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应用

2015-06-02 23:55郑汉艺
科技与创新 2015年9期
关键词:管腔符合率造影

郑汉艺

摘 要:目的是探讨冠心病患者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是选取2013-03—2014-03我院接收治疗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入院后,先对所有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然后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及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检查结果。结果发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率明显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诊断率比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高,在动脉狭窄诊断上的准确率也较高,能够为医生开展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冠心病;64排螺旋CT;诊断方法;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81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09.121

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发病较快、致残致死率高,因此需要做好早期的诊断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一般采用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但这种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价格也比较高,实用性不强。因此,需要寻找更加高效安全的诊断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诊断的准确率。近来来,随着CT技术的发展,冠心病的诊断中也开始使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并且初见成效。我院采用该技术进行诊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03—2014-03接收治疗的疑似冠心病患者80例。男性患者58例,年龄在42~78岁之间,平均年龄(54.2±4.3)岁;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3~77岁之间,平均年龄(53.8±4.9)岁。患者中存在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等病症。

1.2 诊断方法

对所有的患者先后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将结果进行对照。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让患者调整好情绪和心态,保持仰卧的姿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屏气练习,使得腹部在CT扫描过程中保持静止。将探测器的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好,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处于最佳屏气状态时扫描。扫描要遵循从心底部到膈下的顺序平扫,注意查看患者动脉里的斑块和钙化现象。

冠状动脉造影:向患者体内按照3 mL/s的速度注入碘剂,让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屏气,实施冠状动脉造影。以患者出院时是否被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为标准判断两种方法的准确性(冠状动脉狭窄的标准:冠状动脉官腔直径小于50%)。

1.3 观察指标

正常:患者冠状动脉内没有出现斑块,内壁没有缩小。轻度: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缩小20%~50%. 中度: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缩小50%~75%.重度: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缩小75%~98%. 闭塞:患者冠状动脉管腔完全堵住。

1.4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中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5.0分析和处理,采取x2检验和t检验表示组间差距,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方法诊断结果

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诊断下,80例患者中出现43例阳性、37例阴性,其中,阳性符合率为95.56%,阴性符合率为90.24%;在冠状动脉造影下,80例患者中出现38例阳性、34例阴性,其中,阳性符合率为84.44%,阴性符合率为82.93%.CT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动脉造影,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方法诊断结果对比/%

组别 阳性 阴性 符合率

CT组 43 37 95.56/90.24

造影组 38 34 84.44/82.93

P <0.05 <0.05 <0.05

2.2 不同方法的诊断情况对比

在不同的诊断方法下,所诊断出来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总体情况相当,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体的诊断情况上,两者诊断结果出现了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方法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情况

组别 正常 轻度 中度 重度 闭塞

CT组 43 9 14 10 4

造影组 50 3 13 10 4

P <0.05 <0.05 >0.05 >0.05 >0.05

由表2可以看出,采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诊断中度、重度和闭塞三种程度的动脉管腔狭窄上没有明显的差别,而在轻度和正常两个程度上的诊断呈现出明显的差别。

3 讨论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的增加导致人们的身体负荷越来越重,以冠心病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呈现出多发趋势,而且发病人群也开始年轻化。这一现象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沉重的负担,如果不对冠心病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增加致残致死的概率。因此,在防治冠心病上,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强早期的诊断,对疑似现象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便采取下一步措施。

临床上,对冠心病的诊断一般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能够在诊断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治疗。这一方法长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方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实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使得人们不断寻找新的更有效的诊断方法。64排螺旋CT在成像上更具有优势,它能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搜索范围更大,在检查患者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方面比较准确,对患者的伤害较小,能随时进行重复扫描,还能结合具体的影响对心脏进行分析。这些优点使得其在冠心病的诊断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本实验中,通过为患者先后实施两种不同的诊断方法,发现其诊断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差别。在诊断总结果中,CT诊断的阳性和阴性诊断准确率以95.56%和90.24%明显高于造影诊断的84.44%和82.93%.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对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上,两种诊断方法在中度、重度、闭塞三个程度上结果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和正常两种程度的动脉狭窄诊断上,CT诊断明显比造影诊断的准确率高,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影像诊断有一定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提高诊断成功率,及早发现症状;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免受造影技术对身体的损伤。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影像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准确率高,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戴晓燕,向红,丁兆刚.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1(04):204-208.

[2]萧植丰.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及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3(03):278-279.

[3]罗贵全,邓学军,江舟.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J].华西医学,2013(09):1394-1397.

[4]孙健男,么刚,刘影,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09(02):147-150.

[5]张启禄,赵德辉,张标,等.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误诊[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51-52.

[6]关则劲,谭世奇,周永生,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03):624-625.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管腔符合率造影
胎儿出生缺陷70例产前筛查超声诊断的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冠状动脉CTA检查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两种干燥设备对管腔器械干燥效果分析
超声造影和x光造影区别?
品管圈在降低精细管腔类器械直径≤5mm清洗不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如何看待CT冠状动脉造影
口服等渗甘露醇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