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函
摘 要:纵观现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小说、叙事性散文、新闻、传记、戏剧等多表现为叙事性文本。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语文教师从未停止过对高中语文阅读进行叙事性文本教学的探索,但高中语文叙事性文本教学仍然存在教学内容陈旧、阅读方法错误等问题。如将叙事学相关理论切实地引入高中叙事性文本阅读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解读能力,而且可以有效解决以上提及的教学问题。以叙事学的主要经典理论支撑高中叙事性文本的教学,并结合教学经验展开叙事性教学,以期证明其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借鉴价值,让叙事学知识能更为有效地运用在阅读教学中。
关键词:苏教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叙事性文本;叙事学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对阅读文本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要实现多角度解读文本,就意味着要从文本的各种角度去解读,这恰恰符合叙事学的理论体系。叙事学最大的优点就是提供多种阅读角度,它的视角理论、时间理论和空白理论都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不同的思路,学生通过开发不同的阅读思维角度形成自己独立的批判和鉴赏能力。若教师能将叙事学知识渗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收获阅读技能,肯定能揭开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篇章。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有效利用叙事学理论指导阅读教学。
一、多元化视角辨析,多形态文本解读
在知道人物的身份、说话使用的人称后,明确这个人物就是文本的叙事者,我们就能断定这一个人物叙事角度和这个作品的叙事角度了。换言之,这个叙事角度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角。叙事学理论将视角大致分为全知型叙事视角和有限型叙事视角。全知型叙事视角是由上而下总观全局的俯视角度,能宏观地展现广阔的场景,也能微观地揭示细微的意识流动,像《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这些名著,容量大、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教师便应运用全知型叙事角度将庞大的内容系统统筹起来。有限型叙事视角是教学中使用较为广泛的角度,同时也分为“内聚焦型叙事视角”和“外聚焦型叙事视角”,内聚焦型认为叙事者就是经历者,这样的叙事者能直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活动,而外聚焦型即是从“外部”观察叙事,以冷静、客观、公正的角度将事情原态归还。每种视角都是优缺点并存的,并不能一概而论,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类型和学生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对不同视角的辨别加以指导。
以教材必修二中《林黛玉进贾府》为例,主要叙述的是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为了让学生一改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厌倦状态,笔者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林黛玉进贾府》中,是由谁在观察贾府的一动一静?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本文的主要人物是林黛玉,她初进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因此心中许多疑惑无法解开,她心里究竟藏着什么疑惑呢,同学们能不能为她解答一下?
3.在文章的第三个回合,介绍贾府时,借用贾宝玉的眼进行介绍会变成什么呢?试想一下,用贾府中其他人的角度观察贾府会出现什么不同,与林黛玉的角度相比哪个好?
这三个活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在文本基础上初步接受“叙事视角”“叙述者”的概念,第二个问题能让学生学会借助视角去探究文本的内涵,更好地解读文本,而第三个问题是要学生学会切换视角,尝试用其他人的视角改写文本,
在改写的过程中体验原作者采用黛玉作为观察者的用意。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都能较好地感受到选用不同叙事视角所带来的独特艺术效果。
二、掌握叙述时间改动,体会文章变化节奏
叙事文属于时间艺术,时间因素是叙事文重要的内涵,离开了时间的叙事文是缺乏表达力的,取消时间就等于取消了叙事。叙事文的时间可分为两种,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通过我们所学文本中可见,故事时间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改变的是叙述的时间。如何处理叙事时间的长短和顺序等关系又将涉及时序和节奏的问题,时序就是研究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顺序之间的关系,而这里的节奏指的是叙述的快慢疾徐。如何安排、处理好这些时间的顺序是作者写一篇好文章的重要因素,更是叙事文创作的重要技巧。在叙事文阅读教学中,学会辨别叙事的时间技巧、变换叙事的时序和节奏,会给学生带来一个解读、质疑、评价文本的新角度,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指导学生形成从叙事时间的角度解读文本。
《琵琶行》是有序的叙事诗,清楚地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地点、事情及缘由。在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让学生明确读序的特点对文章内容进行大意掌握后,再改变叙述的顺序进行阅读,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琵琶行》为例,首先,先让学生确定文本的时间顺序:送客—听乐—琵琶女自叙—诗人独白—同病相怜,琵琶女的“不得志”,令作者感叹纷纷,不由得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笔者尝试将文本改为倒叙阅读,将故事的各个环节分别作为开始的时间。例如,以“诗人独白”为故事开头,先顺序讲述诗人自叙忧国忧民、极力参与政治却被贬到浔阳的艰难历程,然后再与琵琶女相遇互诉情感;也可以“同病相怜”的结尾作为开始,倒叙作者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之源。转变阅读的时间顺序可以让学生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不同,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之余,也让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
三、关注空白艺术,续写文本故事
叶圣陶先生说过:“一个最好的老师,就是能把文章作者的思路脉络清清楚楚、原原本本地介绍给学生的老师。”理清文章的思路不仅仅是明确作者挑选了什么,更要看看他在文本中留下了哪些空白,而这些空白往往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但由于种种原因却让我们在阅读中忽视这些空白的存在。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空白对阅读的作用,发现文本空白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处理素材的能力,填补空白能让学生在欣赏作家们的匠心独运写作技巧时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发现空白、填补空白的阅读模式。
假如一个文本采用的是有限型视角,那么文本所呈现的内容必定受到种种限制,那么,这些被“限制透露”的内容将给读者带来许多未知却想要求知的欲望,也正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寻的。海明威的小说《桥边的老人》这一叙事性文章是有限视角的典型例子,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我”作为故事的交代人更多地只起了交代事件的功能,被放在了小说的边缘位置,读者们都顺着“我”的叙述把更多目光投向那位老人,忽视了“我”的存在,读者们(也包括许多教师)只被动地看到了“我”所看到的一切,而由“谁”看、怎么“看”,却是阅读者视野中的一个盲点。而往往这些盲点存在着巨大的解读空间,这正是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之处。如是,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这篇小说采用的是哪一种视角?谁能找出文章中并没有完全展示的地方?通过这些空白推断是否能知道故事的主旨全貌?
通过文本细读探究和叙事视角的正确辨别,大部分学生都能
够发现故事中叙述者没有进行叙述的部分。比如说,士兵的“我要劝你走”和老人的“我知道你要劝我走,但是我要留下”的心灵对话意义何在?“我”包括那位没出场的上尉,未能理解老人的做法,“我”开始对老人有着许多误解,但随着对话的深入,误解似乎慢慢解开,“我”发现了什么才会有这番感悟……通过探究这一系列问题,学生便可以清楚了解文本采用第一人称视角营造“无可奈何”的意境用意了。
以上几种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的文本阅读分析方法只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系统方法仍需较长时间的探索。但实践证明,运用叙事性的相关理论进行阅读教学是可行的,并且对阅读教学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尝试,探索出有利于文本解读、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把握叙事学理论,并运用到阅读中,为语文阅读教学揭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汪潮.文体意识、文体特点与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3(36).
[2]陈剑峰.问题间的逻辑结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桥梁[J].中学语文教学,2012(09).
[3]唐伟胜.美国修辞叙事理论的源起与流变[J].叙事:中国版,2012(00).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