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国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学生打好数学基础的阶段,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因此,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做好积极的铺垫。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于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转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当中。
一、情景生活化教学
学生步入小学的学习环境当中,对于各种事物都感觉非常的陌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到亲切,并产生兴趣,让学生潜意识中认为数学教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在进行角度教学的时候,教师教会学生角度的测量方法,然后让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进行实际的测量,在课堂上交流测量的事物和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在生活中熟练角度的测量,让角度的知识深入学生的心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生活化的数学学习,教师可以在生活化教学中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几个人一起进行问题的探究,学生在互相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会更加的放松,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脑海中数学模式的构建,比如,进行四则运算的时候,教师设置一个生活化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添加自己想出来的数字,互相出问题并进行解答。
二、分层式教学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调查显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的讲解与学生自己的思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阻碍了他们在数学上的发展。因为教师的教学都是从大多数学生的角度入手,这就使得优秀的学生和基础不好的学生课堂上不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了解,把学生根据综合能力进行分组,按小组能力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优秀的學生着重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一般的学生按步骤进行教学,基础不好的学生着重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这样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都会在自己的接受范围内进行积极的学习,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多种新奇有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讲解,推动学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鲁晓会.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