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

2015-06-03 16:44陈建猛
新课程·中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陈建猛

摘 要:介绍了对“双主模式”的认识,提出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式结合教学网站平台实现“雙主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具体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双主模式”;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网站

一、“双主模式”的概念

“双主模式”是指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就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师主导下的课堂中,强调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不同于国内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花了大量精力讲课,可学生的学习效果仍然很差,就像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一切真理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由他重新发明,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它也不同于西方国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西方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与教学重点无关的知识,教师功能极其弱化,未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双主模式”正是取长补短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二、“双主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基于以上教学理念,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双主模式”教学,即在教师主导下,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它强调让学生融入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和内化理论。

三、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在网络平台中的实施

为了让任务驱动教学获得更好应用,笔者特别设计了教学专用的网络平台。学生人均一个账号,教师通过管理员权限进行教学管理。平台实现主要教学功能,如学生账号管理、任务资源下载、作业上交、留言反馈、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互评等。结合教学网站,“双主模式”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实施分为三部分。

(一)学习任务的准备

1.任务的设计

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要是“任务”的选择与设计,重点考虑三方面:

(1)有明确的目标

把每一个学习模块分解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 “小任务”, 重组 “小任务”实现单元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分布在“任务”编排中。每个“任务”的设计考虑知识点的含量、难易度、前后“任务”之间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2)注重趣味性和生活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设计的任务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很难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任务设计还应注重生活性,实现生活化,以便学以致用。

(3)体现层次化

不同学校的计算机资源配置和学生的信息技术修养存在差异。设计任务时,应当根据计算机配置和学生的实际分好层次、准备好足够的素材。任务可分为基本任务和拓展任务两种。基本任务设计体现可考核性,及时跟踪和检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拓展任务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任务的分发

设计好的“学习任务”分发到各个班级的学生个人主页中,学生一旦登录便可获取最新“学习任务”。平台设置“学习向导”,提供大量预习素材,引导学生预习新课。

(二)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教学,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运用“双主模式”教学,让课堂焕发奇光异彩。运用以下几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

1.引导阅读

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投入到实践操作中,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

2.学生演示

以学生演示替代教师示范,更新教学手段,备受学生关注。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评价,一起得出正确的结论,为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视频教学

当学生演示与教师指导都不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时,提供教学视频素材是非常必要的。视频素材可在学生主页的相关章节栏目中下载,便于随时随地获取。

4.上传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后,选择相关栏目和章节提交作业,便于教师查看与管理。学生在规定期限内拥有修改作业并重新提交的权限,不断改进作业质量。教师审核和点评后,学生可获得相应的积分,是过程性评价实施的组成部分。

5.留言反馈

学生若有疑问可通过留言板给教师反馈信息,留言可设置为公开和隐私。教师主页中收到留言提示时,可及时回复解决相关问题。

(三)优化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分为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评价结果由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所得积分按一定比例组成(教师自定义设置)。总评成绩由平时作业所得积分和期末上机考试评定所得积分组成,各占70%和30%。这种算法由网站功能自动实现,学生可在个人主页看到每次的得分情况和点评情况,及时补缺补漏。

由于时间与精力的限制,笔者给每一个学生账号随机分配五位同学的作业,便于查看和点评,学生点评完成后即可获得一定的积分(教师权限设置),评定结果自动在对应学生的主页上呈现,激励学生互评,教师可查看整体评定情况。若课堂时间不足,互评未能顺利完成,学生可在之后的48个小时内继续完成,以确保评定实效。这种互评方式,可激励学生相互监督和促进。

这种结合教学网站的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是笔者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适合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J].网络科技时代,2002(01).

编辑 范昕欣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