足点,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的来说,对基因工程教学进行改革是新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践不断总结与交流,促进基因工程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建设。
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