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真的靠谱吗?

2015-06-01 14:20焦建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9期
关键词:教室理论微课

焦建利

2006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中学(又译作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艾润·赛蒙斯(Erren Semons)和江纳森·伯格曼(Johnathen Borgman)首创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后受到世界各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大量的媒体报道涌现出来,不少的试点项目逐步展开……

自颠倒教室/翻转课堂诞生以来,对其赞美和质疑的声音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赞美的人说:“自夸美纽斯以来班级授课制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而质疑者和来自一线的一些教师满怀疑虑地问:“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靠谱吗?”

● 颠倒教室/翻转课堂:一种混合学习模式

所谓颠倒教室/翻转课堂,表面来看,它是一种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追求家校合作且将其功能进行倒置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昔日在教室中由教师讲授来实现的“知识传授”,在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演变成了课前的、借助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也就是微课,来完成的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而过去教师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完成,从而实现的“知识内化”,现在变成了课堂中在教师指导下的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与协作学习(如图1)。

在国内,很遗憾的是,更多的人在谈论“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制作,较少人谈“微课”的应用;相比较而言,更多的人在谈论“微课”,较少人谈“颠倒教室/翻转课堂”;较多的人在谈论“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很少有人谈及“混合学习”。其实,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本身就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式。

随着技术在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普及,教学的样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从众所周知的面对面教学,到越来越多的基于网络的在线教学,学校教学的形态和样式丰富起来了。而随着教学实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将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以深化人才培养的质量?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就是混合学习。

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混合学习模式,它是未来二十年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乃至包括职业基础教育在内的课堂教学模式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和潮流。

● 用旧理论解读新现象

在本文给答案之前,让我们先翻出一个旧的理论,来对颠倒教室/翻转课堂这一新现象加以解读和分析,这个旧理论就是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其实,1956年提出的这个旧理论,影响了全世界的学校教育,被誉为是20世纪对世界学校教育影响最大的四大教育理论之一,也可以说是,今天,在全世界,在每一间教室里,每一位合格的教师,每一天都不得不与之打交道的理论。

熟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人都知道,布鲁姆将知识领域的目标分成了六个层次(如图2)。这六个层次,由低到高,由下到上,难度越来越大。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的任务是“传授知识”,突破的重点是“识记”和“理解”,尽管其难度比较小,学校还是为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帮助。而下课的时候,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许多作业,试图通过让学生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来实现“知识的内化”,其核心意图是实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如图3)。这些任务难度是比较大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很少,家长也无法帮助孩子很好地完成功课,于是“一对一课外辅导”火遍大江南北。

同样,我们拿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来分析一下颠倒教室/翻转课堂。从图4中可以看出,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最外在的改变,是交换了教室和家庭之间的位置,也就是说,过去在教室里由教师讲授来完成的“识记”和“理解”,现在放在网络上,经由网络借助微课自主学习来实现,其难度相对较小,需要的帮助也少。而过去在家里经由家庭作业来实现的“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因其难度大,学生需要的帮助比较多,现在放在教室里,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

借助1956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从理论和逻辑的层面上来看,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发挥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 靠不靠谱,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

在很多场合,无论是和一线教师在一起,还是和学界同行在一起,在交流的时候常常听到一些朋友讲,这个基于微课的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真的靠谱吗?其实,靠谱还是不靠谱,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回顾过去一百年技术进入学校的历史,在国内和国外,类似的靠谱还是不靠谱的争论比比皆是。曾记否,在发明了无声电影之后不久,1913年,爱迪生不也非常激动地认为,在未来,学校将不再需要教科书,学生学习可以通过看电影来完成。1928年,美国人普莱西发明了程序教学机器,之后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也有许许多多的人在争论教学机器的价值和教师的地位问题吗?到80年代,克拉克和考兹曼的学媒之争,到90年代,托马斯卢梭尔的“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其实都是历史上不同历史时期针对不同的教育技术“靠谱或不靠谱”的争论。

而今,教育技术的有效性问题,微课、慕课及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有效性问题,这些其实都是不同时期“靠谱不靠谱”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罢了。

● 翻转课堂靠谱不靠谱,你说了算!

记得在一次演讲之后,我不无调侃地讲到:“如果你能争论出慕课、微课、电子书包、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好或者不好,靠谱或者不靠谱,有效或者无效,那么,我就可以给你论证出菜刀的好或者不好,靠谱或者不靠谱,有效或者无效。”

慕课、微课、电子书包、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问题,已经不是“好或者不好”、“靠谱或者不靠谱”、“有效或者无效”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更加充分地利用好它们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

不可否认,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有赖于诸多条件,如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习惯,学校和家庭的硬件、软件和网络条件,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是否有足够的微课资源,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动态把握能力,乃至学校排课的方式方法,等等。颠倒教室/翻转课堂的实际成效,取决于太多的因素和条件。因此,简单地说它靠谱或者不靠谱,恐怕是过于极端和武断了。

科学之所以为科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不可能给出百分之百或“全或无”的绝对的答案。这一点是不可捉摸的教育科学研究过去一百年给予我们的经验和教训。颠倒教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这样,其他的教学模式也是如此。

从这个意义上看,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到底靠谱还是不靠谱,取决于人以何种方式使用它。

因此,颠倒教室/翻转课堂,到底靠谱还是不靠谱,你说了算!

猜你喜欢
教室理论微课
不要在教室打闹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酝酿睡意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