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青海
摘 要:体育课是学生在学校锻炼身体,提高体质的主要途径,但体育课中往往存在另人担忧的安全事故,主要表现在运动损伤方面。针对这一实现问题,对学生在体育课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和如何预防进行分析,能有效地帮助和避免教师在体育课活动中学生产生的运动损伤。
关键词:体育课;运动损伤;预防
现在安全越来越被重视,什么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学校里更是如此,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安全也成了第一位,和以前相比,学生学习的项目也少了很多,如单杠、双杠几乎很少有教师去上,有的学校干脆把单杠、双杠都拆走了,以前学生都还学跳箱、跳山羊等项目,现在都看不到了,只要跟危险、安全有关的项目在操场上看不到了,学生的学习项目也变少了,学习兴趣也降低了。本文针对目前这一现实情况,来分析体育课活动中学生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从而把运动损伤事故减少到最低,还学生丰富多彩的体育课,也减轻了体育教师们的心理压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运动损伤,运动损伤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
一、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发生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为教师原因和学生原
因,如,教师没有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组织不到位、没有保护和帮助、安排运动量过大等等,在学生方面表现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同学间相互打闹、穿不适合运动的衣着来上课、有自身的身体疾病等,在学校方面也存在原因,如场地太少、课的安排不合理、器材严重受损,没及时更换、缺乏安全方面的教育。
1.因学生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
(1)学生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对运动损伤了解不够,概念不懂,所以会造成运动损伤。(2)不做准备运动及准备活动敷衍了事:不做准备活动及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烦躁;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也会造成运动损伤。(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差,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2.因教师原因造成的运动损伤
(1)教师不做准备活动及准备活动不合理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教师不做准备活动就直接叫学生练习很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当学生没做准备活动时各器官都没适应运动准备,突然叫学生完成一些动作,会使学生肌肉拉伤等。不合理的准备活动也会造成学生运动伤害,准备活动跟教材相关,不要做一些无关的准备活动,如接下来练习的主要上肢动作投实心球,但安排的准备活动全是下肢运动等而没有上肢韧带拉伸相关练习,这样的准备活动是不合理的,也很容易造成学生运动损伤。(2)课的设计不合理也是其原因之一。在课的安排上也很有讲究,不能力量练习与力量练习安排在一起,如一节课里前部分教材是双手前抛实心球、后部分教材又安排上肢力量做俯卧撑、哑铃练习等,本来学生上肢就很累接下又要练习上肢动作,使学生上肢过度疲倦造成运动损伤。(3)课堂纪律最会造成学生运动损伤。好的纪律能大大地减少学生运动损伤,因为学生纪律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做动作时忘了动作要领,由于纪律不好,有的学生在跑步时,个别学生会用脚去拌,很容易造成对方扭伤等,所以课堂纪律是关键。(4)教师管理失职、体罚学生也会造成学生运动损伤。
3.因学校原因造成运动损伤
因学校原因造成运动损伤事故,具体原因包括:因学校体育设施陈旧老化或设置不当而引发的事故;因学校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而发生的事故;因学校安全保护措施不力而发生的事故;因学校安全教育不到位等。
4.因其他原因造成运动损伤
此外,由于其他因素造成运动损伤事故,如恶劣的自然环境;由于无法估计的意外运动损伤事故等,但这种可能性很少,如地震等我们也是很难避免的。
二、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充分备课、认真上课,教学内容要适宜
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安全方面的具体内容,在课前、课中没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来防止运动损伤事故发生,长期缺少宣讲安全知识教育环节,使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盲目、随意、自由的参加体育锻炼。所以,在体育教师的课前准备中要重视思想教育。学生与体育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为目的;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开展体育教学。同时,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爱岗敬业,切忌课中擅自离开教学区。
课堂教学中营造安全气氛,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甚至要注意气候环境的变化,一年四季气候不断地变化,夏天气温高,易引起疲劳与中暑;冬天气温低,易导致肌肉僵硬,身体协调性差,所以安排运动量和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气候因素,以免受伤。如,在夏季比较适合的教学内容是短跑、技巧类项目。而冬季比较适合的是长跑等耐力训练方面的练习。
2.合理安排教学场地
课堂教学场地安排要符合要求,避免出现很多班级学生拥挤在一块场地上课的混乱现象,尤其是投掷项目。更不要有太多的班级在一个场地上踢足球、打篮球,这些项目都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事故。其他如沙坑没有平整好、沙子过少、跑道或活动场地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也容易造成运动损伤事故,还有体操练习中保护帮助不正确、体操垫摆放不符合要求,也会造成运动损伤事故。如,在进行投掷类项目的练习时,合理地选择场地,可以有效解决场地带来的安全问题,使教学顺利进行,更能避免其他班级的干扰,防止投掷器材伤人。
3.讲解示范要准确、组织教学要科学
教师对体育技术动作讲解或示范不正确、不规范或安全保护措施不力,致使学生受伤。投掷类教学中,教师对动作讲解不细致,对其他学生位置未做限制,部分学生处于危险区内,学生在投掷时致使他人严重受伤,这是体育教学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损伤。
如,投掷实心球时,对面学生必须站在一定的安全距离后面。
体育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估计哪些动作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做到心中有数,有相应的预防措施。科学地、有步骤地组织教学。尤其是在中长跑、短跑等提高学身体素质项目中,运动量过大、运动强度过密,从而导致运动损伤事故。最主要的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如,在进行“跳山羊”等技巧类动作的教学中,由简单的到复杂的逐一完成,这样才能大大降低运动损伤事故的发生。
4.严格要求体育课堂纪律,促使学生认真上课,积极并集中精力参与各项活动
课堂常规极差,学生自由散漫运动。课上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严密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无效果,学生自由活动,甚至在哄闹中运动,教师又没有严加管理或教师对某些情况没有及时制止导致运动损伤事故发生。所以上课时,对学生要加强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上课穿运动服,身上不能带有锋利硬物,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嬉戏,任性蛮干,动作粗野,有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5.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时,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要有一般性的准备活动,也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的部位,要特别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为了学生能做好准备活动,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并对主教材有针对性的游戏来进行。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解决了上课的纪律问题,又为主教材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现在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抵抗挫折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要对学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对控制能力差、身体素质差的学生进行重点保护与帮助,切实做好预防安全事故的工作。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学内容本来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且很多内容也不是所有人同时进行练习的。一半学生在练习,另一半学生就无所事事,这时候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6.学校加大对体育场地及体育器材的投入及维护
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学校应当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维修或更换。对体育场地要做好护理,避免因积水、沙砾等对学生造成的伤害。体育设施必须安装牢固,保证安全,符合有关质量安全标准。严禁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设施和娱乐设备。体育场馆内部存在危险的设施、物品、位置等应给予警示,同时在学校场地旁设有明显的标志牌,提醒学生注意保护体育设施,力争自然损坏和人为损坏都降到最低极限。
由于体育课自身所具有的运动性、激烈性、对抗性和开放性等特点,在体育课中发生运动损伤是难免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应以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正确地去对待运动损伤这一问题。我们不能害怕运动损伤,不能因为运动损伤而减去了教材上的很多丰富多彩的内容,不能因为运动损伤在体育课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教材干脆就去掉,这样既影响了体育教学大纲的贯彻,阻碍了体育教学发展,也极大影响了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不能因为运动损伤而把学校里的单杠、双杠都给拆掉了,我们要正确地面对运动损伤,要分析运动损伤的原因,对运动损伤要提前做好预防,还学生丰富多彩、充满兴趣的体育课,我们应该正确对待运动损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去减少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秀峰.运动损伤重在预防[J].体育教学,2008(7/8):95.
[2]王苗,石岩.中学生体育活动安全问题与风险防范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6,27(06):36-40,45.
[3]易锋.学校体育活动事故责任分析[J].体育学刊,2002,09(02):19-21.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