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冰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在此教育转型阶段,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多重机遇与挑战。流行音乐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提高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力量。因此,本文就当前新形势下,流行音乐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在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专业素质、加强理论建设、完善监控机制等方面的建设问题,做几点思考。
关键词:流行音乐 高等教育 师资队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建设,在此教育转型阶段,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也同样面临着多重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当前,国内艺术类高校,以及师范类、综合类院校中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几乎均设有流行音乐演唱、流行器乐演奏甚至流行作曲专业,这一现象导致不同院校的相同或相近专业,在招生标准、生源质量及培养模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另一方面,近年来,如《超级女声》、《快乐男声》、《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等各种选秀节目持续火爆,舞台上一些来自艺术院校流行音乐专业的选手,一夜之间就从默默无闻的大学生成为了青少年的偶像,如吴莫愁、张玮、萱萱等,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流行音乐几乎成为了应届考生与家长们搜索频率最高的专业。因此,在此前提下,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流行音乐高等教育质量,成为艺术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流行音乐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流行音乐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正是该专业教育资源中的核心力量。因此,本文就当前新形势下,流行音乐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做几点思考。
一、明确培养目标
新世纪以来,国家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和本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队伍,流行音乐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我们与世界交流的一张名片。
因此,高校应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教师必须树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的教育理念,二者共同的任务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适应、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以先进文化彰显综合国力的新形势下,作为高校中流行音乐专业的教师,我们必须明确当前国家和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培养方案。即培养目标应为“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问题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主要包括“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
二、提高专业素质
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培养出卓越的人才,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与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教学层面,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对所演唱、演奏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传授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技巧。其次,教师应就作品所涉及到的历史时期、社会背景、地域民族、文化思潮等内容,为学生做进一步的讲解和指导。在自我提高层面,教师应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继续苦练、深造专业技能,根据学科前沿动态,努力提高文化素质,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巧,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教学可能。
另外,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师,必须不断积累自身舞台实践经验,包括独唱、独奏,或与学生合作,以示范、实践充实理论讲授,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把握表演风格。譬如:天津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教师山河,既是高校教师,又是多档音乐节目的艺术总监,并时常亲自担任键盘乐手、参与改编作品等;沈阳音乐学院的流行音乐教师赵晗,既是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份子,又是活跃在电视舞台上的高音歌者。这些教师以舞台实践、社会实践作为提升专业素质、完善自我修养、积累舞台经验的契机,以积极的行动力推动、鼓舞学生也能大胆实践,学以致用,最大化锻炼、宣传自我,增加就业机会。
三、加强理论建设
理论是支撑实践的桥梁,没有了理论实践就失去了方向。客观来说,当前我国的流行音乐理论明显滞后于实践,与音乐理论专业的教师相比,大多数流行音乐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加强对流行音乐高校教师逻辑思维能力、理论总结与观点提炼能力、语言表述与写作能力等,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教改项目,争取出版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业教材,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理论建设对流行音乐专业的支撑作用。
首先,在研究视角上,教师应打破“学院派”与“娱乐圈”的身份限制与隔阂,端正学术态度,积极寻找突破口,深入了解流行音乐发展潮流与运行模式,凝练适合我国当前市场环境的研究成果,提高理论研究的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为进一步挖掘流行音乐专业理论建设的深度,教师可横向借鉴艺术学其它专业(方向)范畴中的研究方法,如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声学等等。另外,一方面,教师应主动积极寻找、收集各级图书馆、文化馆站及网络上的相关资料,并按需要分类整理,为理论研究储备大量资料;另一方面,院校应加强图书馆软、硬件建设,增大馆藏,积极寻求与知网、万方等网络期刊、文件资源平台的合作,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研究,以及最终学术成果的孕育,提供坚强后盾。
四、完善监控机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在引进人才、鼓励教学的同时,更应加强评价、监督、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使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在自律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制度的规范管理和制约。另外,在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与社会改革进一步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教师队伍也必然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尤其对于流行音乐专业教师来说,诱惑更多。譬如:由于近几年的流行音乐“热”、明星“热”,诸多社会艺术培训机构甚至学生家长,重金聘请在校任职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教师的教学重心和心态极易产生波动,进而可能影响在校生的教学质量。
完善的监控机制,是促进与提高流行音乐师资培养的质量保证。科学、完备的监督保障体系,应以提高教学质量,孕育教学成果为目标,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围绕流行音乐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并不断完善检查、考核、评估、奖惩等制度,对流行音乐专业教学体系的目标和过程实施全方面的动态监控,以切实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能够创造文化并改变世界的是人才,高校教师是在培育人才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角色,建设一支思想过硬、品质卓越、技巧高超、理论扎实、经验丰富、勇于创新的流行音乐师资队伍,并逐步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流行音乐演唱、演奏、创作教学体系,是进一步推动我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流行音乐专业的高校教师,我们应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根据新形势不断转变教育观念,立足学术前沿,创新培养模式,为切实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项筱刚.流行音乐——20世纪中国音乐史建设亟需完善的课题[J].音乐艺术,2003,(03).
[3]丁同俊.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学科中的专业定位及相关思考[J].艺术教育,2010,(08).
[4]胡振邦.基于高校流行音乐教育现状的一些思考[J].音乐创作,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