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序
摘要: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今天,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本土民族演唱的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分析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了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应用壮族嘹歌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壮族嘹歌 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一、声乐专业学生特点分析
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对将来的学生声乐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相关技能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在演唱技能的提高,对整体音乐表现的过程中有很好的发展。声乐专业学生与专业艺术院校表演专业的学生相比有许多的不同。入校时,他们内在的表现欲望与音乐修养相对薄弱,学生虽然也有表现的激情,但缺乏实际和发展的目标,表演的自我意识淡薄,自信心也不足,有展示自我的强烈愿望又没有很好的方法,而这些不足直接影响对声乐曲目的理解、歌曲的演唱与表现。入学后,大多数同学不够重视对专业的规划,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专注于某一项专业的学习,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们对音乐知识面的了解与认知,不利于音乐综合能力的提高。大多数声乐专业学生的音乐专业基础还是薄弱的,在入学之前虽然通过了一些专业的考前声乐训练,但整体的声音条件还是一般的,有些同学嗓子甚至有一些影响发声的炎症,不利于他们的演唱。由于缺乏具体的声乐实践经验,在入校后只能进行一些基本的声乐教学,对声乐实践能力的提升与加强还是在高年级进行比较多,这也是整体演唱能力的薄弱所致的。而声乐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嗓音条件也非常的重要,所以大多数学生仅仅靠两年的学习时间很难达到有一定水平的演唱标准。
二、壮族嘹歌在声乐教学的运用意义
“嘹歌”是广西壮族的长篇古歌,是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和删改,用古壮字传抄并四处传唱的,反映壮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爱情、婚姻、历史等方面内容的传统民歌,是壮族歌谣文化的精华。嘹歌是壮族民歌的一个歌种,是壮族山歌中的经典作品,因其唱法每一句都有“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以其宏大的篇幅、丰富的题材内容、丰厚深刻的文化内涵、悠扬的曲调和独特的风格,成为壮族民间传统长歌艺苑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广西右江流域、邕江流域和红水河流域壮族人民喜闻乐唱的一种民歌形式,流行于广西右江中游的平果、田东、田阳县和红水河流域的马山县、大化瑶族自治县以及属邕江流域的武鸣县境内的一种壮族山歌,其流传的中心区域在平果县,在2008年嘹歌被授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有的旋律和音调,特有的演唱形式与韵味在声乐教学中具有很好的运用价值,为广西特色声乐的教学提供有利的资源。
三、嘹歌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融入嘹歌唱法的教学
根据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数量多、声乐基础不同,师生比例失调的特点,声乐教学应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比如通过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等形式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具体演唱能力进行合适内容的选择,在个别课的教学上,针对专业较强的学生进行融入嘹歌元素的民族演唱形式等形式,比如选择独唱形式的《木棉树下两相依》这类歌曲的演唱能力与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个人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在小组唱的教学上,主要是选择声音条件不是太好,但形象和表现力较好的学生进行教学,通过一定的舞蹈与乐器的结合进行表演,提高演唱效果。集体课一般是合唱课为主,在教学上体现在人数的参与,选择一些嘹歌合唱曲目的歌曲来教学,使之丰富学生的演唱素质与能力。
(二)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主动运用嘹歌的唱法进行特色教学
现今,我国的声乐教学融入地方民间唱法的学习和欣赏方面所逐渐增多,有些学校开始请一些地方民间艺人来学校教学与讲座,通过宣传与教唱,学生对民间唱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仅限于对个别的演唱技巧的模仿,真正到达理解它的演唱形式和整个相关地方音乐文化还有很长的距离,这种现状不利于我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为了促进声乐专业学生的嘹歌唱法教学能够顺利实现其教学目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主动地探讨运用嘹歌唱法的技巧在声乐教学过程的开展。1.要站在原创者的角度去思考和体会歌曲中所寄托的思想和情感,如果从书生和演员的角度来理解和演绎歌曲的话,则会失了原创的淳朴之感,而向媚俗、油滑等情调更是不可取的。2.要想切实了解和掌握原生态唱法的技巧,学会它的发声方法和润腔方法,就要对民歌的音乐体系特征有具体的了解,熟悉民歌在音、音律、调试、节拍等演唱方面的原则和特点。3.要想用原生态唱法完整的演绎一首民歌,就要对原生态民歌的创作背景有深刻的认识,比如创作者的生活环境、条件、宗教观念和劳动方式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把握住一首歌的个性、精神与气质,从而充分表现出民歌本身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
(三)采用课堂学习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艺术活动
艺术实践活动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声乐技能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在的校园里,除了个别专业突出的学生有参加演出或比赛的机会之外,大部分学生都缺少艺术实践,声乐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舞台实践的机会,把课堂上学到的嘹歌歌曲或嘹歌元素的歌曲应用到艺术实践当中去。结合每学期校团委和各系部组织与开展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演出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嘹歌传唱的活动。从二年级开始,声乐教师可以定期为专业与舞台感较好的同学有针对的准备一些独唱、对唱的曲目;其他的的同学可以为他们准备一些重唱、合唱的嘹歌曲目,这种教学形式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声乐的教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声乐教师要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声乐比赛、合唱比赛、弹唱比赛、儿童歌曲表演唱等比赛,这些比赛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从中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和实践的能力。应注意不要用专业音乐院校的标准去要求每一个学生,要在锻炼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这才体现师范性的特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将原生态的嘹歌融入音乐教育的声乐教学之中,在保留原生态的基础上,注重原生态唱法的长期发展和传承。以创新的视角和发展性的眼光来保护和继承原生态唱法和民间音乐,通过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对嘹歌唱法的挖掘、保护及学习,使我国地方原生态民间唱法大放异彩,从而使我国的民间和民族传统艺术渊源流传。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壮族嘹歌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项目编号:2012XYYBO26;2015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壮族嘹歌融入广西高校声乐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GYB201510。
参考文献:
[1]陈晓芸.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唱法融合[J].北方音乐,2014,(01).
[2]窦智.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院校声乐专业发展概况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3]冯坚.对原生态民间唱法走进高校声乐教育的思考[J].歌海,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