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羊城文化培育新羊城人

2015-06-01 23:22曾东辉张丽丽
中小学德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羊城粤语校本

曾东辉 张丽丽

文化具有与生俱来的地缘性特征,每一所学校在自身文化演进中都不可避免地打下鲜明的地域烙印。顺势而为,借助地域文化塑造学校的文化性格,涵养学生品质,便成为学校文化创新的重要思路。广州市天河区羊城花园小学依托广州本地人文资源,以羊城文化特色构建“爱我羊城”校本德育课程,传承“开放 兼容 务实 创新”的广州精神,为每一个羊城学子负责,不断培育新羊城人。

一、寻根:探寻羊城文化课程核心

清晰的核心理念是开发校本德育课程的前提和基础。立足校本实际,根植地域文化沃土,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才能创生文化底蕴深厚、服务学生成长的校本德育课程,回应时代与学生发展的要求。“爱我羊城”校本德育课程根植于广州本土文化,既注重广州文化的传承,更注重回应羊城学子的成长需求,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自身的文化根脉。

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羊城”之称谓,源自一个家喻户晓的美丽神话“五羊衔谷,萃于楚庭”。五位仙人骑着不同毛色口衔稻穗的仙羊驾临广州,解救饥荒后,五只仙羊化作石羊留在山坡。从此,广州稻穗飘香,成为岭南最富庶之地。“五羊城”“羊城”由此得名,而“羊文化”也因此成为广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羊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岭南文化的中心地,也是中国近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城市文化可谓贯穿古今、融汇中西,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更锻造了“敢为人先”“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等新时期广州精神。这些都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取之不竭的人文资源。

学校是羊城花园小区配套学校,学生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俗、语言等都有一定差异,许多孩子不懂粤语,对广州文化缺乏了解。学生家长多是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来穗创业者和建设者,对广州文化的适应度和接受度较高,自然期盼孩子能融入广州生活。

基于以上思考,学校确定了“爱我羊城”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思路:即以广州文化和新时期广州精神为根基,以“开放、 兼容、务实、创新”为课程核心,让孩子们从小了解羊城文化,将生命植根于羊城文化丰厚的土壤,成长为新时代的羊城人。

二、品读:开启羊城文化之旅

“爱我羊城”校本教材以羊城文化为载体,开发了系列读本,包括《羊城美景》《羊城美食》《粤语》《羊城艺术》《羊城交通》《羊城商业》《羊城名人》《羊城明天会更好》等。教材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选题和自主探究,引领学生走进羊城,了解羊城文化。

教材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每个年级两册,分两个学期完成学习。每册教材设有四个单元,分别为《我的主题:活动选题》《我的计划:方案设计》《我的行动:活动实施》《我的收获:活动总结》。教材图文并茂,形式活泼,指导学生从学习自主选题开始,根据教材范例,尝试设计活动方案,并展开社会实践,集体分享活动收获。

例如,三年级第一学期教材《羊城美景》,第一单元包括“羊城的名山秀水”“我想研究的问题”和“我的小主题”三个部分。首先,通过“教师指引”,提示孩子们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出想研究的问题。之后,教材图文并茂地介绍羊城的名山秀水,如越秀山、广州塔、陈家祠等,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羊城美丽的人文景观;并以“小调查”和“讨论角”指导孩子们开展实践调查。在此基础上,用“方法角”指导孩子们学会筛选和分类主题,确定研究主题;“讨论区”则提倡孩子们通过交流,组建研究小团队,实现合作实践与探究。第二单元则从“活动方案的组成”开始,通过范例向孩子们介绍活动方案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方法。第三单元活动实施,则是重点内容。通过“文献中的秘密”“我是小小调查家”“走进美丽的风景区”“我是羊城小导游”“为景点设计广告宣传画”“阶段性交流展示活动”等内容,引领孩子了解羊城美景的历史渊源,走进景区、社区感受羊城美景和人文气息,并为景区发展建言献策,开展生动的社会实践。最后,通过活动总结,展示和评价活动成果,让每一个孩子收获成功的喜悦。

“爱我羊城”校本教材依托羊城深厚的人文底蕴,引领孩子们感受其商业文化、饮食文化、传统艺术和民俗民风。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极具童趣,深受孩子们喜爱。孩子们读教材、赏美景,更在教材的“鼓动”下,走进人文广州,开始了生动的羊城文化之旅。

三、践行:融入羊城人文生活

儿童的品德往往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感悟而逐步建构的。让孩子在广阔的社会课堂中实践、磨砺,“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广州精神方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学校以教材为蓝本,争取有关部门和社区的支持,根据单元设计线索,组织孩子们通过自主选题,设计活动方案,组建研究小团队,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例如,三年级孩子在《羊城美景》主题学习中,实地考察了广州的著名景点,如白云山、陈家祠、越秀公园、广州塔、沙面等。活动中,孩子们争做景点小导游,研究小团队还为景点设计旅游路线,如广州“红色之旅”、生态旅游路线、羊城新景观光路线等。四年级学生在《粤语》主题学习中,走进社区积极宣传粤语,并上演了“粤语舞台show”。孩子们或表演小品、相声,或上演脱口秀、粤语童谣表演唱,节目精彩纷呈,受到同学们和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五年级则以《羊城交通》为主题,审视羊城的交通状况。例如,有同学以自己所在社区为研究对象,调查社区交通的拥堵情况。最终形成调查报告,指出拥堵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交给相关主管部门,希望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六年级学生已有一些社会经验,开始关注广州民生。孩子们参观了农民工博物馆,深入了解农民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走进其工作和生活场所,调查农民工主要从事的职业,了解他们为广州发展作出的贡献。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走进了“爱我羊城”教材所描绘的广州生活,更从中发现了教材无法呈现的精彩。他们开始思考,“我能为广州做什么”。孩子们爱上了广州,更爱上了无处不在的羊城文化。

如今,每逢节假日,孩子们或自发走进社区,用义务劳动为美丽羊城尽心尽力;或陪伴家长,逛菠萝庙、广府庙会、看端午龙舟、品广州早茶……孩子们和家长一起,逐渐融入了火热而朴实的广州生活,更创造着美好的广州生活,“开放、兼容、务实、创新”的广州精神逐渐渗入孩子的生命之中。

参考文献

[1]朱骏.学校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J].中小学德育,2014(10).

[2]姚桃.“羊城八景”历史变迁的审美文化分析[J].中国名城,2012(2).

(作者单位:广州市天河区羊城花园小学

广东广州 51066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羊城粤语校本
羊城颂
羊城也是我的家
羊城快速通道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第一本小学校本粤语教材问世
风起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