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须用心

2015-06-01 22:45付启群
新课程·中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全场章节用心

付启群

2014年11月,缘于我校省级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经典诵读策略研究”的开展,课题组组织了信钢学校“千古美文”诵读比赛活动。我作为七年级的一名语文老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本班学生的诵读指导。当时,文言文只学了两篇:《<世说新语>两则》和《<论语>十二章》,对于刚入初中没有古文基础的七年级孩子来说,要想在全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几十个班中脱颖而出,不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那是相当不容易的。然而,在决赛那天,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我班孩子诵读的精彩表现秒杀全场,竟然夺得全校第一名。我深深地体悟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导孩子读书中薪火相传的意义,精神引领的重要,也由此觉得经典诵读要想出彩,必须用心。但凡用心,必有成效,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收益。下面就我的启示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反复斟酌,精心遴选诵读材料

七年级孩子接触的古文有限,像《弟子规》《三字经》耳熟能详,适合小学生诵读;像《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名篇了解尚浅,领会不够……刚学的两篇《<世说新语>两则》《<论语>十二章》止于会背,单纯地背诵引不起太多的注意。如果背诵其他新篇,时间又不允许,就选《<论语>十二章》吧。

二、夯实基础,认真指导基本诵读

我就将思路确定在集体多人诵读上,挑兵选将,我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参与。这样就组成了30人的诵读团队,开始了朗读的初步指导。首先,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我先示范朗读,再带着学生读好断句,读出节奏,读出抑扬顿挫,直至熟练能够脱口而出。接着,指导学生美读。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领着学生走近孔子和其弟子,了解孔子的思想,理解孔子在这篇课文中教会我们的关于学习、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一般原则,从而让学生明白孔圣人的思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和重要。

三、分配角色,合理安排诵读节奏

为了读出变化,趁学生兴致正浓时,我把《<论语>十二章》大致分配了几个角色来读。为了营造气势,开头和结尾三章及中间几个有难度的章节由学生齐读,整齐洪亮,能够气压全场,其余的,我对朗读水平突出的六个学生按男女的不同、音质的亮厚和声音的高低做了章节上的交叉分工。这样,错落有致,稳中有变,个性彰显,气势非凡,整体感特强。

四、亦庄亦谐,适度增加诵读趣味

在反复的练习中,我还是觉得少了特色,中规中矩,和大家风范的水准相去甚远,跟青少年尤其是稚气未脱的七年级学生应有的天真活泼似乎也不是特别合拍。于是,我又开始琢磨,能否增加些诙谐因子,让这群新时代、新课程背景下的孩子们在经典阅读中找到快乐,找到趣味,找到享受呢?于是,我开始翻看大量的经典诵读材料和视频,于是我又了新想法:新时代的经典诵读需要把握经典的内涵,也需要和时代结合起来,才能走进人心。于是,我大胆采用古人老夫子的吟咏法,像唱歌一样的音律变化,将其和孩子的天真烂漫相结合。我把想法说出,刚示范了几句,孩子们一听,全被我逗乐了。随之,热情高涨,吟咏之声不绝于耳。

五、狠下工夫,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为了制造更好的效果,我带着学生反复认真排练的同时,又发现集体诵读的章节,如果没有领读,做到开场特别整齐也不容易,再者也略显突兀。于是,我想到找一个学生领读“子曰”一词作为开场,一旦大家有了心理准备,就齐了。另外,按部就班地领读,不易出彩,为了和全场唱读的诙谐气氛相融合,得找一个压住全场又能夸张诵读的天真孩童,找谁呢?想啊想,忽然瞄到了梁××,对,就是他了!小可爱一个,“贼精灵”!为了追求最佳效果,我做了最后的設计:五分钟的比赛时间内,《<论语>十二章》因为短小,设计两遍诵读。第一遍,有领读,齐读,分角色读,读出气势,读出抑扬顿挫的韵味;第二遍,唱读,运用古人读书法的吟咏之声伴着孩子稚气的童音齐声边读边唱,为了更有节奏感和现场气氛,我让孩子们边唱边打拍子,身体跟随节奏有韵律地左右起伏。

决赛的日子到了,比赛中孩子专心投入,一读一唱,一庄一谐,一拍一伏,乐翻了全场,最后,以绝对优势轻松夺冠。大家纷纷感慨:经典美文的诵读原来可以这么出彩,《论语十二章》,他们永远也忘不了!而我要说,经典诵读要出彩,必须用心!

注:本文来自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经典阅读策略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2013】-JKGHC-0271。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全场章节用心
9块9
用心
观全红婵跳水
爱逛超市的猫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用心熬一碗汤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用心,让家更有味
全场代表起立鼓掌向他表示敬意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