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桂梅
摘 要:将音乐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课堂更加富有激情和活力,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音乐;语文课堂;兴趣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走在大街上随处都可看到头戴耳机忘我听音乐的人。同时,我也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听音乐,对音乐都怀有“好感”。音乐不但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缓解人们的压力,使人心旷神怡,而且有音乐陪伴的地方,工作和学习效率会更高。
那么,作为教师,如果我们将音乐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当中呢,我们应该如何引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些同事认为,在教学课堂上播放音乐很大程度上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思想更加不集中,甚至是使课堂秩序混乱。事实上,同事们说的话也不无道理。凡事有利就有弊,音乐,大多数情况下是人们消遣娱乐时用来衬托气氛的。所以在课堂上使用音乐,如果运用不当很容易适得其反。
那么,如果我们想让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教师在选择音乐时,必须首先考虑到课堂教学的需要及使用音乐要产生的效果或期望达到的目标。其次,音乐的选择也要与学生的实际欣赏能力和水平相符,能够与学生对音乐的喜好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从更大程度上在活跃课堂氛围,使教学效果生动有趣的同时,从更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记忆理解所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更加开阔敏捷,想象力更加丰富。使教师和学生能够在悦耳动听的音乐中,放松身心,使教与学工作都顺利高效地进行。所以,教师对音乐的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也是教师对课堂进行调控和驾驭的一种艺术手段。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哲学家柏拉图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与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人人都知道,当我们的耳朵感受音乐时,我们的精神就会起变化。”音乐是一种充满了魅力和说服力的语言,它没有枯燥的说教,却能让人明白许多道理;它没有煽情的表白,却总能使人潸然泪下。音乐可以直达人的内心,触碰人的心灵,音乐使人与人的距离更加接近。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巧妙地运用音乐,更能创造出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不论是对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师生情感,还是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音乐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具艺术性和人文性,使语文学习更增添了许多意义和感染力。
在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当需要借用音乐导入新课时,大多数时候我是选用一些古典的或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音乐,如《蓝色的多瑙河》《春之声》等节奏平和、使学生感觉情绪舒畅的音乐。其实音乐的选择最好要符合课程的需要,或与课程有一定的关联。
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我就选用了《好汉歌》,富有超强节奏感的音乐使学生意气风发,精神振奋,好像一刹那间眼前就出现了一个真实的场景,深深地将学生吸引,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乐趣,将整个语文学习推向了高潮。
当学生在进行问题探究、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时,也可以适当配以《春江花月夜》《梁祝》等一些音乐“伴奏”,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或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自由轻松地尽情讨论,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语文教学的朗读环节中,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或体裁选配一些恰当的音乐曲目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使枯燥的朗读环节在音乐的陪伴声中变得富有诗意,充满情调。同时,也使学生的朗读积极性提高,朗读质量提升,使学生对朗读充满了期待和激情。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境界在音乐中不断提高和升华。
如,在读散文《春》一文时,选配《春之声》;读《周庄水韵》时,可配《春江花月夜》;读《最后一课》时,可配《长城谣》,其乐曲悲壮苍凉,整个乐曲的感情基调与课文思想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例如,在读《三峡》时,我选配了古筝曲《高山流水》,使学生在音乐声中进一步体味到三峡的雄伟壮观和凶险秀丽;读《出塞》《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选用舒缓深沉的古代送别曲《阳关三叠》,进一步渲染了深深的送别依恋之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可直接配《明月几时有》;读《石壕吏》时,可选《铁蹄下的歌女》,增强诗的凄切感。
学习童话时,读《巨人和孩子》,我选取了轻快的充满了希望的《春天在那里》,与文中的“寒冬”形成对比;读《地毯下的尘土》时,配上欢乐明快的《歌声与微笑》,使学生从心灵上得到深深的洗礼,认识到诚实的无价和可贵。而在学习现代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选配了《壮志在我心》,从另一层面让学生体会到积极面对人生,敢于面对生活的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信念的重要。
通过语文课堂上恰当地运用音乐,既能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又营造了一种独特的学习环境,使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开展教与学工作,使学生学习兴趣倍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先培养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对学习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在新课改下,我们一方面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则,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在尊重学生个性,发现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巧妙地选取并运用音乐,使音乐与语文有机融合的同时,发挥音乐对学生积极的影响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李宝华.找准兴趣点,提高音乐学习效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