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荣国
所谓的个性化是指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增加独特、拥有自己特点的需要,打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实施个性化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为高效数学课堂的实现以及学生全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个性化课堂的实现进行概述,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为什么要实施个性化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可见,构建个性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而且也是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除此之外,个性化课堂的构建还与课改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相吻合,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能从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大幅度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数学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为个性化数学课堂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做好准备工作。
二、如何有效实现个性化课堂教学
1.在分层目标的设计中凸显学生的个性
所谓分层目标的设计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达到目标后的喜悦,进而以积极的态度走进数学课堂。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综合性的分析,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比如:优、中、差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学生所设定的目标不一样。所以,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要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例如,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梯形的面积公式”时,为了确保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锻炼能力,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成三个层次:
C层:即学困生。主要的任务就是识记梯形的面积公式,识记梯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B层:即中等生。在C层的基础上,掌握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转化思想。
A层:即优等生。在B层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转化思想自主推导面积公式的形成,灵活应用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推理能力。
从三个层次可以看出,C层的学生主要就是依靠记忆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点,进而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上体会到成功学习带来的喜悦之情。B层的学生则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A层的学生主要是综合能力的培养等。总之,在这种分层教学模式下,我们要凸显学生的个性,要让学生在教师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在自主探究的实施中凸显学生的个性
自主探究模式是课改下的三大教学方法之一,也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课堂的保障。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进而,在同学之间的交流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同时,也为学生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为了凸显学生的个性,也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在本节课的授课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大小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鼓励学生自主观察,并说一说多媒体中所展示的图形的特点。为了减少学生的盲目性,我引导学生从边、棱、顶点、面等方面入手去观察,并自主說一说自己的观察结果,比如,有学生说:这些图形都有8个顶点,6个面;有学生说:有12条边,所有对着的面是一样的。还有学生说:有的面是长方形,有的面是正方形等等。学生都独自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的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而且对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发挥自身的个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个性化课堂的构建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当然,也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评价方式的选择上凸显学生的个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个性,还要在评价环节做到以生为本,使学生能在教师恰当的评价和肯定中重新找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数学课堂当中。如,在评价方式上,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的说教式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师生评价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生生之间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不同的自己,进而让学生在多方面了解自己的过程中发扬自己的优点,摒弃自己的缺点,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保持自己的好的个性,还有助于学生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素质。
在素质教育下,教师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入手构建个性化的数学课堂,以促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中掌握知识、发展个性,同时,也为有效数学课堂的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陈红燕.数学课堂如何凸显学生个性[J].广西教育,2012(33).
编辑 董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