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彦玲
探究性的学习会让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些结论不是由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是通過自己的直观感受、积极探究深刻体会出来的,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注重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及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一、抓住重点探究
例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课文中的具体内容都是表达“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这一中心,学生很容易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筑路环境、工作条件、工作态度、工作量等方面了解詹天佑的爱国精神,但不容易了解他“杰出”体现在何处,这是问题的重点。通过综合归纳,大家认为,开凿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和铁路达青龙桥附近所“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个事例最能体现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然后再让学生去体验平时坐车上下坡或翻山过山坳的情景,了解詹天佑在那个技术不发达的年代能解决火车爬上山坡这一难题所付出的艰辛代价,进一步认识詹天佑确确实实是“杰出”的伟大的爱国工程师。
二、探究多种课文多种学法
由于每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基础技能存在差异,因而对同一篇课文的学习方法都不同,教师不要局限于某种学习方法,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大胆创新,运用最好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会事半功倍,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我鼓励学生看谁能运用最好的方法去学习课文,学生听后,认真阅读,纷纷提出自己的学习方法。
1.按事情发展顺序方法去学习课文。就是按课文交代事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红四团与敌人抢时间并夺下泸定桥的经过,最后是红军胜利渡过大渡河,奔赴抗日前线的顺序学习课文。
2.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去学习课文。课文三次交代了时间。第一次交代时间是在“25日早红四团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时间段,困难大,任务重,要取得胜利,关键是与敌人援兵抢时间,于是红四团翻山越岭,击溃沿途的敌人赶路前进。第二次交代时间是“晚上7点”,既是28日晚上7点,这时距离泸定桥还有55公里,为了赶在敌人援兵之前到达泸定桥,于是,红四团挨着饥饿,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摸黑前进,终于把敌人援兵抛在后面,提前到达泸定桥。第三次交代时间是“29日清晨”,红四团到达泸定桥桥头,趁着敌人援兵未赶到之前有利时机,发起总攻,一举夺下泸定桥。
抓课题题眼“飞”和“夺”学习课文。围绕题眼“飞”和“夺”直奔课文的重点。一是抓住“飞”字,直接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回答红四团是怎样与敌人援兵抢时间。二是抓住“夺”字,直接学习课文的第七、八自然段,回答红四团怎样夺下泸定桥的?三是结束全文。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