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综合法与分析法

2015-06-03 06:13吕佐良
中学生理科应试 2015年3期
关键词:综合法本题分析法

在求解数学问题时,若能开拓思维空间,采用灵活多样的解题策略,往往可以以巧取胜,提高解题技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思维的品质.下面举例说明,相信同学们能够从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一、回归定义

在解答某些问题时,回归定义常常可获得题设信息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达到合理运算,准确判断,灵活选择的目的.

例1若a=ln22, b=ln33, c=ln55,则( ).

A. a

C. c

解析∵a-b=ln22-ln33=3ln2-2ln36=ln8-ln96<0,

a-c=ln22-ln55=5ln2-2ln510=ln32-ln2510>0,

∴本题应选C.

点评平凡的解法,神奇的效果,使解题过程简单明了.

二、整体代换

此法无需考虑问题的细枝末节,而是注重通览全局,将问题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通过分析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通过整体代换,达到快捷求解的目的.

例2求sin10°·sin30°·sin50° · sin70°的值.

解析设A=sin10°·sin30°·sin50°·sin70°,B=cos10°·cos30°·cos50°·cos70°,则A·B=116sin20°·sin60°·sin80°·sin140°=116cos10°·cos30°·cos50°·cos70°=116B.

∵B≠0,∴A=116,即sin10°·sin30°·sin50°·sin70°=116.

点评根据已知三角式的整体结构,采用整体代换的方法,构造一个对偶式,于是将问题化繁为简,快速获解.

三、巧用特值

通过选取恰当的特殊数值进行简单的运算、推理或判断,可使问题快速获解.

例3已知y=f (x)是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实数x1≠x2,λ≠-1,α=x1+λx21+λ,β=x2+λx11+λ,若|f (x1)-f (x2)|<|f (α)-f (β)|,则( ).

A. λ<0 B. λ=0

C. 0<λ<1 D. λ≥1

解析由α、β的给出形式,不难联想到定比分点公式.若设A、B、P、Q分别是x1、x2、α、β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则P、Q分向量AB、BA的比都是λ,又因为y=f (x)是单调函数,所以|f (x1)-f (x2)|<|f (α)-f (β)||x1-x2|<|α-β|,所以P是向量AB的外分点,从而λ<0.

若令f (x)=x,则可立即得出λ<0.

故应选A.

四、活用性质

许多数学问题利用性质都可顺利求解,因此对于数学中的一些性质我们务必要熟记,常会为解题带来方便.

例4设f -1(x)是函数f (x)=12(ax-a-x)(a>1)的反函数,则使得f -1(x)>1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a2-12a, +∞) B. (-∞,a2-12a)

C.(a2-12a, a) D. [a, +∞)

解析由a>1可知,f (x)是R上的递增函数,又f -1(x)>1,∴f [f -1(x)]>f (1),根据反函数的性质有x>f (1)=a2-12a.

故应选A.

五、数形结合

有些数学问题都具有鲜明的几何意义,解题时若能够数形结合,以形帮数,则可使问题快捷获解.

例5已知方程f (x)=(x-a)(x-b)-2(其中a

A. α

C. a<α

图1解析a、b是方程q(x)=(x-a)(x-b)=0的两根,作出函数f (x)、q (x)的图象,如图1所示.因此本题应选A.

点评有时解题思路难以打开,往往是由于数形分离所致,此时若能够认真分析题目的数形结合特征,从形中觅数,数中思形,常常可以快速地寻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六、巧用估算

许多选择题都有一定的运算量,常规解法是列式计算,既费时又费力.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常常只需一些简单的估算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来.

例6已知过球面上A、B、C三点的截面和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一半,且AB=BC=CA=2,则球的表面积是( ).

A.16π4 B.8π3 C.4π D. 64π9

解析对于本题若先算出球的半径R,然后求球的表面积,是“小题大做”.其实对R作估算即可排除三个错误选项,注意到R不小于△ABC的外接圆半径233,故得S=4πR2≥4π(233)2=16π3,选项A、B、C的值都小于16π3.

故应选D.

七、特殊化法

对于一些选择题,运用特殊化方法求解,不仅可以快速获解,并且有利于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常用的特殊方法有:取特殊值、选特殊点、找特殊角、构特殊函数、画特殊图形等.

例7椭圆x29+y24=1的焦点为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解析设P(x, y),当∠F1PF2=90°时,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5,由此可得点P的横坐标x=±35,又当点P在x轴上时,∠F1PF2=0°;点P在y轴上时,∠F1PF2为钝角,由此可得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35

八、活用结论

对于某些典型问题的结论若能熟记于心,常常会使解题走入捷径,凸显奇效,快速求解.

例8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则在正方体八个顶点间的所有连线中,成为异面直线的共有多少对?

解析如果以其中一条棱进行分类的话,很难搞清“重”与“漏”,然而大家对以下两题很熟悉:(1) 以正方体的八个顶点为顶点的三棱锥有多少个?(2) 如果两条异面直线称为“一对”的话,一个三棱锥中有多少对异面直线?故可将本题分解成两个熟悉的问题,即考虑一种对应.由于(1)的答案是C48-12=58个;(2)的答案是3对,故本题的答案为58×3=174对.

点评本题若直接寻找异面直线的对数,既繁琐还容易遗漏,而通过引入三棱锥,经过简单的计算三棱锥的个数,使得三棱锥的个数与异面直线的对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从而使问题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问题,

九、灵活转化

把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灵活转化归结为熟悉易解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9已知数列{xn}满足x2=x12,xn=12(xn-1+xn-2),n=3, 4, ….limn→∞xn=2,则x1=( ).

A.32 B. 3 C.1 D. 5

解析在已知递推式两边同时加上12xn-1,得到一个新的递推关系:xn+12xn-1=xn-1+12xn-2.显然数列{xn+1+12xn}是常数数列,并且xn+12xn-1=x2+12x1=x1,在该式两边同时取极限,得2+1=x1.

应选B.

点评将非常规的数列问题转换为等差、等比数列问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不过,切入点不同,繁简程度则会大相径庭.

(收稿日期:2014-12-20)

点击综合法与分析法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二中学(710077)吕佐良

综合法与分析法是处理高中数学证明题的两种基本方法.有副数学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由因导果顺藤摸瓜(综合法),下联:执果索因逆推探源(分析法),横批:得心应手.它形象地概括了综合法、分析法在数学证明中的思维模式.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这两种证题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本文对其原理作一系统归纳,并拟例说明.

一、综合法

1.定义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得到所证明的结论成立的方法称之为综合法. 综合法又称顺推法或由因导果法.

2.特点

是从问题的条件出发,寻求其结论的方法,即“由因导果”,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成立的必要条件.

3.思维模式

用P表示已知条件,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其逻辑思维模式为: PQ1Q2…Q,其中间结论未必唯一,只需从其中某一个推导出结论即可.

4.实施步骤

分析题目条件,搜寻已知条件和要证结论之间的有关公理、定理、性质等,确定证题的切入点;

综合所得信息,依据思维模式进行推理论证,从而证得结论.

5.注意事项

推理过程条理性逻辑性要求比较强,一环扣一环,关键的推理要有详尽的表述,且忌过程不可缺省.

二、分析法

1.定义

从要证命题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纳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的证明方法称之为分析法.分析法又称逆推法或执果索因法.

2.特点

是从问题的结论出发,先假定所证的结论成立,分析这个命题成立的条件,把证明这个命题转化为判断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原命题成立,因而称之为“执果索因”.

3.思维模式

用P表示已知条件,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其逻辑思维模式和书写格式为:要证Q成立,只要证P1成立,即证P2成立,只需证P3成立,…,即证P成立,因为P成立,所以Q成立.

4.实施步骤

依据思维模式,由命题结论出发,逐步推演,探寻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5.注意事项

(1)步步追溯的条件都是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2)由结论出发,往往从多种角度去追溯,因而逆推的途径不只一条,在逆推中要时时联系已知条件进行猜想,选择最佳途径.

(3)要严格地按照分析法的格式书写,必要的文字叙述不可缺省.

三、典例精析

例1已知a,b,c∈R+,n∈N+,且f(n)=lgan+bn+cn3,求证:2f(n)≤f(2n).

证明∵2f(n)=2lgan+bn+cn3=lg(an+bn+cn3)2

=lga2n+b2n+c2n+2anbn+2bncn+2cnan9.

又∵2anbn≤a2n+b2n,2bncn≤b2n+c2n,2cnan≤c2n+a2n,三式相加得2anbn+2bncn+2cnan≤2(a2n+b2n+c2n),

∴2f(n)≤lga2n+b2n+c2n+2(a2n+b2n+c2n)9

=lga2n+b2n+c2n3=f(2n).

点评将几个不等式相加(或相乘)的方法,是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变形技巧.

例2已知椭圆x24+y2=1,过点B(-1,0)的直线l交椭圆于C、D两点,交直线x=-4于点E,点B,E分CD的比分别为λ1,λ2,求证:λ1+λ2=0.

证明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1),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4k2+1)x2+8k2x+4(k2-1)=0.设C(x1,y1),D(x2,y2),则x1+x2=-8k24k2+1,x1x2=4k2-44k2+1.由CB=λ1BD,得(-1-x1,-y1)=λ1(x2+1,y2),∴-1-x1=λ1(x2+1),λ1=-x1+1x2+1.记E(-4,yE),同理由CE=λ2ED,得-4-x1=λ2(x2+4),λ2=-x1+4x2+4,∴λ1+λ2=-x1+1x2+1-x1+4x2+4=-2x1x2+5(x1+x2)+8(x2+1)(x2+4),其中2x1x2+5(x1+x2)+8=2·4k2-44k2+1-5·8k24k2+1+8=0,故λ1+λ2=0.

点评本题从条件出发,将直线方程代入椭圆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λ1与λ2的表达式而获解,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在用综合法时,解题思路不是盲目的,而是根据结论这个目标合理地利用已知条件.

例3已知0<θ<π,证明:2sin2θ≤cotθ2.(提示:cotθ2=1+cosθsinθ)

证明要证2sin2θ≤cotθ2,只需证4sinθcosθ≤1+cosθsinθ. ∵0<θ<π,∴sinθ>0,故只需证4sin2θcosθ≤1+cosθ,即证4(1+cosθ)(1-cosθ)cosθ≤1+cosθ.∵1+cosθ>0,∴只需证4(1-cosθ)cosθ≤1,即只需证4cos2θ-4cosθ+1≥0,即证(2cosθ-1)2≥0,这显然成立.∴2sin2θ≤cotθ2成立.

点评本题是一道典型的分析法证明题.如果要证的不等式通过等价变形容易化简,化简后能由条件直接得出,或者化简后是一个显然成立的不等式,就选择用分析法证明.对本题来说,熟记一些三角恒等式的变形是关键.另外,在用分析法证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也即证”等词语.

例4设a,b∈R,且|a|+|b|<1,求证:方程x2+ax+b=0(a2-4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

证法1综合法(利用方程的观点) 设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1,x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a,x1x2=b,则|x1+x2|=|a|,|x1x2|=|b|,∴|x1+x2|+|x1x2|=|a|+|b|.又|a|+|b|<1,∴|x1+x2|+|x1x2|<1,即|x1+x2|+|x1x2|-1<0,又|x1+x2|≥|x1|-|x2|,∴|x1|-|x2|+|x1x2|-1<0,即|x2|(|x1|-1)+|x1|-1<0(|x2|+1)(|x1|-1)<0|x1|-1<0|x1|<1.同理可证|x2|<1.故方程x2+ax+b=0(a2-4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

点评本方法从已知入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关系式,再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直接推得两根的绝对值都是小于1的,很好地体现了综合法证题的过程.

证法2分析法(利用函数的观点) 要证方程x2+ax+b=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只需证函数f(x)=x2+ax+b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位于(-1,1)之间,只需证f(1)>0,f(-1)>0且-1<-a2<1,即证f(1)=a+b+1>0,

f(-1)=b-a+1>0,

-1<-a2<1. ∵|a|+|b|<1,|a|+|b|≥|a+b|,∴|a+b|<1,即-10;∵|a|+|b|≥|a-b|,∴|a-b|<1,即-10,又|a|+|b|<1,∴|a|<1,即-10)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

点评本方法从结论出发,寻求出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再根据已知条件和绝对值不等式证明了充分条件是成立的,进而证明原结论.用分析法证明问题,要注意典型特征:“执果索因”,注意每一步证明都是寻找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另外需要注意一些联结词的使用,这也是分析法的特征之一.

综合法与分析法是两种思路的证明方法,综合法是顺推,分析法是倒溯,二者各有优缺点:综合法条理清晰,宜于表述,缺点是探路较难,易生枝节;分析法容易探路,且探路与表述合一,缺点是表述容易出错.因此,对于一些较难的问题,常把两者交互运用,可互补缺点.

例5已知数集A={a1,a2,…,an},(1≤a1

(1)分别判断数集{1,3,4}与{1,2,3,6}是否具有性质P,并说明理由;

(2)证明:a1=1,且a1+a2+…+an1a1+1a2+…+1an=an;

(3)证明:当n=5时,a1,a2,a3,a4,a5成等比数列.

解析(1)∵3×4与43均不属于数集{1,3,4},∴数集{1,3,4}不具有性质P.由于1×2,1×3,1×6,2×3,62,63,11,22,33,66都属于数集{1,2,3,6},∴数集{1,2,3,6}具有性质P.

(2)(用综合法证明)∵A={a1,a2,…,an}具有性质P,∴anan与anan中至少有一个属于A.由1≤a1an,∴ananA,从而1=anan∈A,∴a1=1. ∵1=a1an,∴akanA(k=2,3,…,n).由A具有性质P可知anak∈A(k=1,2,3,…,n).又anan

(3)(用分析法证明)要证a1,a2,a3,a4,a5成等比数列,只需证a5a4=a4a3=a3a2=a2a1=q即可.又a1=1,∴ 只需证q=a2,即a5a4=a4a3=a3a2=a2.由(2)知当n=5时,a5a4=a2,a5a3=a3,即a5=a2a4=a23.∴只需证a4a3=a3a2=a2即可.又由1=a1a2a4=a5,从而a3a4A.由A具有性质P,可知a4a3∈A.由a2a4=a23,得a3a2=a4a3∈A,且1

例6已知a>0,b>0,且a+b=1,求证:(a+1a)(b+1b)≥254.

证明要证(a+1a)(b+1b)≥254,而(a+1a)(b+1b)=a2b2+(a2+b2)+1ab,只需证a2b2+(a2+b2)+1ab≥254,即只证4(ab)2+4(a2+b2)-25ab+4≥0①,∵a>0,b>0,且a+b=1,不妨设a=12+t,b=12-t,-12

点评本题中含有限制性条件a+b=1,当用分析法得到①时,我们转入用综合法证明①成立.由此得到启示:当用单纯的分析法或综合法证明不易下手时,先用分析法开道,再用综合法去“迎合”分析法的某一步结果,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畅通,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

例7已知a,b,c∈R+,且a+b+c=1,求证: 3a+2+3b+2+3c+2≤33.

证明要证3a+2+3b+2+3c+2≤33成立,只要证(3a+2+3b+2+3c+2)2≤27,即证23a+2·3b+2+23a+2·3c+2+23b+2·3c+2≤18①

∵23a+2·3b+2≤(3a+2)2+(3b+2)2=3a+3b+4.同理可得23a+2·3c+2≤3a+3c+4,23b+2·3c+2≤3b+3c+4.∴23a+2·3b+2+23a+2·3c+2+23b+2·3c+2≤6(a+b+c)+12=18②

从而得3a+2+3b+2+3c+2≤33.

点评本题中含有根号,可依教材中例题的解法,考虑用分析法. ①是由分析法得出的,②是由综合法得出的,①②的结合才完成了题目的证明.由此可以看出分析法与综合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二者可以有机的结合.

一般地,如果所证问题的难度较大,需要一边分析一边综合,实现两头往中间靠,即“两边夹”的办法,以达到证题的目的,分析的终点是综合的起点,综合的终点又是分析的起点,这充分表明分析法与综合法之间互为前提、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收稿日期:2014-10-11)

猜你喜欢
综合法本题分析法
中考英语易错题解析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综合法求二面角
既有钢纤维混凝土超声回弹综合法的试验研究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摆放套娃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今天是几月几日
基于综合法的火炮方向机齿轮传动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