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提高教学效率

2015-06-01 02:48保红霞
文教资料 2015年5期
关键词:知识点情境思维

保红霞

(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课堂提问是中小学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互动的重要途径。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课堂提问的技巧和策略对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么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

课堂提问按照其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教师提问、叫答及应答。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呈现问题,叫答即教师根据学生情况点学生回答,应答是对学生回答的情况作出评价。

一、把握课堂提问的问题类型

课堂提问问题根据所提问题的式样分类,类型包括:

1.判断性问题。其基本形式是:“对不对?”“是不是?”教师举出一些容易搞错的似是而非的问题,让学生比较、辨别,确定它的是与非。这种提问对判断的要求有高低之分,如果要求判断恰当而有根据,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所学知识是有益处的。那种把答案已经在问题中说了再问“是不是”的提问,则是没有思考价值的低级提问方式,不提倡。

2.叙述性问题。其基本形式是:“是什么?”“怎么样?”要求学生通过回忆或思考对问题作出叙述性回答,有利于巩固已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3.述理性问题。其基本形式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讲清道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类问题的回答,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再现,有的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推理的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4.扩散性问题。其基本形式是:“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同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教师提出这类问题,追求的目标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而是使学生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悬念性问题。其基本形式是:布置疑问式悬念,引导学生思维。教师提出这类问题,追求的不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课堂提问问题根据提问方式分类,类型包括:知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问题;分析型问题;综合型问题;评价型问题。

课堂提问得好的问题一般具有清晰性、简洁性、自然性、目的性、有序性和发人深省等特点,而无效问题通常分为是否型问题;强拽型问题;猜测型问题;牵引型问题等类型。课堂提问要尽量避免使用无效问题,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千万不能“为问而问”。

二、怎样提问才能最高效

1.用疑问巧设悬念启发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教师在上课时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必须引发学生自主思考,而要想让学生积极地自主思考,就需要让学生产生疑问。学生的疑问从何而来?一部分来自学生自身,另一部分来自教师的提问。那么,怎样的提问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巧设悬念就是一种很好的提问方式,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可以有意识地、技巧地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在“悬念”中产生期待心理,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去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2.用引导式提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同时教师本身要有问题意识,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摸索中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理解是多元性的、多角度的,同时是丰富多彩的。在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穿针引线、铺路搭桥的作用。引导式提问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获得能力的发展和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引导式提问基本由系列问题组成,这些问题可以按教材的基本构架脉络进行设计,也可以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问题宜简不宜难,宜粗不宜细。从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设计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引导式提问可以运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通过引导式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2)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引导学生从回答问题的过程发现新的问题;(4)引导学生对目前结论式的知识大胆质疑。

3.用情境式提问,为学生解决问题架桥铺路。情景式提问是教师通过语言的声调、感情色彩或形象的场景、活动,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中。美国著名教育家卢姆曾:“学生在接受提问、思考答案的过程中交替地攀登两个梯子,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和情感目标,学生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就很有可能达到这些复杂目的。”情景式提问就是学生攀登的“梯子”,通过情景式提问可以使学生的解答过程不是单一的思维过程,而是伴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知情统一的思维品质的提高过程。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可行、开放的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探索、合作、开拓、创新,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在运用情景式提问时,需要注意的是:问题情境要灵活;问题情境要有双向性;问题情境要新颖;问题情境要与教材、课堂及课堂的学生相适应;问题情境要有有效性,尽量达到设置情境的最优效果;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障碍性,不能过于简单直白;问题情境要有开放性,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维及思考方向;问题情境要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通过开放式提问,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中运用开放式提问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开放式提问思路广阔,答案不唯一、不封闭。运用开放式提问的注意事项是:开放式提问的问题答案要具有开放性;开放性问题的类别比较繁多,要灵活运用,前后搭配;开放式提问可以适度超前;开放式提问要有引导性,可以层层深入;开放式提问要有关键性,突出重点和难点;开放式提问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发问;运用辅助性问题拓展学生思维;延伸类开放提问挖掘学生潜能;开放式提问鼓励教学双向发问;开放式提问要在容易产生共鸣的情境中发问,开放式提问的情境环境要相对宽松。

5.拓展式提问开拓学生思路。拓展式提问通过教师的提问,让学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将思维从一个知识点扩大发展到另外一个或者多个知识点,让问题带动问题,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由点扩展到面,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拓展式提问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学习的不足,对于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更好地成长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使用拓展式提问必须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掌握学习的主动性。拓展式提问要求教师要先理清课程的知识点和课程进行的思路、模式,把握用问题带动问题这一思路,然后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要学习的内容变成拓展式提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教师要紧抓第一个问题的兴趣点和疑问点来提问,激起学生继续扩展问题的冲动,充分打开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提问时要抓住问题的矛盾点,在矛盾点上提问,学生会调动所有知识储备去解答问题,利用矛盾、问题及解答之间内在的密切的互通关系,抽丝剥茧,在找出矛盾与问题的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达到启发学生拓展思维的目的;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让他们无限延伸“想象的翅膀”,教师提高自身的提问艺术,学生从教师的提问中拓展出新的问题;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注意留伏笔,为下一个问题留下更大的发掘空间,由问题带出问题;提问时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实施由问题带出问题,问题间要由浅及深、环环相扣。

6.运用层递式提问,为学生解决难题架设台阶。层递式提问,是把有一定深度或者难度的问题,采用分层次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提问,最终引导学生解决相关问题。通过一环紧扣一环、一层递进一层的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向知识的纵深和宽广处进一步发展,层层剖析、循序渐进地解决对学生而言难度很大的问题或者阐明具有一定难度或者深度的知识或者道理。层递式提问中后一个问题应该是前一个问题更高、更深层次的问题。层递式提问的方式是:在导入新课、新知识点时采用层递式提问;在深入理解课堂重要知识点时采用;在知识点归纳总结时应用。运用层递式提问的注意事项是:问题由表及里,一层渗透一层;提问时由浅入深,一环扣一环;提问时,要引导学生思维波浪状递进。

7.通过反向提问,打破思维定式。从事物的反面提问,运用疑问的语气表示肯定或者否定,问题的答案就暗含在问题中。在课堂中采用反向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的相反面去重新看待、认识问题,让学生打破盲从,主动跳出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突破思维常规和经验禁锢,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思考问题,用更客观的眼光和态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反向提问的优点:可以创造竞争优势;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反向提问的运用:在重点、难点处反向提问,加深印象、加深理解;在知识生长点反向提问,使学生的思维从生长点延伸,扩大知识面。

8.直观提问,简化知识点。在直观教学的铺垫下,针对熟悉的事物、直观的图片等,运用直观提问法对学生提问,帮助学生从直观客体中获取知识。直观提问的运用方法:语言直观法——运用丰富的语言,一针见血、简明扼要地提问;实物直观法——利用直观的事实、图表、实物进行提问。直观提问的问题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不能盲目追求简单明了;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要注意发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三、扣紧有效提问的关键点

1.在重要知识点或者知识点的重要位置提问,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以课堂提问的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借助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点的重视,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促使学生将有限的知识点延伸,锻炼学生发善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2.在知识的生长点延伸提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知识的生长点对学生延伸提问,引导学生跳出原有的知识结构,在时空上拓展式地延伸,联系现实及其他相关因素来理解新观点、新认识,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3.运用联想对学生启发性提问。通过联想,学生可以对繁杂的信息进行有序整理、排列、归纳、加工,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联想,学生可以快速地找出各种种类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信息,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联想,学生可以找出各种知识之间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抓住知识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规律,达到快速记忆、巩固记忆的效果;通过联想,学生可以提高自己思维的能力,切实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思想的跳跃性、组织性、连通性。

4.在知识的重要考点处提问,加深学生的理解和重视。

在课堂上,针对考试的热点、重点、难点、必考点等要点进行提问,通过“考试”施压,从生理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兴趣,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及时、准备地把握这些考试要点。

5.在知识的细节处提问。在课堂讲解中,准确把握知识的细节,用细节打动学生,可以使学生在更好地理解知识的同时,深刻体会细节学习的乐趣,优化课堂气氛,对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把握课堂提问的重要原则

1.注意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能使学生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提问才是积极有效的。提问的有效性包括:问题的创造性;问题的科学性;问题的启发性;问题的鼓励性;问题的适度性;问题的适时性;问题的适量性。为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课堂提问时应当注意:所提问题要具有针对性;问题要有适当的深度;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自主思考;问题要具有探究性;提问时要注意提问对象的层次性;提问后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中肯的评价。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点;把握好提问的时机;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要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反馈或评价;优化提问的思维范围;优化课堂提问的情感范围。

2.注意课堂提问的适度性。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提问的“度”,可以使课堂教学结构紧凑、气氛活跃、形式生动、效果显著:提问时机要适度;问题难易要适度;问题数量要适度。

3.注意课堂提问的平等性。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一位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人参与,形成简易辩论或者讨论的氛围。教师在提问时要保证提问平等性的有效策略:教师保持良好提问心境;教师要熟悉全体学生;教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点面结合,变“一言堂”为“众言堂”、“全言堂”;教师通盘考虑,以优带差;多多鼓励后进生,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

4.注意课堂提问的灵活性。教师要对课堂提问灵活把握,学生回答问题不可能全部正确,可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解答,甚至答非所问,或者干脆答不出来。教师要利用自己的机智,根据情况变化,灵活运用提问形式,先应用一些疏导性、铺垫性问题,消除学生尴尬,改善课堂氛围,然后针对性地提问。课堂提问的方式有:化整为零提问;逐步推进提问;在关键点提问;多方位辐射提问;步步进逼法提问;深挖激趣法提问;疏导式提问;隔置法提问;铺垫式提问。教师应当根据课堂状况,穿插、灵活地运用这些方法。为把握课堂提问的灵活性,提问时还要注意:要把握适当时机提问;要根据课堂氛围提问;所提问题要有开放性,提高灵活度;要根据提问对象确定提问的问题和方式;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反向提问。

5.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尽量是正面和激励性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要做到公正、合理、符合实际。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一般是:言语鼓励;行为鼓励;物质激励。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应避免走进如下误区:激励评价单一乏味,缺少启发性;言语激励不真诚,过于形式化;激励形式过于标新立异,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和适应;激励评价满堂飞,盲目激励,盲目评价;滥用物质性奖励。

五、课堂提问的答问技巧

1.营造良好答问氛围。课堂氛围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双方信息交流,以至于影响到教学效果。从教学的角度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答问氛围容易使学生的大脑处于更加兴奋的状态,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所接受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主动性学习。

2.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这里主要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与反馈。强化课堂反馈效果,要鼓励学生质疑,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利用延迟评价,引发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与讨论。同时,教师要提高应变能力,以应付课堂发生的各种突发状况;

3.教师要提高课堂答问的应变能力。课堂提问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的过程。在课堂提问中,教学情境瞬息万变,错综复杂,面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因势利导。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运筹教学方略。

综上所述,教师应该勤于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精心准备设计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问题。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根据课堂进度和课堂氛围,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原则和方式方法,针对不同的提问对象,提出不同深度、不同类别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有技巧地评价和反馈,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德育学习中的求索感、创造感和成就感,从而达到高效的德育课课堂。

[1]费雷尔.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华东师范大学,2014(1).

[2]郭毅铭.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研究,2009(2).

[3]孔凡哲,李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中国民族教育,2006.

[4]陈可庆.问得好才教得好——课堂最实用的提问技巧.中国人民大学,2013(10).

[5]翟梦.关于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仁爱教育,2006(5).

[6]朱俊平.关于课堂提问的对策与建议.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知识点情境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