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搭建三个共建平台,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工作
施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近年来,针对一些研究生党支部工作呈现出的吸引力不够,学生参与性不高的特点,运用共建模式创造出诸多研究生党建工作的“链接点”。以专业实践为中心,搭建研究生支部与本科生支部、研究生支部与教师支部、研究生支部与校外支部三个共建平台,不仅有利于整合资源优势,激发研究生党支部活力,而且有利于结合研究生专业优势,服务发展大局。
共建平台 研究生 党支部
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优化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模式,针对研究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努力提供和优化支部活动的环境平台和社会资源,正确引导并有效地开展党支部活动,从而提高研究生的道德水平,坚定研究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增强研究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1.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
目前研究生党建工作呈现出两个突出特点:第一,某些研究生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态度方面:由于学习、生活、工作的分散性导致部分研究生党员以个人为中心,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欠缺,奉献与协作精神不够。具体表现为: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不高,对必须参加的支部活动疲于应付,纪律性和主人翁意识相对淡薄,对于党支部建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很少主动关注党支部的发展,为支部活动出谋划策。但大部分研究生党员仍希望支部活动能结合研究生特点,搭建有利于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实践平台,有利于研究生党员用自己的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第二,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方面:某些研究生党组织缺乏向心力,活动方式和内容不够新颖。部分党支部因忙于业务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宽度和深度不够,缺乏应有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活动内容形式单一,不够丰富。某些研究生党支部活动范围及空间相对封闭,很少联合其他党支部组织本支部以外的党员活动,信息量和视野开阔度有限。
2.造成现状的成因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组织活动与专业实践结合不紧密。研究生往往注重专业研究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就业的压力使部分研究生党员急功近利,因为党支部活动大多与专业实践脱节,缺乏把专业所学运用到实践体现自己价值的机会,对将来求职帮助不大,使他们觉得参加党支部活动可有可无,不如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学习上。二是缺乏提高研究生组织生活吸引力和有效性的平台。导师对研究生党员的组织生活关注度和支持度不够,多数高校也没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党支部多是自己寻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比较费时费力;其他因经费短缺、活动无场地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研究生党支部创新活动的开展。
研究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重要载体,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党支部的活力和凝聚力。为了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支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针对目前研究生党支部活动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恰当的解决途径,简言之为:围绕一个中心,打造三个共建平台。即以专业实践为中心,打造研究生支部与本科生支部共建平台、研究生支部与教师支部共建平台、研究生支部与校外支部共建平台。
拥有共同的建设目标是共建工作联系的基础,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最佳模式,是推动工作创新的重要载体。打造研究生党支部的共建平台是当前提高研究生党支部活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它的目标是建设学习型的新型研究生党支部,提高研究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实践能力。研究生较本科生而言,理论功底更深厚。在共建活动的开展中,以专业实践为中心,使此优势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共建模式不仅让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还可能为实习和就业提供机会,共建模式创造出许多研究生党建的“链接点”,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1.研究生支部与本科生支部实现共建
研本共建”形成了“研本互补”,把研究生、本科生党员教育纳入一个教育体系,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研究生发挥其学历优势和朋辈优势,以学术上、生活上的丰富阅历为本科生提供学习上和生活上的指导。在本科生受益的同时,研究生党员在共建中体验“传道授业、释疑解惑”的酸甜苦辣,优势互补、利益双赢,增强研究生党员的使命感。
为了加强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探索党员活动新形式,可以建立研究生党员工作室,研究生支部定期安排党员和学院本科新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研究生党员和本科新生交流学习、工作经验,畅谈人生体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与本科生民航英语专业党支部联合开展的“喜迎十八大,研本互助共创学习型特色党支部”主题教育活动获得学校党内主题教育活动的重点立项。活动包括形式新颖、气氛活跃的“党史知识竞赛”及具有外国语学院特色的“研本互助交流会”,院长亲自参加此次活动,收效良好。研究生和本科生党员还共同参加“双语模拟新闻发布会”、“我为十八大建一言、献一策、寄一语的红色双语墙”活动等,建立长期的研本党员互助QQ群、微信群以加强联系。在共建活动中,党员们受益匪浅,不仅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而且研究生党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学弟学妹指引专业学习的方向,本科生党员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生动形象地为研究生普及“航空、航天、民航”的三航知识。在传播南航特色的同时,增添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2.研究生支部与教师支部实现共建
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工支部的“研师共建”则是整合资源的另一种模式。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作为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每天为教学科研而忙碌,无暇顾及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有些学生一个学期见不了导师几次面,更谈不上接受导师的指导,师生之间互动少。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方向,缺乏动力,严重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而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协同共建,定期开展活动,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常态化,从而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机会,既让导师了解学生,又让学生理解导师,师生关系更紧密,而形成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为研究生成长成才创造更和谐的环境。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的协同共建,有利于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员学业指导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论文修改答辩的所有学习环节都需要导师组的指导。一方面,研究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之下完成课题研究,在科研能力上得到长足进步。另一方面,导师在传道授业解惑过程中的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和思维方式,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学术精神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必然是深远的。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的协同共建,有利于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研究生党支部不仅实现了与外语专业教师党支部的共建,充分发挥了专业教师和导师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很多研究生党员担任了大学外语教学部的助教,还实现了与大外党支部的共建,大外部作为承担全校公共外语教学的单位,被评为学校的党建创新实验区,共建活动是其主要内容之一,研究生党员与大外部教师党员一一结对,在参与大外部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大外部老师的精心指导,并与大外部老师共同开展参观、座谈等支部活动,亲身感受到教师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再加上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学生往往乐于参与,实现了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提高的双赢。
3.研究生党支部与校外党支部共建
在研究生党员教育中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研究生党员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既能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研究生党员在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与校外党支部共建,建立稳定的党员社会实践基地,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研究生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将专业实践、服务社会融入党员教育中,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正因为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服务有助于增进研究生党员对自己专业能力的了解和自身价值的肯定,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会得到明显提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党支部开展的 “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构建1+1>2研究生支部建设新模式”的党日活动通过与农民工子弟学校英语教研组党支部开展共建,研究生充分发挥外语优势,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小学英语教育中的问题,并与子弟学校的学生进行课堂和课外互动,为全社会所关注的农民工子弟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研究生党支部的共建活动不是一个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准确定位协同共建目标。研究生党支部共建活动的目标对于该支部而言是建立学习型的研究生党支部,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但同时应考虑与其他共建单位,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就研本共建而言,要使本科生党员在共建活动中“长知识,增才干,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就研师共建而言,要使教师党支部在共建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责,了解并支持研究生党员这个群体的需求,实现教学相长;就校外党支部而言,要秉承有求才应、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发挥专业特长,为科研院所、企业和社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其次,合理制定协同共建制度。党员社会实践基地长期存在,而学生党支部每年都会进行交接,低年级研究生党支部接替高年级研究生党支部开展活动。为保证协同共建的长期性和规范化,必须制定双方认可的共建制度,从而保证基层党组织协同共建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应该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涉及活动频率、活动场地、参与人员等具体内容。双方一旦达成共识,就应该严格遵守,力所能及地完成各项约定,从而避免开展活动的随意性。
最后,精心设计协同共建活动。要从共建单位的需要出发,精心设计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共建内容。可以进行参观座谈、政策宣讲、课题研究、专业实践、文化联谊等。既要主题鲜明又要内容丰富,既要形式多样又要保证实效,既要周密部署又要及时总结,让每一次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性。
[1]张砚秋,王丽,杨翠.高校研究生党建工作与共建活动研究——以同济大学电信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09(3).
[2]卢炜.研本互动构建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J].文教资料,2014(12).
[3]廖志丹,杨云良.共建模式在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J].黑河学刊,2012(7).
此文为南航2012年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