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计算机类专业适应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

2015-06-02 12:49李鹏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双师型教师

李鹏

摘要:为适应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要,该文讨论了计算机类专业如何改革的几点思考,重点阐述了“走出去、请进来”的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特征与Java方向工程实践的安排。

关键词:转型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139-02

Abstract: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some thoughts on how to reform the computer class, expounds the "going out, please come in" computer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feature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engineering practice about Java direction.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onnel training plan;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 "double type" teachers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就指出:“《教育发展纲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刻理解其中所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在《教育发展纲要》第七章高等教育(二十二)条指出: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计算机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等)如何适应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大力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符合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 认真学习与领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产业转型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提高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支撑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特色发展。

2 修订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应用型与技能型人才的教育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首先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其次选好核心课程组织教学,并安排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

2.1 培养目标

明确的培养目标:面向信息产业的制造、服务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能顺利地进入IT领域相应就业,从事有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应用、开发、信息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2.2 专业核心课程的选定

专业核心课程可以分为公用的核心课程和多个方向的核心课程,例如,可以分为.NET应用开发方向和Java应用开发方向,见表1。.NET应用开发方向具有良好的通用性,Java应用开发方向具有时代特征,就业形式好。

2.3 人才培养计划要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除了每门课程的课内上机与实验外,针对主要的专业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综合实训等实践性教学,还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包括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程序员资格证书考试、创新实践学习等。如果不计算课内上机学习,实践教学可达62学分,第二课堂15学分,合计能超过总学分的40%。

3 扎实推进“走出去、请进来”的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

按照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计划安排,结合各专业方向,为了加强实践过程的工程化、管理流程的企业化,组织学生到计算机科技培训单位或者请到学校来的方式,分层次、分级别安排综合性实训实践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计算机实训教学可以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能从开发技术方面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就业的零距离,大大提高了计算机专业学生服务地方经济的需求。

3.1 综合性实训教学的技术特征

采用企业化管理方式,让学生逐步适应企业氛围和企业要求,熟悉和了解企业、行业需求,从而逐步与市场接轨。

根据人才培养计划,分层次、分级别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在项目中设置项目管理、架构设计、系统分析、编码测试、配置管理等角色,达到相应的实践目标。

工程实践中应用国际的前沿技术和工具,面向现代软件工程和项目管理,提升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引入ALM管理工具和平台,如IBM CLM、MS VSTS等,采用CMMI、RUP等过程体系,充分体验业界前沿的研发管理工具和平台。

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一些前沿的、行业热点项目,供学生选择;使学生在掌握常规软件编程技能的同时,接触到云计算、物联网、3D、移动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前沿IT热点技术,培养学生的技术研究兴趣。

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群的内容,在实践过程中紧密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群的理论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使实践和理论相衔接,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加深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为培养复合型、实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3.2 综合性实训教学内容的设置

软件工程课程群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架构设计、系统分析、项目管理、UML、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测试等课程,具体实训内容的方向有Java方向、.NET方向等。通过项目实践对所涉及的课程群进行强化和应用,在实训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运用,特别是实际开发和管理工具、平台,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扩展和补充,让学生借助较新的、较为流行的平台和工具的使用,跟上软件企业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满足现代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

表2是关于Java方向的工程实践安排,通过一定规模的项目开发实践,使学生掌握Java开发平台,体验CMMI软件开发流程和规范。

4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大力培养年青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只能从事理论研究与应对日常课堂教学,是根本不可能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学校也不可能长期依赖培训机构或企业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力培养“双师型”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一是指“双职称教师,即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具有工程师及以上的技术职称,二是指“双素质型”,即教师既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三是“双融合论”,即既能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的“双能力”。

5 结束语

计算机专业为了适应高校的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首先要彻底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审订课程体系,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部分教材, 高度重视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向计算机科技培训单位学习,对学生实行综合性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训练。

参考文献:

[1]湖北省老教授协会.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促进高等教育结构战略调整,2014.

[2]房鼎益,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与新教学计划[J].计算机科学.1999,6(2).

[3]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教务处.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14级人才培养计划,2014.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