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人生

2015-06-01 04:29韩作荣HanZuorong
江南诗 2015年3期
关键词:诗人

◎韩作荣 Han Zuorong

诗歌与人生

◎韩作荣 Han Zuorong

我首先要谈的是诗的当下性。文学的当下性,其实就是文学的人性写作。所谓当下性,其实就是文学和现实、生活及艺术的关系问题,它牵扯到我们生活的时代的变异对文学和艺术的深入理解等诸多的方面。我先谈谈属于物质消费时代的文学,尤其是诗的处境。

其实,文学,尤其是诗歌,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有一个黄金时代,就是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四人帮”粉碎之后,应当说是思想的年代,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也是诗的黄金时代。当时,我记得王家新在谈他们学校里面的学生有一半都在写诗,这有点吓人,快接近于大跃进时期的那个状态了。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应当说中国已经转化到了一个物质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屈从于物质消费的膨胀性力量。一个人成不成功,得看他有没有钱,能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人们好像对你写不写什么东西已经不太感兴趣了,所以,在这个状态之下,一些作家和诗人大体上就处在一个尴尬的这种境地。

诗曾经是伟大的,其实,远古的史诗,它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甚至塑造了国家,它是宗教、哲学和道德伦理的来源,甚至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起源。但是,生活内容的改变,已经使文学,使诗边缘化。过去,人们主要的生活内容是战争、宗教、艺术,今天,我们生活的节奏跟过去已经完全不同了,节奏在加快。有人讲,制作一件衬衫也需要200多道工序,人已经成为机械的一部分,所以对娱乐,对新的经历的追索成为正常的心理欲求,所以歌舞厅、夜总会、流行歌曲、摇滚乐、酒吧、肥皂剧等等这些东西成为人民生活太紧张之后需要舒缓一下、安慰一下自己心理的东西。电子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替代了印刷文化,让人有目共睹这精彩的世界,这是一种眼睛对脑的征服,心脏对心灵的征服,荧屏颠覆了文字的霸权,文字已经沦为影像的辅音。人和现实的关系,已由语言转向影像,小说家们也纷纷的去写电视剧,最后写到不会写小说,因为写电视剧能挣钱,吸引力还是相当大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电脑的普及,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除了短信和电脑联络之外,如果能收到一封亲笔写的信,我想,这都快变成一个文献了。人们可能手指头越来越灵活,笔都不考虑了,甚至有的人拿起笔来,写汉字的时候不知道字怎么写了。有人做过一个统计,行为方面占了93%,身体语言占统治地位。

人家说,文学有病了,诗有病了,其实不是这些作品有病,而是这个时代有病,那种冷漠,精神上的荒凉、无情无义、空心人,所以阅诗的人越少,诗人越寂寞,就像我们去野生动物园看动物一样,野兽都放出来了到处乱跑,而人得坐在铁皮壳子里看野兽,把自己关起来,而把野兽放出来,这个时代已经让人感觉好像有点不大对劲。所以,在这个状态下,文学的边缘化,诗的边缘化也是一种时代的必然。当然了,这种情况和文学本身,和诗本身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说,文学艺术过度的小圈子化,小众化,没有那种大众愿意接受的审美方式,还是诗教的问题,民族素质的问题。俄国的普希金被称为“提高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审美层次”,艺术不只能往下走,也可以往上走,你写的东西需要有草根意识,有生活意识,有对民族,对人民大众的爱和怜悯,但是如果你艺术上没有到一个新的高度的话,你提高不了整个民族审美水准的话,它也可能使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观念往下走,所以这是辩证的,两方面都需要兼顾的。

中国的事情是非常复杂的。改革开放无论如何达到了温饱,被穷怕了的中国人,一旦翻过身来之后,他首先考虑的是他的生存需要,他要有衣食住的保障。艺术,其实说老实话,就是吃饱了没事干,才能鼓捣的事,大体上是一种有闲阶层才折腾的。一个人如果他连饭都吃不上的话,你还让他跟着那些痛苦的诗人和作家流眼泪,他本身眼泪够多了,就没有必要再来看你的这些东西。人总是认为吃饭似乎是一种比较低下的需要,但是说句心里话,一个国家能把千百万人从饥饿当中拯救出来,让他们吃上、吃饱、吃好,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事业,不是很低俗的事情。我认为,有钱不是坏事,关键是看你怎么用。我工作不是为了受苦,目的还是要得到幸福和快乐,从某些角度看,物质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把它说的低下。有个哲学家曾经说过,幸福有三个标准:首先要有所作为,其次是得到快乐,第三是休息懒散。我想大多数的人对这个说法都会持有欢迎的态度。有时候,富和穷与写作的关系并不大,富人有为富不仁,饱暖思淫欲的,但富人也有仗义疏财,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的说法。贫穷的人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是也有人穷志短,贫穷出盗贼之说。所以说钱本身是干净的,是那种肮脏的手把它污染了,所以人的最好的品质是如何使用金钱。但是我们很多人都虚伪的很,口头都是鄙视金钱,其实心里巴不得自己都有点钱,骨子里是贪婪的很。当然了,从另一个角度讲,有人也讲,诗穷而后工,你真正穷困潦倒了,可能是诗写的更好,那种哀伤、痛苦可能更深的触及心灵,这个时候,容易写一些动人的作品。徐悲鸿说过,他脑子最灵敏的时候是在饥肠辘辘,吃不饱饭的时候,这时候脑子异常灵敏。其实吃得太多,已经确实写不了东西了,血液都往胃里聚集,你脑子里血液流动就少了,就不灵活了,当然了,人得保证基本的生命。这个世界正如马尔库塞所言:它的生产力摧毁了人的需要和天赋的自由发展,它的和平安定是通过不断的战争来维持的,它的强大是与压迫人的现实和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联系在一起。就中国而言,经济的发展诚然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或者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民族之福,是处于经济危机的世界之福。可从另一个角度讲,经济的发展,是以人的自私和贪欲为基础的,无论我们分田到户,还是工厂的私有化,还是物质激励,都是看准人的自私心理,通过这种方式刺激了整个的经济发展。我们的一些宣传非常的南辕北辙,比如什么大公无私啊,都是胡扯,毛泽东当年还说过大公有私、先公后私,这就了不得了。人们为了私欲不断的去扩充自己的财富,这样的话暴露出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甚至巧取豪夺,杀人越货等事情的出现,这就出现了精神上需不需要改变的问题。所以,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物化,人已经陷入了物的统治,这种商业和金钱之下,对人思想的摧毁、阉割、留取、压制人性的倾向,或许恰恰为文学家、诗人拒绝人的异化,体现人性、精神与创造性自由赋予了历史的责任。

前几年,《诗选刊》在对诗人提出的21问当中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市场偶像已取代了别的一切,诗的声音会越来越微弱,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我的回答是:和商家的明争暗斗以及市场的噪杂叫卖相比,诗的声音自然是微弱的,但如同音乐的存在,需要寂静一样,可声音微弱,并非没有力量,一个烟头可以燃起一场大火,无声的风暴能将一个人静静的摧毁,市场偶像并不能取代一切,世界上还有金钱买不到的信念、友谊和爱情。幸福、快乐、悲哀、惆怅等心理感受,大都和金钱关系不大,一位香车宝马住在海边别墅的女人,会因为抑郁而自杀,一个居无定所的乞丐,会因一顿残汤剩饭而心满意足。所以说,语言是人类心灵的家园,如果人的生存只有反应的敏捷,而无内涵的丰厚;只有强烈的表现欲,而无话可说;只有心脏的搏动,而无新的灵魂,文明也只能成为文明病。这是我今天讲的第一个问题。

下面主要讲下创作和现实的关系。“创造、判断、理解”是美国诗人奥登著名的诗的三段论,我不止一次在诺贝尔奖获奖诗人当中看到对这六个字的推崇。就我的理解,“创造”该是诗的本质,是诗学结构所生成的形式与意味,而“判断”和“理解”则是形式生成的内在驱动力,是诗的内在形式的重要因素。“美”是有意味的形式,这是世界上大多数美学家的共识,诗始于情绪而终于韵味,这里的情绪也是对意味的一种追寻,正如美国诗人爱伦·坡所指出的,如果把精神世界三种不同的东西,即纯粹智力、趣味和道德感放在一起,他会把趣味放在中心的位子上,因为趣味在精神世界中或者在诗人的心目中,自然而然占据着中心位置,他和任何一端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许这当中有着哲学的内在充斥,道德伦理的倾向与判断,有着对事物与人的透彻理解。自然,意味不仅仅是趣味、情绪,更是一种发现和争议。如歌德所言,诗的意味来自于现实社会,作为诗人,他可以从普通的东西中,发掘出有意义的内容,现实提供了动机、表现点和中心,诗人则根据它们创作出优美的东西,从根本上说,诗的意味便是诗所营造的诗性意义。

在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上,我首先强调诗的真实、真诚、真意。这牵扯到现实主义的艺术观念,一种与现实迎合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文学认知心灵中事物的表达,他用真实的事物镇压轻佻的想象,使自己把形式、陈规和严肃态度顺从并陶醉于对事实的心灵净化。然而,这样的现实主义,后来堕落成了再现性的直写主义,虽然让作品有了一些特殊价值,但是这些价值只存在于作品之外,只是一种意图的体现。现实主义的获取不靠模仿而靠创造,一种运用生活材料,通过想象力调节使其摆脱纯事实性,并将其移至更高层次的创造。对于现实主义来说,艺术家意识中的现实,一向是创造出来的东西,它并非现有的存在。因而克罗齐毫不含糊的说,不存在外在于思想的自然和现实,而这样的第二代现实主义者的写作,被明确的称为自然主义。从概念上讲,现实主义源自哲学,描述一种目的,即现实的获得;自然主义源自自然哲学,即科学,描述一种方法,有助于获得现实的方法。自然因迎合时代而变得坚强,因遵从科学原则而变得系统化。这种有关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理论,主要指的是西式作品。故有人说,我们写韵文的时候,就让我们做诗人,写散文的时候,就让我们做现实主义者。当然,目前的诗基本不押韵,也非韵文,已经处于另一种状态,但是诗似乎并不存在所谓现实主义的任何流派,诗离不开现实,但是它只是源于现实的创造。和小说这样的叙事文学不同,诗是重主观性的创造,诗的魅力存在于它的真实和阐释的力量之中。所谓技巧,正如庞德所说,“技巧是对一个人真诚的考验”,也如里尔克所说,“在我的任何一首成功的诗中,真实都远远超出任何我所能感受到的情绪和偏好”。诗的根基是真实、真诚,所谓虚假,令人厌恶,真挚方能动人,可这一点常常被人忘记。有的诗人写了多年的诗,他还是用自己的笔说别人的话,完全没有自己真实的心态。我们多年来说假话、大话、套话,难道不是非常严重的失误吗?艾略特在评叶芝的时候说:如果说,写诗就像陷入爱情一样,你说不清究竟是怎么样发生的,或者为了什么去爱。诺贝尔奖获得者帕斯在《双重火焰》中甚至称色欲就是肉体之诗,而诗就是语言的色欲。但自古以来,写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都是以真诚的情感,真挚的爱和呼唤来打动人的。像雪莱的诗句:“让我死去,昏倒/我虚弱无力”。像曼杰施塔姆的诗:“这颗黑色的野兽的心/多么忧郁,多么美好/给予我这肉体——我拿它怎么办/这唯一的属于我的东西?还有,苦恼吧,这不安的音乐家/爱吧,回忆并哭泣吧”。像阿赫玛托娃的诗:“会见,为了分别/恋爱,为了不再爱/我真想哈哈大笑/放声大哭——不想活了。为了一切,请宽恕我/我亲爱的,我怎么惹你了”。这种情感的率真和出人意料的简朴,原初的本质性的纯净,一种最真诚的流露,直接呼唤出来,其实比一百个比喻加在一起还要重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年轻的虽然他不太懂诗,但是在恋爱的时候就把真挚的心情写出来,拿出来一看,都是很不错的诗,有好多有水准的人未必能写得出来。我甚至在当编辑约稿的时候,我说,你那些写给爱人、情人的诗拿出来,那可能才是好的,拿着架子写的一般来说都没有多少真实感人的东西。就像艾略特在评价叶芝的时候所说的叶芝在年老时候写的诗:“你认为这太可怕,情欲和暴怒,侍候着我的暮年,翩翩起舞;我年轻时它们并不是这样的瘟病:我还有什么能激奋我纵声高歌?”这种真实的生存状态,绝不装嫩,老了就是老了,被艾略特评价为“保持了最好意义上的青春,晚年他反而更年轻了,叶芝比其他老年人更明了,更诚实,更有生气”。这让我想到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话:你不可能写出比你本人更真实的东西,这就是描写你本人和描写外部对象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是啊,我也在想,人不可能钻出自己皮肤之外,谁能比自己更熟悉自己的一切呢!自己的心思,自身的疼痛,自己的喜怒忧愁悲恐惊,自己的高尚、赤诚、龌龊与卑鄙,自己的良心、欲望,非分之想,自己的一切,只有自己知道。因而,一个真实的自己,是诗主观性创造的根本。如果说,诗不只是情感,而是经验,就如怀特所言:它是身体的经验,或者说是感情的经验,是内心的经验,但这经验也是属于自我的经历和体验,如果没有身临其境,心临其境,没有自己的痛切感受,是写不出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的作品的。正如阿米亥所言:不属于身体的不会留下记忆。即使如席勒和歌德所宣称的只有进入无意识状态才能产生伟大的诗,这种无意识也是真实的本我的体现,也是意志参与的,属于精神里半透明状态。从另一个角度讲,只有真实、真诚,并不能完全写出好诗,因为诗是多种因素的化合,而诗之真,不只是真实、真诚,也要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真知灼见,有发现性的争议,甚至有俗常事物中真理性的发现。

诗歌发展到今天,对诗的本质的认知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甚至在尖锐的对立当中,南辕北辙,除了被多数美学家和诗人认定的非诗因素之外,诗实际上很难或者并没有统一的固定标准。灵魂是无法相互替代的,而一些人梦寐以求的想达到的一些写作方式和境界,实际上是另外一些人已经抛弃的东西。正如艾略特所言:诗就同政治一样,经历永无止境的冒险,当一位诗人指责另一位诗人,说他没有节奏,应当被绞死,他维护的是一种用声音写作的纯净。意象派追求精确、明晰,从意象原件组成诗之整体,对于人的音乐性并不重视。客观化、逃避个性的写作与一些诗人对主观的强调又形成对立。有的诗人注重语言的散文美,用散文的语言写的诗,有的诗人则极力主张剔除散文的因素,注重诗歌话语旋律的生成,有的诗人要从温情诗作的玄妙与困境当中拯救女性的视听,这些观念和主张是都在相互对立之中,固守着自己的标准。在各不相同的诗观里,你的诗却是他的非诗,他的非诗则是另一个人的纯诗,这些不同的诗观所创造的作品,大都在诗歌史当中留下了印象深刻,亦或是经典式的诗篇。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诗观也需要有新的变化,那种唯我独尊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在我看来是诗歌霸权主义的表现。正如,苏珊·朗格所指出的,问题的产生是由于误解了什么诗,错误的把某些效果显著和大都普遍使用的诗的手法、技巧当成了诗的基本原则,又把纯诗看成仅仅用这些手法写成的诗歌。其实在诗当中,这一语言被选用,是为了设计本质,而并非设计实际,并且围绕着诗人的经验而去合成话语,那就叫做诗歌。一首诗是一种陈述,是就实际陈述的共同意义而言,并非就本质表现达到高度浓缩而言。在写作向度的选择上,就如同我不赞同只为图解流行概念,不顾及艺术规律的写作一样,我也不赞同,陷入美病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写作。所谓大生活和小艺术,亦或脱离生活的纯艺术,在我看来都是偏颇的。

波德莱尔说过,对美和艺术的过分感受,导致人们进入畸形的沉湎之中,那是一种对美的事物疯狂般的贪婪,单纯的欲望支配的艺术官能症,消失了真理、正义的平衡作用,像癌症一样把伦理道德全吃掉了。或者正是这样的观念,让波德莱尔成为开一代诗风,敢于抛弃旧有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在精神领域开疆辟地的大师。在法国,比他写得好的诗人是有的,但比他更重要的诗人绝对没有。阿莱克桑德雷也指出,他认为有两种诗人,一种是专注于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高雅而狭小的情感,专注于精致的琐事,另一种是当他们眼见人类陷身于现代文明之际,也能感觉到从破烂的衣衫下闪射出不可改变的纯洁的赤裸。这种划分固然有其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是过分机械了。诗既然是与人的灵魂息息相关的艺术,敏感而复杂,并异常丰富的心灵,怎么可能简单的分为两类呢?诗人并不能只生活在优雅、精致的壳子里,或许一个人今天写出一首闲适、雅致的精美诗章,而明日由于过分悲愤则写出另一首火山喷发状的诗来。诗的写作仅仅来依照诗人的遭际和命运,一个为小众写作的诗人,如果现在处于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挣扎痛苦的境遇之中,他想雅致恐怕也雅致不起来了。我去参加青海湖诗歌节的时候,去过青海的贵德,在贵德那里,黄河是清澈的,那是没有湍急激流的一种舒缓的流动,将杂质沉淀下来,犹如透明的语言聚成的雅致的诗章,有着内在的美,明亮、沉稳的气质以及安逸、文雅的风度,但是即使是这样,若雨季来临,也难免失去透明感,相对的浑浊起来,这恐怕是不同的生存境遇在起作用。由此,我想到壶口的黄河,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急速坠落的动荡,有着一种悬崖式的,打破平静的极度的自由,形而下的起伏跌宕,甚至有因强行改造而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带着河床也束缚不住的狂野和随意的漫溢,如同一种带着开放性的有新向度的诗的写作,虽然泥沙俱下,却有着恢宏的气度与蛮野强盛的生命力,如果说,贵德的黄河可以称之为写作纯粹、精致,是小众诗人推崇的诗,可壶口黄河是大诗人所写的诗,是被更多的人所推崇的诗,正如惠特曼所言: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写得最好的人,而是给人启发最大的人;不是其意思一目了然的人,而是给你留下很大的余地去渴望、去抒发、去研究,留下很多的东西由你自己去完成的人。然而我寄希望看到那种清澈、纯净的激流式的作品,它既是纯正的,又有着巨大的心理冲击力,或许这是诗的第三种状态,应当是写的最好的大诗人的作品,也许这仅仅是一种理想,而理想常常只是让人想的事情,难以企及,它和现实有着距离。

诗歌与现实的关系当中,有一点就是底层写作,与大家有着密切关系,在底层写作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呈现。我比较认同诗歌只与心灵有关,而与职业无关这样的说法,可是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年代,职业却连着命运,而命运又恰恰与人的心灵相关,所以说,当下的底层写作,或者说草根性,这种“写底层”和“底层写”的倾向,体现了“时代的写作伦理”;现实的关怀,打工者身份焦虑与主体意识的觉醒,从“别人的城市”到逐渐融入城市的蜕变,社会转型期以及两种不同的处境所带来的困惑和道德的缺失等等,这些看似文学之外的因素,恰恰是文学得以存在的牢固根基,生成了新的诗歌精神、新的美学元素。在底层写作中,写作者的悲剧意识,对社会真实的深刻揭示,我觉得才是最有穿透力,最有震撼性的。谷禾的《宋红丽》这首诗,写的是北漂女孩之死,这是让人物和事件直接闯入诗行的悲剧,朴直、真切,没有任何的渲染和装饰,一种冷静的述说,似乎是小说的浓缩,却能领略文字后笼罩的巨大悲哀。而这样的悲剧和苦难、她的命运,恰恰唤醒了人们近于麻木的良知,不仅是怜悯、死亡带来的恐惧,而且是对心灵的救赎和净化。还有,哨兵的《秋日札记》写与夜晚格格不入的下岗女工,“她懂生活/是一只未曾命名的禽鸟,得自己/给自己打鸣”,“她懂/爱不是高尚和忠贞,而是/堕落和沉沦”,这种为了养活自己的孩子,只能出卖肉体的女工,读来,让人沉重和心酸,正是生活的境遇让爱变质,让人产生的不是鄙视,而是悲悯和忧思。在底层生活的写作当中,那种善于捕捉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揭示人异化的社会本质的诗,在我看来是当下写作的最好的,最有力的作品。当然了,这种揭示是一种诗性的揭示,里尔克称“诗不徒是情感,而是经验”。而经验也许可以理解为经历和体验,和身体有关的事物才能让人记得住。苏珊·朗格称诗为虚幻经验,诗“涉及本质,而非涉及实际”。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揭示,透出了诗的深刻。正如有诗人指出,生活本身没有意义,因为诗人的介入它才有了意义。例如深圳的打工诗人谢湘南的《一只钟的生产流程》:“十五个姐妹组装时间/从一数到十五每一片物质的羽毛/端正的弦,流水也叫线/钟拆开来叫塑料、纸片、铝合金、弹簧、齿轮、锣钉/另一种叫法是痤疮、长痘子的脸、失调的月经、感冒发烧/还有一种叫法是失学、早恋、虐待、饥饿或者/老板的车子、情人、高尔夫球杆和卡洛英/一只钟在第三十只眼睛抵达一只纸箱/第三十一只眼睛是瞎的/它看见美金看不见/内裤里的血”。我觉得他把打工女工这种悲惨的被压榨的命运和女工不得不干这个工作来养活自己的现实,揭示得很艺术化,他把几个层面通过大幅度的跳跃和社会、人生、流水线浑然的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还有一首我认为值得叫绝的诗是盲人歌手周云蓬的《中国食物链》,这首诗你看起来没有一点诗的意思,但是你把它读完之后,你不得不探思它的深刻,诗是这么写的:“一个香港佬/在深圳包了个年轻女人/女人抽空爱上了一个来自山东打工的小伙子/小伙子把得来的港币寄给留在家乡的姑娘/姑娘把一部分钱分给整天喝酒的弟弟/弟弟在盘子里夹起一块排骨/丢给跟他相依为命的短腿狗/狗叼着骨头舍不得吃/把它埋在树下/一只蚂蚁爬上骨头/发愁/盘算着/要叫多少蚂蚁来/才能把这块大骨头搬走”。这种对当下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揭示,可以说是独具慧眼,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既是异化的生活现实,又有一种倒金字塔式的物质分配的悬殊,令人感叹,如蚂蚁一样的芸芸众生,在一块被人丢掉的骨头面前,要付出多少气力?诗亦是由此揭露本质的虚幻经验的表达,诗的深刻也都在事物的背后。

猜你喜欢
诗人
新锐诗人
新锐诗人
遇见一名诗人
访谈:和诗人一起进入诗歌的梦
诗人的书画
最帅的诗人
晒娃还要看诗人
愤怒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