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晖
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ACS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彭旭晖
目的 分析替罗非班(Tirofiban)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前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239例高危并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 随机分为PCI术前使用组91例、术后立即使用组95例和未使用组53例。术前使用组应至少在PCI术前4 h使用罗非班;而术后立即使用组在PCI术后立刻使用;未使用组在术前术后都不使用替罗非班。对三组血小板聚集率、PCI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TIMI血流情况和7、30、90 d主要心脏不良问题发生几率、急性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与血小板减少症状的发生几率进行观察。结果 在PCI手术前和手术后使用罗非班, 能够在手术后的24 h内有效的抑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的增加, 与未使用组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在术前、术后以及未使用相比较, 术前使用能够提高靶血管的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 三组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术前使用组的发生率较低。三组均没有发生重度和中度出血, 轻度出血、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PCI术前使用替罗非班能够降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小板的聚集水平, 还能够提高手术前TIMI血流, 降低术后心肌损伤和急性血栓事件发生的几率, 同时减少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
替罗非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疗效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发病的机制是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1]。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会引发粥样斑块的破裂和血管内皮的损伤, 从而导致血小板加速活化, 促使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 形成血栓, 围术期血栓的可能性增加[2]。所以, 抗血小板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治疗ACS, 同时还能够预防PCI围术期血栓时间的发生。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8月239例高危并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PCI术前使用组91例、PCI术后立即使用组95例和未使用组53例。PCI术前使用组男62例、女29例;PCI术后立即使用组男64例, 女31例;未使用组男32例, 女21例。PCI术前使用组时间为术前(32.5±10.0)h, PCI术后立即使用组用药时间为术后(31.5±10.0)h。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替罗非班的使用方法 术前使用组应至少在PCI术前4 h使用罗非班;而术后立即使用组在PCI术后立刻使用;未使用组在术前术后都不使用替罗非班。首先将10 μg/kg的计量在3 min内推入静脉, 然后将0.15 μg/(kg·min)的计量注入静脉持续泵入36 h。使用中如果出现口鼻出血等症状要数量减半使用, 如持续出血停止用药, 并检查血常规和凝血象。
1.3 实验检测 基线检测指标:在患者入院第2天和术后第2天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大便隐血试验、肝功能、肾功能、凝血象、肌钙蛋白和CK-MB的检查。
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在患者入院后第2天、用药后12 h、停药后6 h进行血小板聚集率的检测。
肌钙蛋白和CK-MB的检测:在手术后第2天进行肌钙蛋白和CK-MB的检测。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①PCI手术前后CK-MB的变化;②PCI手术前后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③7、30、90 d MACE的发生几率, MACE主要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和复发心肌缺血;④以术后48 h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并发症的几率为安全指标。出血以GUSTO分级标准[3]划分为严重、中度和轻度;血小板减少以用药24 h内, 血小板的数量进行划分, <100×109/L为轻度, 低于50×109/L为重度[4]。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PCI手术前后CK-MB的变化 三组术前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5, P>0.05), 术后24 h内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使用组比未使用组的CK-MB水平低(P=0.002, P<0.05), 手术前后使用相比, 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三组靶血管的血流情况比较 PCI术前使用组与术后立即使用组比较, 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显著加快;而手术后三组靶血管的TIMI 3级血流获得率相差不大,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PCI术后48 h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PCI手术后使用组出现了8例急性血栓事件, 与另外两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都发生了GUSTO轻度出血事件,以及重度和轻度血小板减少的事件, 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ACS患者不良事件比较[n (%)]
2.4 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对参与实验的239例患者进行了术后调查, 三组在不同时间段内死亡、心肌梗死和复发心肌缺血发生的几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PCI手术前对ACS患者进行替罗非班的使用, 能够较好的减少血小板的聚集, 防止血栓的发生, 预防心肌缺血,从而减少PCI手术后心肌的损伤[5]。根据研究可以发现使用替罗非班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MACE的发生几率。
本次调查研究将替罗非班的使用分为三种, 分别是术前和术后立刻使用和未使用, 通过研究发现, PCI术前使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的降低各类危害性事件的发生。术前使用能够提高TIMI 3级血流的获得率, 预防血栓, 降低术后的死亡、心肌梗死和复发性心肌缺血的几率。
[1] 杨瑛.国产替罗非班对ACS患者PCI术后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评价.中南大学, 2007.
[2] 刘弢.替罗非班在高危NSTE-ACS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时机的研究.南华大学, 2014.
[3] 张伟.三联抗血小板降低ACS患者PCI后30天内并发症.天津医科大学, 2014.
[4] 何文凯, 李明琰, 陆东风, 等.经冠状动脉注入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血流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广东医学, 2012, 33(13):2010-2012.
[5] 梁海峰, 杨明, 韩凌, 等.替罗非班对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河北医药, 2013, 35(13):1941-194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8.126
2010-11-19]
467000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